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净化网络环境不该有“难题”

2014-09-16唐金龙

教育 2014年25期
关键词:色情网吧难题

唐金龙

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目前,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而网瘾青少年往往伴随厌学、辍学、生理或心理的疾病,甚至有各种形式的犯罪。对此,有专家指出,单纯地“堵”显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选择,“疏”和“导”才是有效解决之策。作为教育者和家长,应该理解当今时代青少年与互联网的关系,但同时必须采取措施面对网络的广泛来袭,教会孩子们辨别信息。

问题的关键在于,孩子往往缺乏必要的分辨能力,这就需要教育者在必要的环节上或者是说从技术的层面上,适当地控制并规范网络信息,让学生能接受到对他们有用而不是有害的信息。这是相关部门能够也应该做到的。

在这个网络纵横的时代,互联网是学生获取资料最便捷、最有效的渠道。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很多城市学校的教师在教学中,越来越多地要求学生在课下自己查阅资料,以补充、延伸所学的课程内容,进行研究性学习。于是,为了学习,学生上网的时间和机会也越来越多。而浏览过程中,一些恶意、淫秽的内容有时便会侵入。因此,家长对孩子上网常常是一百个不放心。

家长不放心是有道理的。如今,几乎所有家长都知道孩子总去网吧就意味着“学坏”了。因为“网上什么东西都有,网吧里什么样的人都有”。很多青少年走下坡路都是从这里“起步”的。拉孩子“下水的黑手”,除了暴力便是淫秽色情内容。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近期在有关工读学校的研究中指出,在工读学生的大量不良行为中,迷恋网吧、电子游戏占了最大比例。就互联网运营商而言,要杜绝这种现象在技术上是没有问题的,但出于利益还是导致诸多环节出现了不该出现的现象,确实需要反省。

从4月开始,公安部、中宣部、教育部、信息产业部等10部门联手,在全国开展为期半年的依法打击网络淫秽色情专项行动。“净化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来说是件大好事。因为那些污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实在太讨厌了!”一名教师说,对这项行动“举双手拥护、支持、欢迎”,他还强调:“这不光是我一个人的愿望!”

但笔者还是担忧,类似的活动以前也开展过,各方面的法规也有不少;而实际效果却还是不尽如人意。这里面有一个社会价值观的大背景,如果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能形成共识,才会在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

(博客链接:http://tangijnlong.blog.edu.cn/home.php?mod=space&uid=1587189&do=blog&id=658401)endprint

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目前,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而网瘾青少年往往伴随厌学、辍学、生理或心理的疾病,甚至有各种形式的犯罪。对此,有专家指出,单纯地“堵”显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选择,“疏”和“导”才是有效解决之策。作为教育者和家长,应该理解当今时代青少年与互联网的关系,但同时必须采取措施面对网络的广泛来袭,教会孩子们辨别信息。

问题的关键在于,孩子往往缺乏必要的分辨能力,这就需要教育者在必要的环节上或者是说从技术的层面上,适当地控制并规范网络信息,让学生能接受到对他们有用而不是有害的信息。这是相关部门能够也应该做到的。

在这个网络纵横的时代,互联网是学生获取资料最便捷、最有效的渠道。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很多城市学校的教师在教学中,越来越多地要求学生在课下自己查阅资料,以补充、延伸所学的课程内容,进行研究性学习。于是,为了学习,学生上网的时间和机会也越来越多。而浏览过程中,一些恶意、淫秽的内容有时便会侵入。因此,家长对孩子上网常常是一百个不放心。

家长不放心是有道理的。如今,几乎所有家长都知道孩子总去网吧就意味着“学坏”了。因为“网上什么东西都有,网吧里什么样的人都有”。很多青少年走下坡路都是从这里“起步”的。拉孩子“下水的黑手”,除了暴力便是淫秽色情内容。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近期在有关工读学校的研究中指出,在工读学生的大量不良行为中,迷恋网吧、电子游戏占了最大比例。就互联网运营商而言,要杜绝这种现象在技术上是没有问题的,但出于利益还是导致诸多环节出现了不该出现的现象,确实需要反省。

从4月开始,公安部、中宣部、教育部、信息产业部等10部门联手,在全国开展为期半年的依法打击网络淫秽色情专项行动。“净化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来说是件大好事。因为那些污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实在太讨厌了!”一名教师说,对这项行动“举双手拥护、支持、欢迎”,他还强调:“这不光是我一个人的愿望!”

但笔者还是担忧,类似的活动以前也开展过,各方面的法规也有不少;而实际效果却还是不尽如人意。这里面有一个社会价值观的大背景,如果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能形成共识,才会在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

(博客链接:http://tangijnlong.blog.edu.cn/home.php?mod=space&uid=1587189&do=blog&id=658401)endprint

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目前,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而网瘾青少年往往伴随厌学、辍学、生理或心理的疾病,甚至有各种形式的犯罪。对此,有专家指出,单纯地“堵”显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选择,“疏”和“导”才是有效解决之策。作为教育者和家长,应该理解当今时代青少年与互联网的关系,但同时必须采取措施面对网络的广泛来袭,教会孩子们辨别信息。

问题的关键在于,孩子往往缺乏必要的分辨能力,这就需要教育者在必要的环节上或者是说从技术的层面上,适当地控制并规范网络信息,让学生能接受到对他们有用而不是有害的信息。这是相关部门能够也应该做到的。

在这个网络纵横的时代,互联网是学生获取资料最便捷、最有效的渠道。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很多城市学校的教师在教学中,越来越多地要求学生在课下自己查阅资料,以补充、延伸所学的课程内容,进行研究性学习。于是,为了学习,学生上网的时间和机会也越来越多。而浏览过程中,一些恶意、淫秽的内容有时便会侵入。因此,家长对孩子上网常常是一百个不放心。

家长不放心是有道理的。如今,几乎所有家长都知道孩子总去网吧就意味着“学坏”了。因为“网上什么东西都有,网吧里什么样的人都有”。很多青少年走下坡路都是从这里“起步”的。拉孩子“下水的黑手”,除了暴力便是淫秽色情内容。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近期在有关工读学校的研究中指出,在工读学生的大量不良行为中,迷恋网吧、电子游戏占了最大比例。就互联网运营商而言,要杜绝这种现象在技术上是没有问题的,但出于利益还是导致诸多环节出现了不该出现的现象,确实需要反省。

从4月开始,公安部、中宣部、教育部、信息产业部等10部门联手,在全国开展为期半年的依法打击网络淫秽色情专项行动。“净化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来说是件大好事。因为那些污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实在太讨厌了!”一名教师说,对这项行动“举双手拥护、支持、欢迎”,他还强调:“这不光是我一个人的愿望!”

但笔者还是担忧,类似的活动以前也开展过,各方面的法规也有不少;而实际效果却还是不尽如人意。这里面有一个社会价值观的大背景,如果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能形成共识,才会在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

(博客链接:http://tangijnlong.blog.edu.cn/home.php?mod=space&uid=1587189&do=blog&id=658401)endprint

猜你喜欢

色情网吧难题
借调难题
西班牙担忧色情视频毁了青少年
日本“色情报复”增多
格非称色情只是《金瓶梅》的外衣
发挥“五老”作用 创建“四好四无”网吧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
锦旗献给查网吧的“五老”
让未成年人远离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