“新京”城市规划活动研究
2014-09-17崔煜
崔 煜
(长春工程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长春 130021)
“新京”城市规划在长春城市规划历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在此之前长春存在4块城市功能区,分别是旧城、中东铁路附属地、满铁附属地和商埠地,4块城区隶属于不同的行政体,各自独立发展[1]。此时长春的城市空间形态呈畸形发展态势。伪满“新京”的规划整合了原来分散的城市空间布局。日本统治者借鉴西方近代城市规划理论,对长春进行了统一的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同时也加深了长春的殖民地化。
一、“新京”城市规划的历史背景
(一)“首都”的选定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长春被日军占领,开始了近十四年的沦陷时期。这一时期日军在东北建立了一个由其控制国防、外交、交通、通信等大权的傀儡政权,规定国名为“满洲国”,年号为“大同”,长春被选为“首都”,并改名为“新京”。
当时东北的主要城市有哈尔滨、沈阳、大连、吉林等,其中日军大部分机构都设在沈阳,但是为什么会选定长春这个规模和影响力都不及前几者的城市作为“首都”呢?这主要与以下几方面有关。
(1)从长远的战略目标考虑,当时日军并不满足于占领我国东北,还计划以东北为基地进攻苏联。在他们看来,大连、旅顺舒适的生活环境容易让军队放松,失去进取心。沈阳的地理位置偏南也不适合。而长春地处东北中部,且是几条铁路的交汇点,交通便利。
(2)从政治因素考虑,哈尔滨从19世纪末开始就处于沙俄的势力范围内,有很多俄国人和苏联侨民在此居住,沈阳、吉林则一直是清朝和奉系军阀的政治中心,只有长春是一个比较单纯的商业城市,外来的政治影响很少。
(3)从开发状况考虑,其他几个城市的开发都要早于长春,各地已形成了一定的城市规模,不适合日本帝国主义想建造一座全新的殖民统治中心城市的愿望。而且在已有的规划上再进行大规模的开发所需费用也比较高,而长春的地域宽广,地价低,正适合开发新城。
综上几点,日本帝国主义最终决定把“首都”选在长春。
(二)城市规划的制定
伪满洲国初期的城市规划方案是由关东军特务部主持,满铁经济调查会、伪满洲国三方协议确定的。在确定城市规划方案的过程中,三方代表一共召开了4次联席论证会。会上分别对伪国都建设局及满铁经济调查会的设计方案作了介绍和说明,并讨论了存在分歧的问题,最后确定方案。这个过程带有明显的殖民主义特点,自始至终由日本殖民统治者包办,没有一名中国人参加,连伪国务院总理、各部总长等汉奸都被排斥在外[2]。
1932年12月5日,关东局司令部批准了《国都建设规划纲要》,将“新京”定为政治城市。规划人口规模至1937年达到50万,后又改为100万。城市规划范围为200平方公里,包括100平方公里的近期建设区域和100平方公里的近郊地(见图1)。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范围为21.4平方公里。设置城市中心和若干个次城市中心。如:从顺天广场至安民广场(今新民大街)是政治中心;大同广场(今人民广场)及周围是经济中心;南岭是文化教育中心等等。
图1 新京国都建设计划图(1937年)
二、“新京”城市规划与建设活动的实施
(一)“新京”规划的定位
日本为了长期占领及统治中国东北地区,建立了伪满洲国政权,选定长春作为“首都”。长春的规划建设充分考虑了“首都”城市对政治、军事统治等功能的需求,以及由于城市发展带来的人口增长问题。该规划一方面对中国人收买人心,发挥其政治统治中心的作用;另一方面向全世界展示所谓的“王道乐土”,妄图掩盖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出于以上目的的城市规划指导思想,自然把长春定位于政治城市以及消费城市。
长春火车站前规划了一个圆形广场,以此为基点向南修建了中央大街(后改为中央通,即今人民大街北段),中央大街两侧修建了八条与之垂直的东西走向的横路;向东修建了日出町(今长白路)和富士町(今黑水路),直到东广场;向东南修建了一条东斜街(今胜利大街),经南广场,连通火车站与长春旧城;向西南修建了一条西斜街(后改为敷岛通,今汉口大街),经西广场、西公园(今胜利公园),直到满铁守备队。这些街路与广场构成了长春附属地放射状与棋盘式相结合的道路骨架(见图2)。在疏导交通的同时,广场周围可以规划建设大型的公共设施建筑,以此来美化城市。这也是满铁附属地的一般规划模式。
(二)第一期规划建设(1932年3月—1937年12月)
(1)用地分区。根据使用对象不同,采取用地分区制度。全城分为居住地区、商业地区、工业地区、特殊地区和特别规定的地区,每个地区对许可建筑物都有明确的规定。
(2)路网组织。“新京”的道路网规划集合了放射状、环状和方格网型三种道路模式,取长补短,形成综合式道路网。在满铁附属地的路网规划中,放射状与方格网交叉的部分形成了许多锐角地块,不利于开发。而“新京”的路网规划中加入环状道路,并把城市中心广场设计成圆形或者多边形,将放射状与方格网交叉地块的形状由锐角改为钝角,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3)公园绿地建设。将新市区用地内的小河及低洼地全都规划成公园绿地。流经市区的伊通河支流被规划成带状公园或人工湖,伊通河沿岸及环状道路规划为绿化带。因此,“新京”的大部分公园都是“亲水公园”。建成的公园有大同公园(今儿童公园)、黄龙公园(今南湖公园)等十几个公园。
