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阈下的语用失误研究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2014-09-16安力
摘 要:中国外语教学一直侧重英语语言知识的积累,忽视文化因素及语用能力的培养。外语界的“高分低能”现象为教学实践者敲响了警钟。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重新审视外语学习者的语用失误,以期给英语教学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语言语用失误;社交语用失误
当今社会信息化和全球化的程度不断加深,急剧缩短的时空距离使不同文化背景的“地球村”村民交流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成为这个时代的鲜明特征。英语是一门世界性语言,更是跨文化交际活动的主要语言工具。
中国外语教学一直侧重英语语言知识的积累,忽视语用能力的培养,致使许多高分学生不但不能准确、恰当地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甚至还有可能引起外国友人的误解和敌视,这种语言现象即为语用失误。
笔者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语言人才。显然,传统的纯语言灌输已不能满足这个时代所需。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跨文化语用失误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更好地促进中国外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一、跨文化交际和语用失误
无需赘言,英语在当今世界跨文化交流实践中扮演着一个无法取代的重要角色。作为一种国际语言,英语是数以亿万计的中国人求学、求职的“敲门砖”、“拦路虎”。然而,国内英语教学的重点自建国以来一直放于语言知识的灌输上,而不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这致使“高分低能”现象在英语教学领域尤为突出:许多在四六级、托福、雅思考试中取得骄人成绩的学生在与外国友人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常常“张口结舌”、“哑口无言”。这一现象亟待我们重新审视“跨文化交际”和“语用失误”这两个概念。
“跨文化交际学”最先于上世纪50年代在美国兴起。爱德华·霍尔在1959年出版《无声的语言》一书,正式提出这一概念。胡文仲先生在《跨文化交际学概论》一书中提出,“可以说,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胡文仲,1999:1)。跨文化交际学关注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对话者如何成功地沟通与交流,在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现今社会有其特殊的时代意义。直至今天,跨文化交际学已成为一门显学。
“语用失误”这一概念是1983年由珍妮·托马斯于《跨文化语用失误》一文中正式提出,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言语交际中,由于说话方式或表达习惯的不同,或者由于一方对另一方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缺乏了解,在跨文化交际中发生误解,障碍或冲突,影响交际效果的现象”(王海燕,2012:17)。通俗一点说,如果外语学习者仅仅掌握词汇和语法结构,往往无法成功进行语言交际行为。比如说,当对话者提问“Do you have a pen?”的时候,听话者不能仅仅理解字面含义,即“I wonder if you have a pen.”,而必须要理解对方的语用含义,即“Could you borrow me a pen?”。听话者必须要解码问句,析出该问句的语用含义,才能确保交际顺利进行。
托马斯进一步将“语用失误”细分为“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下面笔者将从跨文化视角出发,展开深入分析。
二、跨文化视角下的语言语用失误
跨文化语言语用失误多是外语使用者由母语“直译”到目的语产生。
这里笔者不妨借坊间流传的一则轶事作为切入点剖析:一中国公司董事长携夫人赴美协商谈判,美方代表为表示欢迎亲自到机场迎接,并依据美国的文化传统反复赞其夫人“beautiful”,董事长夫人则谦虚道:“哪里,哪里。”结果,其陪同翻译直译为“where,where”,使外商在诧异之余,不得不硬着头皮罗列该夫人的发型如何动人,服饰如何得体……姑且不论这则轶闻是真是假,但就其内容而言,实是跨文化语言语用失误的佐证。在跨文化交际时,切忌根据母语生搬硬套。
比如在受到表扬时,有人会机械地将汉语的“没事儿”直译为“Never mind”,造成跨文化语言语用失误。“没事儿”可以在受到表扬时传达一种谦虚的态度,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但直译过去的“Never mind”在英语中用于回应别人的抱歉。
再如,有的外语学习者在介绍油炸臭豆腐时,会称其为“Fried Stink Tofu”,中式菜品的英译问题绝不仅仅是简单的语码代换,而是中西两种饮食文化的置换。稍有不慎,则极易引起跨文化语言语用失误。长沙特产油炸臭豆腐标榜的就是“闻着臭,吃着香”,是深受毛主席喜爱的特色小吃。若是将臭豆腐的“臭”直译为“stink”,则外国友人首先联想到的就是阵阵恶臭,绝不会“食指大动”,产生购买欲望。
除上述令人啼笑皆非的误译外,还有不胜枚举的实际案例。比如说,建国初期曾有人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直接译为“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还有最近网络上风靡一时的将“You can you up”作为“你行你上啊”的译文……这些都是由于译者没有考虑到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一味机械性直译,最终落入“文化陷阱”,造成跨文化语言语用失误。
三、跨文化视角下的社交语用失误
跨文化社交语用失误与文化因素的联系更为紧密,多由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对话时忽视对方迥异于己的文化语用规则,进而造成跨文化交际失败。这多是由于源语言和目的语在礼貌语、委婉语、称呼语、熟语、邀请方式、拒绝方式、致歉方式、感谢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造成。
比如,中国学生会直接称外教为“Teacher”。这是因為在中国,人们往往用社会声望较高的职业来指代对话者,以示敬意。中国社会历来尊师重教,更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学生见到老师往往会鞠躬,而后说“老师好”;而在美国,师生之间则更倾向于直呼彼此名字,用来消弭距离和约束。中国学生忽视了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因素,造成社交语用失误。
再如,中国留学生受到外国友人表扬时,经常以“No, not at all”直接回应。这是因为中国人历来讲究韬光养晦、虚怀若谷、戒骄戒躁,所以许多人面对表扬的第一反应是回避,或者直接否定。这在土生土长的美国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他们更倾向于接受别人的赞赏,当表扬别人时,也期待对方的感谢。想当然耳,受到否定的美国学生必然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沟通交流的过程受到阻碍。这说明若是缺乏必要的跨文化交际常识,囿于中式思维,极易造成社交语用失误。
四、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从上述跨文化语用失误的案例可以看出,中国英语教学在跨文化教育和语用教育两方面存在不可忽视的空白,亟需改变。现行的以听、说、读、写、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固然可以为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法结构提供一定的保障,但是也有可能产生“哑巴英语”。一旦与外国友人无法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将极大的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信心。反之,如果在教学实践中兼顾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一则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拓展词汇量、巩固语法结构、延伸书本知识,二则会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三则可以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仅仅对着书本照本宣科,而应选取切合实际生活、应用性强的题材内容,进而引导学生完成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不知不觉地形成跨文化意识和语用意识,为今后的跨文化交流奠定基础。
因此,笔者认为,当代中国英语教学的落脚点不应仅仅是机械地将零星的语言知识以“填鸭”的方式灌输给学生,而应该兼顾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的培养。毕竟,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高考考了多少分,拿了几张英语证书。如何让学生面对外国人“侃侃而谈”,而不仅仅是在卷面上“下笔如有神”是所有英语教学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2] 王海燕. 跨文化语用失误研究[D]. 齐齐哈尔: 齐齐哈尔大学, 2012.
作者简介:安力,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与语言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