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疗效观察
2014-09-17何秋芬夏宛贤
何秋芬,夏宛贤
(上海市闸北区中心医院,上海 200070)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指甲状腺腺体本身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以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的一组综合征,临床上以高代谢症候群、甲状腺肿大、突眼征、神经及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为特征,病理上甲状腺可呈弥漫性、结节性或混合性肿大等[1]。该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其中80%以上是Graves病引起,且患者多为中青年女性[2]。对于甲亢的治疗,目前主要采用抗甲状腺药物、131I、手术治疗等,近年来,有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甲亢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3]。2010年2月—2013年2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甲亢患者4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上述时期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甲亢患者86例,均具有突眼、甲状腺肿大、易激惹、食欲亢进和乏力怕热等典型甲亢症状,诊断符合《实用内科学》[4]甲亢诊断标准;中医辨证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中甲亢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排除治疗前3周内接受过抗甲状腺药物或/和131I治疗,或既往已知对治疗药物过敏患者,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严重急慢性疾病者,精神异常、意识障碍、不能配合治疗者。采用随机、双盲方法将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43例,男14例,女29例;年龄19~56(39.48±12.07)岁;病程(2.40±1.04)a (15 d~6 a);原发性甲亢37例,继发性甲亢6 例。对照组43例,男 13例,女30例;年龄 21~59(40.35±11.87)岁;病程(2.21±1.20)a (18 d~6 a);原发性甲亢31例,继发性甲亢 12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甲巯咪唑治疗:心率80~100次/min者5 mg/次,2次/d;心率>100~120次/min者10 mg/次,2次/d;心率>120次/min者10 mg/次,3次/d。连续服用6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自拟汤药甲亢方加减治疗,基本方:黄芪30 g、太子参15 g、牡丹皮12 g、熟地黄15 g、麦门冬15 g、天门冬12 g 、夏枯草15 g、浙贝母15 g 、柏子仁15 g 、甘草10 g。气郁痰凝证者加用郁金12 g、佛手15 g、川楝子10 g以疏肝理气;肝火亢盛证者加用钩藤10 g、菊花15 g、水牛角10 g、生牡蛎10 g以平肝潜阳;阴虚火旺证者加用知母12 g、黄连12 g、寒水石10 g、粳米12 g、生石膏10 g以养阴清胃;气阴两虚证者加用党参15 g、五味子15 g以益气养阴。每天1剂,文火水煎300 mL温服,早晚各1次,连续服用6个月。
1.3观察指标 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甲状腺激素水平测定: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天,采集患者空腹肘静脉血5 mL,放置20 min后以3 5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留取血清作为检验标本,密闭试管保存,使用西门子ADVIAOR 2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血清总甲状腺素(TT4)、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试剂为西门子配套试剂。
1.4疗效评价标准[6]治愈:症状消失,脉搏、心率恢复正常,甲状腺无震颤及血管杂音,甲状腺激素水平恢复正常;显效:症状基本消失,脉搏、心率明显降低,甲状腺无震颤及血管杂音,甲状腺激素水平趋于正常;有效:症状有所缓解,脉搏、心率有所减慢,甲状腺缩小,甲状腺震颤及血管杂音有所改善,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明显;无效:与治疗前比较无变化或有所加重。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4.440 5,P=0.035 1),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治疗前后2组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 2组治疗后TT3、TT4、FT3、FT4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TSH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2.3治疗前后2组患者临床表现比较 治疗后2组临床表现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对照组有9例(21%)患者出现甲减,11例(26%)出现白细胞减少,10例(23%)出现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治疗组有2例(5%)出现甲减,3例(7%)出现白细胞减少,2例(5%)出现不同程度
表2 治疗前后2组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3 治疗前后2组患者临床表现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肝功能损害。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甲亢又称Graves病或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7],临床表现并不限于甲状腺,而是一种多系统的综合征,按其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高功能甲状腺瘤3类。甲亢的临床表现包括全身多系统症状,如肌肉骨骼系统病变、精神神经系统异常、消化系统亢进、生殖系统异常、甲状腺肿大及心血管系统病变[8],此外,甲亢患者还可能合并有特殊的临床表现,在急性加重期可能发生甲状腺危象。目前甲亢的诊断应按以下程序[9]进行:①甲状腺毒症的诊断;②确定甲状腺毒症是否来源于甲状腺功能亢进;③确定甲亢原因。甲亢的诊断应满足高代谢症状和体征,甲状腺肿大,血清TT3、TT4、FT3、FT4减低而TSH升高,具备三项则诊断成立。
目前甲亢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抑制甲状腺合成甲状腺素、破坏腺体组织的分泌功能[10]。祖国传统医学将甲亢归为“瘿病”“瘿气”范畴,其病因主要是情志内伤和饮食水土失宜,强调气、痰、火、瘀血为主要病机,且与体质有密切的关系。由于长期的精神抑郁或突然遭到剧烈的精神创伤,均可导致肝的疏泄功能失常,肝气郁结、气滞而不能运行津液,津液凝聚而成痰,痰气搏结日久,气血运行受阻,气滞血瘀,痰瘀互结,则瘿肿变硬,病情日重。肝气郁久化火,肝火旺盛,上攻头目,则见急躁易怒、面部烘热、口苦咽干、头晕目眩、脉弦数等症。患者或居住高山地区、水土失宜影响脾胃功能而导致痰气聚结于颈前[11]。《吕氏春秋—季春纪》记载的“轻水所,多秃与瘿人”,《淮南子—地形》记载“险阻气多瘿”,均是指因缺碘而导致的地方性甲状腺肿。甲亢患者临床证候错综复杂,往往包括阴虚、气郁、内热并见,且常有夹痰夹瘀之象,故中医在治疗甲亢时主要以滋补肝肾、养阴清热为主,同时根据兼夹证的不同辨证施以化痰祛瘀、滋阴降火等疗法[12]。本研究所用自拟方中黄芪性甘微温, 为补气之要药, 益气生津,可有效降低血清T3、T4的含量,改善甲亢时的甲状腺功能;太子参佐黄芪补气之力,具有免疫促进作用,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能量代谢,调节神经功能,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熟地黄、天门冬养阴平肝; 麦门冬养阴生津除烦;黄芪、麦门冬均具有免疫促进作用及抗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作用;浙贝母、夏枯草化痰清热散结;牡丹皮清热活血;柏子仁养心安神; 诸药配合,达到益气养阴、清热平肝、化痰散结、养心安神之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主要症状、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甲亢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斯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0例临床分析[J]. 亚太传统医药,2013,9(11):95-96
[2] 郭兰芹,夏建华,黄德亚,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40例[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24(10):79-80
[3] 陈红森.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 光明中医,2014(8):1717-1718
[4] 徐峰.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远期效果的分析[J]. 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5):190
[4] 徐峰.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远期效果的分析[J]. 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5):190
[5] 向建军.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疗效观察[J]. 湖北中医杂志,2014(7):9-10
[6] 王波,季雪莉. 中医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研究进展[J]. 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8):600
[7] 张挺,虞美珍,胡欢欢,等. 中医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经验[J]. 中外健康文摘,2012,9(16):383-384
[8] 涂晓坤,陈如泉.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00例临床分析[J]. 北京中医药,2012,31(10):756-758
[9] 李洪艳.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诊疗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9):57;62
[10] 王丽华. 浅谈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中西医治疗心得[J]. 中国实用医药,2012,7(31):231-232
[11] 鲍冠秀,魏军平.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1,33(11):1053-1054
[12] 黄卫东.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FT3、FT4相关性研究[D]. 陕西中医学院,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