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的军事贡献研究(1934—1937年)
2014-09-17丁素萍
丁素萍
摘要:在1934-1937年,陈云对红军的发展壮大以及取得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在长征时担任红五军团中央代表,直接参与了军事指挥,成功地完成了红五军团的使命;他在遵义会议上坚决支持毛泽东的军事主张,并以实际行动贯彻毛泽东的军事政策和方针;1937年他赴新疆成功地接应西路军入疆,培养各种军事技术人才,为我党保存和培养了一批重要的骨干力量。
关键词:陈云;军事;贡献
陈云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长期实践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近年来,学术界对陈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党建、哲学等方面,但对陈云军事贡献的研究却极少,本文在借鉴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论述了陈云的军事贡献。
一、肩负重任,领导红五军团完成殿后掩护任务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撤离中央苏区进行长征。在撤离苏区之前,中央决定由陈云担任红五军团的中央代表,该军团主要负责殿后掩护的任务。虽然红五军团是一支英勇善战的部队,但殿后有许多预料不到的事情会发生。为此,周恩来还亲自找陈云谈话:“为了全军的整体利益,甚至要做好部分牺牲的准备。”[1](P.157)
(一)加强思想动员,增强部队的战斗力
在战略转移时,中央实行搬家式的大转移,“把兵工厂、印刷厂、造币厂等工厂的机器统统都抬走了,专门运输这些设备的,就有5 000人”。[2](P.13-14)长征开始后,一些同志不了解这次战略转移的意图与前途,再加上昼夜行军和连吃败仗,红军战士的情绪普遍不高,思想比较混乱,部队减员很快。这给红五军团完成殿后任务造成了巨大的障碍。
为了尽快解决这些问题,确保殿后任务的完成,陈云首先深入部队第一线调查研究,通过与战士们谈心等形式了解和掌握战士的思想状况。1934年11月4日晚,陈云“召集了各团政委、总书记开会,讨论政治工作问题”。[3](P.158)第二天,他召开政治工作干部会议,分析指出政治动员不够、特派员工作及政治工作机关的领导能力差和连支部工作不健全是战士思想混乱和减员的原因,并要求通过加强部队思想动员工作,减少部队非战斗减员,振奋士气。经过陈云一段时间的不懈努力,红军战士加深了对长征意图的认识,端正了自己的思想,部队的战斗力大大增强。
(二)不辱使命,在湘江之战中完成任务
红军突破了国民党的第三道封锁线之后,蒋介石调集四十万人的兵力,在湘江沿岸设置第四道封锁线,企图把八万红军消灭在湘江之滨。中革军委将一、三军团置于两翼,红五军团则负责殿后阻击追击之敌以掩护中央纵队和革委纵队迅速渡江。
为了掩护大部队渡江,陈云亲自指挥红五军团梯次布置在湘江东岸,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红五军团的掩护下,红一、三、八、九军团和中央纵队、军委纵队勉强渡过湘江。由于中央和军委纵队负载太重,前进缓慢,红五军团的部分部队仍然滞留在湘江东岸与敌人激战,如再不迅速渡江将有被敌军分割包围的危险。陈云发现后,冒着生命危险守在渡口来等待余下部队过江。在这紧要关头,陈云急速写信给陈伯钧:“这是紧急关头,关系中国革命的命运,希望你们下最大的决心,赶紧拉过湘江”。[4](P.94)红十三师接到命令后,连夜急行军45公里,抢在敌人合拢之前,渡过湘江。而12月1日中午当红三十四师来到湘江边时,那里的渡口已被敌军占领,红三十四师在惨烈的搏斗中,几乎全部壮烈牺牲,红五军团为掩护全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是在陈云等人六天六夜不眠不休的指挥下,红五军团顽强地堵住了洪水般的追兵,成功地完成了红五军团的使命。
战争后的重大损失也使陈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就是“左”倾教条主义,为了挽救危局就必须结束“左”倾教条主义的统治。这为在遵义会议上坚决支持毛泽东的军事主张奠定了基础。
二、旗帜鲜明,坚决贯彻毛泽东的军事方针
为了结束“左”倾教条主义统治,统一全党全军的思想,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遵义召开。身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陈云听取了毛泽东等人对博古、李德的批评,了解到军事指挥的主要情况,在发言中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坚决支持毛泽东等人的正确主张,为在军事上清算并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投出了关键一票。会议决定取消“三人团”,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从而使党和中央红军逐渐走出了困境。为了传达遵义会议的精神,切实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陈云还撰写《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传达提纲》,先后到军委纵队和红三军团等部队传达遵义会议精神,以实际行动认真贯彻会议决定。