(4)市政设施建设。“新京”规划初期就开始了水源调查工作。将已发现的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水质、水量等进行对比,决定在城市东南部建蓄水池,即今天的净月潭水库。下水道与公园绿地及人工湖相结合,采用污水和雨水分流式设计,同时在“新京”强行推行水冲厕所,这在当时的日本国内也没有先例[3]。
(三)第二期规划建设(1938年1月—1941年12月)
第二期规划建设主要是进一步完善第一期的工程及残留工程的建设,加强“政治性建设”,因此,南岭国立文化地区和伪满皇宫的规划建设是这一期的重点。
南岭广场周围被规划为“新京”的文化、教育、体育中心,在这一区域计划改造国立综合运动场,兴建动植物园、协和广场和大学。
伪满皇宫选在离市区较近的杏花村建设,离市区较远的南岭和大房身作为皇宫的备用地。皇宫规划采用正门朝南的方案,用地形态“南方北圆”,面积51.2公顷,分三部分:南部正门外大广场(顺天广场)、中部以政殿为中心的内廷和北部20公顷的宫苑。
(四)百万人口大城市规划(1941年以后)
1939年前后,“新京”人口显著增加,1941年突破50万人,原计划的人口规模和规划区域已经无法满足当时的城市发展需求。为此,国都建设局决定修改原有规划,按100万人口来规划,市区规划面积由原来的100平方公里增加到160平方公里,城外设绿化带,以防止市区的无限扩张(见图2)。随着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战况紧张,资金短缺,“新京”的建设全面停顿下来,这些规划都停留在纸面上未能实施[4]。
图2 新京国都建设计划图(1940年)
三、“新京”城市规划的评价
“新京”规划的14年是长春历史上飞速发展的时期,长春的城市空间规模迅速扩大,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大大提高了城市化水平。为了“新京”的城市规划,日本投入了国内一流的城市规划和建筑方面的专家,设计建造了一批具有特色与先进设施的大型建筑。
“新京”的规划引用了西方近代规划思想及技术手段,其城市布局手法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先进性[5],如:道路系统设计采用直角交叉与方格网相结合,配以环岛式广场,道路加宽以连接公园,结合绿化带形成城市绿化体系;排水实行分流制等。许多设施构成了长春城市的基本骨架,直到今天仍在使用。其在规划、建筑管理上制定的一整套法律法规甚至比日本国内还要先进,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和研究的地方。
虽然“新京”的城市建设近代化程度较高,但基于城市性质所决定,规划只着眼于统治中心的作用和保证上层的消费和生活,没有设立多少工业企业,仅有食品加工、印刷、卷烟、造纸等少数服务型企业,是消费型城市。围绕城区的多是军事性设施,城市的经济职能被忽略,与四周地区的经济联系被割断,这是造成长春经济和工业落后的历史原因,也是今后城市改造的难题。
除此之外,我们还不能忽略长春的城市性质。伪满洲国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产物,“新京”规划带有浓重的殖民主义特征。规划的实施和现代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只集中在城市的西南部,并不包括其他地区。老城区和商埠地仍维持原来陈旧落后的面貌,居住条件十分简陋,常年受到伊通河水患威胁,与新区形成鲜明对比。城市军事用地占很大比例,行政建筑设计遵循日本国内机关建筑的“帝冠式”建筑形式。这些都是殖民地城市的典型表现,导致了长春城市发展极其不平衡,这些问题直到解放后的城市规划才被解决。
纵观整个长春城市规划历史,“新京”的城市规划起到了承接与过渡的作用,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它既整合了原来分散的城市空间,又为新中国的城市总体规划奠定基础,对长春城市近代化发展有很大影响。“新京”的城市规划是长春城市规划史上不可分割的一个阶段,本文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了解整个长春城市规划的发展脉络。
[1]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360-365.
[2]于维联,李之吉.长春近代建筑[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1:107-110.
[3]越沢明.中国东北都市计划史[M].台湾:大佳出版社,1986:154-163.
[4]吴晓松.近代东北城市建设史[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151-159.
[5]梁江,刘泉,孙晖.伪满时期长春城市规划形态探源[J].城市规划学刊,2006(4):93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