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高等教育创新的途径

2014-09-16贾天让,王蔚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8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途径素质教育

贾天让,王蔚

摘要:教育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在分析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因素的基础上,论证了进行高等教育创新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通过教育观念、教育主体及教育教学方式等创新途径来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等教育;创新;素质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8-0047-02

一、制约高等教育创新的因素

1.教育观念的制约 传统的高等教育观念,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总体来说,由于其历史的局限性,已经制约了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1]。现代教育是使学生成为有主体创造精神的、在各个方面协调发展的人。传统教育观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传统的教育方法强调的是授人以鱼,而不是授人以渔,对获得知识的方法不够重视。在知识的学习、巩固和提高上,采取了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熟能生巧”的办法。

2.教育教学制度的制约 教育教学制度的创新对教育创新起保证作用,然而,并非所有的教育教学制度都能促进教育创新。现行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教学管理制度、教师评价制度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制约了高等教育的创新[2]。如有的高校管理学生简单粗暴,有些学校规定,考试作弊一经发现即对作弊的考生处以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的处分。这种处罚方式看似严厉,其实最没有威慑力,搞得监考老师都不敢抓舞弊行为了。教师管理机制也存在严重问题,如学生评价制度。学校规定学生评教排名不在总评价教师的前二分之一内,没有年终评优资格或学生评教一次优秀,评职称时加30分、良好15分。这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有的老师上课不敢管学生,甚至是怕学生,因为得罪了学生就怕学生不给好评,因此想方设法讨好学生,而不从严执教和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3.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 不同的社会背景和不同的文化环境对人们的教育创新活动具有不同的作用。有的能促进创新,有的则抑制创新。至今,我国的社会文化中还残留着部分封建思想,构成了教育创新活动的障碍。“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教师喜欢听话的学生,家长喜欢听话的孩子。使人们形成了过于求稳、趋同,不敢求异、求新、冒险的心理。许多在校大学生也存在这种心态,这极大地弱化了高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影响了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我国高等教育创新的必要性

面对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人才的激烈竞争,大力提倡和实施高等教育创新,才能真正培养出与时俱进的、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1.高等教育创新是时代的要求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的生产与创造日益成为社会的核心和发展的动力。各国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如果培养不出适应时代潮流的创新人才,我们就不能在国际竞争中获胜。这是我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大力实施高等教育创新,才能使高等教育始终成为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的强大“发动机”。

2.高等教育创新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 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始终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大力提倡和实施高等教育创新,真正培养出适应时代潮流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三、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创新能力的途径

(一)教育观念的创新

高等教育创新的首要问题是高等教育观念的创新。教育观念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直接或间接形成的关于教育问题的认识和看法。我认为,新的时代,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和“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3]。

人才的培养要求学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尊重、关心、理解每一个学生,突出不同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习的能力。另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使学生具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

在实践中,还应该树立“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高等教育创新本身就是一个对教育发展规律探索与创造的过程,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同时,还要遵循固有的教育发展规律,即培养创新人才的同时还要考虑到人才的实际应用性。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永远不会达到饱和,高等教育应该在创新人才的过程中注重人才的社会需求标准,注重人才的适用性[4]。

(二)高等教育主体的创新

教师和学生都属于高等教育的主体,也是高等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高等教育的创新活动是由这两部分主体共同完成的,缺一不可。

新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知识的传播方式,要求教师具备利用先进技术的能力,要求教师以平等的、谦虚的态度来组织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具备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具备引导和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完善青年教师培训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引导,教师必须努力学习国际上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断吸收新观念、新方法,以发展个性、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在教学中探索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心理学,拓宽专业知识面,提高学术水平。

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一系列科研活动,以有效地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认识到,当今的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只满足于书本知识,满足于一般地摄取前人的成果,并用这些知识服务社会、回馈社会,那是远远不够的。因而,大学生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创造性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这样才可能进行创新。

(三)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

教学改革必然伴随着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没有制度建设,就不能保证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没有制度创新,教学改革就难以实现突破性进展。

教学方法的改革仅靠教师群体的自发自觉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政府、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等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就学校而言,应从积极建立教学方法创新资源保障机制,在资金上给予支持;改变教师评价体制中重科研轻教学的局面,根据教师情况,在对待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上有所区别。在进行职称、业绩评定时,处理好教学指标与科研指标之间的关系;发挥评奖评优引导作用,营造教学方法创新的氛围,引导教师重视教学方法的应用与实践,鼓励教师从事教学方法的探索。

首先,学校应构建一个创新型的教学内容体系,鼓励教师将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科学概念及时地融入到教学实践中,体现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开放性、多元性与全面性;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客观世界,引导他们去探索新的知识[5]。

其次,采取主体参与型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填压式”教学模式,采取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利用多种方法,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与想象力,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和探索精神。

再次,加强教学的实践环节,鼓励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验能力;在教学内容中适当增加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创新能力的形成过程及特点,有意识地进行创新能力的训练。

最后,积极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声音、图像等多种表现形式,使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热情。

参考文献:

[1]闫祖书,陈遇春,张波.素质教育与高校教学改革的再认识[J].高等农业教育,2004,(2):5-7.

[2]丁玉莲.论教育改革创新[J].广西大学学报,2004,26(5):106-108.

[3]孙大力,李敏.论创新教育.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21(3):25-27.

[4]孙世敏,苏蔓莉.21世纪中国教育的出路——从“应试教育”到创新教育.辽宁教育研究.2002,(7):47-48.

[5]徐晨光.构建21世纪的教育理念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创新.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1(4):9-12.

作者简介:贾天让(1979.5-),男,河南夏邑人,河南理工大学,讲师,大连理工大学在读博士,主要从事瓦斯地质理论与应用和瓦斯治理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途径素质教育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