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制新闻标题 扮靓文章眼睛

2014-09-17刘建忠

中国地市报人 2014年4期
关键词:昭通新闻标题新闻媒体

□刘建忠

(昭通日报社,云南 昭通 657000)

精制新闻标题 扮靓文章眼睛

□刘建忠

(昭通日报社,云南 昭通 657000)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新闻报道的具体内容,能否为受众所选择和接受,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新闻标题的好坏。而在新媒体迅速崛起、“读题”时代迅速到来的今天,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渠道日益多样化,传媒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因此,如何提高报纸新闻标题的制作水平,就成了新闻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新闻标题制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千人一面雷同化。有的报纸在标题上缺乏创新,不在自身稿件的特点上下功夫,而是拿来主义,见着报刊上出现频率高的词语,就拼命追捧。

平淡无奇公式化。这一类新闻标题的制作主要表现在报道会议和活动的新闻中。这一类标题严肃有余、活泼不足;四平八稳、淡而无味。

刻意求新猎奇化。与前面两种情况恰恰相反的是,有的媒体为吸引大众眼球,刻意求新求奇,在拟定新闻标题时,过度强调其猎奇刺激的特性,忽略了报纸作为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过分追求吸引大众眼球,而忽视了新闻内容的准确传递。

哗众取宠夸张化。置身于今天的网络社会,我们看到,“标题党”的现象愈演愈烈,新闻标题失实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为了生存和发展,有的报纸新闻极尽渲染夸张之能事,要么捕风捉影、故弄玄虚、拿一当十甚至无中生有,要么添油加醋、断章取义,用变形、夸张等手法,通过标题的新异出位来吸引公众的注意,达到骗取公众的关注,从而忽视了新闻传播的本质,造成标题失实。

新闻标题制作应该遵循的特征

“人靠衣装,文靠题妆。”标题要美,才能够引起人们的阅读欲望,为读者带去美感、愉悦感。笔者认为,一方面要体现内容的要求,把握体裁的类型;另一方面则要遵循新闻标题制作的基本特征。

首先,标题应与内容体裁一致,什么样内容有什么样的标题。如,消息、通讯、评论、特写等,体裁不同,标题风格也就不一样。消息的标题要尽可能具体。消息是新闻最主要的体裁,它是报道那些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具有很强的客观性。根据这一特点,它的标题应尽量具体。通讯的标题应力求生动,通讯体裁是一种比较详尽、形象具体地进行报道的手段,它的标题要求能够打动读者,这就得生动、形象、有文采。一些好的通讯的标题,善于运用文学手法,既寓意深刻,又比较含蓄。评论的标题必须鲜明,评论是报纸的旗帜,一篇好的评论具有很强的战斗性,所以它的标题应该态度明朗,最好一针见血。

其次,制作标题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特征:一是准确直接。标题必须与内容相符,无歧义,不要似是而非,不可朦朦胧胧,要让读者一看标题就能知道稿件的中心思想和内容。如《昭通日报》刊登的消息:《巧家农家女把山歌唱到东南亚》、《儿子当村官父亲发工资》等消息的标题,寥寥几字,概括精当。有可感可触、具体生动的形象。二是鲜明深刻。报上发表的新闻都是有倾向性的,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态度和观点都要十分明朗,不能吞吞吐吐,不可含含糊糊。因此,在制作标题时必须鲜明,如《旗帜鲜明地惩治腐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等标题,就非常鲜明,显得特别有战斗力。三是选好角度。不讲究角度的选择,新闻标题就难以摆脱平庸、肤浅的圈子。因此,力避就事论事的手法,而应发掘并选择个性鲜明的实质处下笔突破,才能使标题具有新颖感。例如《他用“三只眼睛”书写人生的光和影》(《浙江日报》)。角度选取新颖,文章非常精彩。四是生动传神。生动、形象的新闻标题有传神凝情的作用,这类标题感情浓烈,感染力强,很受读者欢迎。例如《许海峰挥手破零蛋 中国人首次夺金牌》(《羊城晚报》)。五是平衡和谐。好的标题醒人耳目,韵律和谐,给人以朴素明朗之感。同时,这样的标题外观形体匀称、整洁,便于设计美化版面。例如《昨日海安啄食鸡,今日城市美味肴——百万鸡禽南下运销“接力赛”纪实》(《新华日报》),这个标题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来突出鸡禽运销之快,明白晓畅,匀称爽目,审美观强。

提高标题制作水平需要把握的原则

制作出准确、鲜明、生动、简洁的新闻标题,不是一日之功,这要求采编者不仅具有一定的思想理论政策水平,还要有大胆创新的精神。因此,在报纸新闻标题制作上,要注重把握好一些原则。

牢记新闻媒体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感。新闻媒体的使命感,说到底,就是要牢牢坚持和把握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针;而新闻媒体的责任感,就是要牢牢坚持和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制作新闻同样如此,有什么样的立场和倾向就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新闻和新闻标题。不管什么样的新闻媒体,

在制作新闻标题时,都要坚持这一原则。

牢记所在新闻媒体的办报宗旨,表现鲜明的主观倾向。一家报纸有一家报纸的报格和宗旨,它的属性是什么,它为哪些受众服务,它以什么样的形式服务,它宣扬什么、贬抑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报纸不同,标题的制作方式也有所区别。在制作新闻标题时,作者、编辑是可以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观点的,但要把握好表达的“度”,这样不仅不会破坏新闻的真实性,而且能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熟练掌握判断新闻价值的五要素并灵活运用。党报新闻标题的制作难度较大,是检验一个编辑综合素质的“试金石”。这就需要编辑加强知识的积累、生活的观察、信息的掌握,从表现角度、提炼中心思想、锤炼语言等多方面下功夫。在制作标题时,要围绕新闻价值五要素来作判断。这五要素分别是:时效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趣味性。只要坚持好这五个要素,新闻标题就会出彩,就会赢得受众的欢迎。

把握当前社会热点,与人们当下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比如当大蒜、黄豆、辣椒价格暴涨,“蒜你狠”、“豆你玩”、“辣翻天”流行的时候,新闻的标题可结合热点话题去制作,但一定要把握好度,不能刻意渲染和夸张,不要制作可能产生歧义的标题,尽量不使用可能产生歧义的多音多义词。要仔细判断文章含义,避免因题目制作错误或不准确造成政治错误和法律纠纷。

总之,要制作好报纸新闻标题,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需要新闻工作者在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对社会的观察分析能力的同时,还要从人民群众中、从社会生活中、从新兴媒体中汲取营养,求高雅,弃“媚俗”。只有这样,新闻标题这双“眼睛”才会更明亮、更耀眼、更富有神采,党报新闻也才会更耐看、更吸引人。

猜你喜欢

昭通新闻标题新闻媒体
发展中的昭通学院
谈新闻标题的现实性
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的对比
探讨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整合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无意间击中幽默的新闻标题
新常态下的新闻媒体人
浅谈新闻标题的装扮技巧
文学自觉与当代文学发展趋势——从昭通作家群说开去
小地方文学史的可能与向度——冉隆中和《昭通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