遵义会议后,陈云以实际行动贯彻遵义会议制定的军事方针,积极配合毛泽东指挥四渡赤水战役并取得胜利,使红军重新获得生机。一渡赤水时,中央军委决定陈云负责安置伤员和处理军委纵队的笨重物资。曾随军委纵队参加长征的刘英在回忆这段历史时说,“陈云同志带领卫生、供给部门的同志们,奋不顾身地把全部伤员抢运了下来,作了妥善安置;又把笨重物资投于赤水河中。”陈云彻夜未眠,仅用10个小时便顺利完成了所有任务。二渡赤水时,陈云负责指挥架桥。因桥未架好,部队改为乘船过河。红军三渡赤水后,中央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新“三人团”。中央红军决定北渡金沙江来摆脱敌军的围追堵截,由于陈云的组织和指挥才能,他被任命为渡河指挥部的政治委员。陈云同志依靠我军强有力的政治工作,特别是深入宣传工作和周密的组织工作,指挥部队按次序迅速登船,这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年担任陈云卫生员的陈文陶回忆说:“为使三军顺利过江,陈云同志根据船少人多的情况,非常细致地以分秒计算时间,同时作了战略部署:为保证部队过江,五军团一部利用乌蒙山天险阻击尾追之敌。”[5](P.52-53)经七天七夜,中央红军全部渡过金沙江,取得了战略转移的决定性胜利。
泸定会议决定派陈云去上海恢复白区党的组织,陈云在等待安排去白区期间写了《游击队如何去组织群众运动》,这篇文章总结了过去开展游击战争的经验,强调“游击战争必须有广大群众参加而成为群众的游击战争,因为这是游击战争胜败的关键”,[6](P.9)对地方开展游击战争以及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三、援接西路军,培养军事技术人才
由于宁夏战役的失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组织由陈云为团长、滕代远为副团长的代表团,赴中苏边境地区迎接西路军。
(一)援接西路军的过程
1936年12月8日,陈云等人五人离开莫斯科,乘火车前往新疆。西安事变爆发后,苏共对中共的援助采取谨慎的态度,直到1937年4月,陈云收到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电报,要求他们赶到星星峡地区,接应西路军。陈云率代表团连夜前往新疆省会迪化,并与新疆督办盛世才商定援接西路军进疆的方案。盛世才为了寻求苏联的支持以向南京政府闹独立,与苏联建立了“策略伙伴关系”。因此,陈云得到盛世才大量的车辆和物资支持,于5月1日到达星星峡迎接西路军左支队入疆。5月4日,陈云带领西路军左支队的400多人到达迪化,并通过共产国际将成功援接西路军进入新疆的情况及时报告给了中共中央。这时的当务之急是促进部队人员的体力恢复,陈云把带来的物资分给了大家并商请盛世才再空运一批物资,盛世才两次派飞机空投衣物、粮食、枪支、弹药。陈云还同滕代远从代表团经费中出钱,给每人增加菜金和零用钱以保证大家每餐都有豆腐。由于陈云及时、有效地进行援接工作,西路军很快就恢复了精力。
(二)建设西路军余部,培养军事技术人才
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使共产国际改变了让西路军余部去苏联学习的决定,而是决定让其留在迪化学习。于是,陈云提出了学习文化、政治、军事的计划,对西路军左支部队进行建设。
第一,文化知识的学习。西路军大多都出身贫寒,从小参加革命,他们都没有读书上学堂,因此知识水平普遍较低。陈云等人对西路军入疆部队进行整编,并利用新疆当时比较好的统战环境将干部按文化程度分班,组织大家学习汉语、俄语、英语、数学、几何等。四个月后,学员们大部分能够读书看报,学会了算术四则运算及百分数,有的甚至能写一些心得体会,这极大地提高了部队的知识文化水平,为下一阶段学习军事技术和政治理论打下了基础。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战士们习惯了扛枪打仗,突然要拿铅笔和本子,不禁有了战争年代学这些东西是否有用的疑惑。对此,陈云同志专门召开学习动员大会,还重点对部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每周他都给连以上干部作两三次报告,主要讲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共产国际七大的精神等内容,并且还利用晚上的时间同三十多名团以上干部个别谈话,加强思想交流。陈云的努力使西路军摆脱了战斗失利的低落情绪,重新振作了革命精神。
第三,军队技术培训。陈云同志与西路军工委商议,并决定把第一、二、三大队编为驾驶班,学习汽车驾驶技术,第三大队还另学习开装甲车;而第四大队则学习操纵火炮;还抽调一些人进行无线电培训或到军医学校和兽医学校进行正规学习。陈云在把“新兵营”成功地转变为我军第一所多种兵技术学校同时,还重视培养空军人才。他从原红军通过考察文化、考察智力、考察听力等方式选拔了43人,还亲自考察并选拔了负责人,由苏联教官进行训练,创建了我军第一支航空队。这支航空队成员在建设东北老航校和新中国的空军以及抗美援朝战争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综上所述,在1934-1937年间,陈云为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和我军的建设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是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为我们党和国家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陈云传(上)[M].中央文献出 版社,2005.
[2]陈云.在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书记处会议上关于红 军长征和遵义会议情况的报告[J].党的文献,2001,(4).
[3]陈伯钧.陈伯钧日记文选(上)[M].中国财政经济出 版社,2002.
[4]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中共党史料(第 十三辑) [M].中共党史出版社,1985.
[5]余玮.陈云:从下塘街到中南海[M].中国青年出版 社,2009.
[6]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陈云文选(第一卷)[M]. 人民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