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尤利西斯》的意识流语言变异与翻译
2014-09-16屈仁雄
摘 要:《尤利西斯》之所以在世界文坛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因为这部小说代表了意识流小说创作的最高峰,书中运用了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蒙太奇、梦境与幻觉等艺术表现手法,新闻体、戏剧体、教义问答体等文学表达形式,以及词语变形、句式变化等,“在驾驭所有可表现的对象的过程中,没有遗漏任何表现方式。”意识流小说的最高成就《尤利西斯》中的语言变异尝试使得现代读者的阅读和审美习惯。本文从词汇变异、语法变异、语义变异等几个方面对《尤利西斯》中的语言变异的中文翻译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关键词:尤利西斯;意识流;语言变异;翻译
著名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在完成长篇自传体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后,历经7年完成了名作《尤利西斯》,故事讲述了3个主人公18个小时的经历,但是其内容却涉及了柏林生活的百科全书式的各个侧面。这部小说之所以在世界文坛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因为这部小说代表了意识流小说创作的最高峰,书中运用了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蒙太奇、梦境与幻觉等艺术表现手法,新闻体、戏剧体、教义问答体等文学表达形式,以及词语变形、句式变化等,“在驾驭所有可表现的对象的过程中,没有遗漏任何表现方式。”
小说中采用非交际的心理语言创造性地描述人物语言阶段较为清醒的意识,这种朦胧的晦涩语体有助于表现人物瞬间的意识活动,揭示人物非理性言语前阶段的朦胧的混沌无意识活动,其在统一时间内表现不同时间或空间发生的事情和经验,拥有无限的扩展性和巨大的凝聚力。词汇变异、语法变异、语义变异、语域变异是《尤利西斯》中意识流语言的变异技巧,也是翻译过程中译者遇到的难题。
一、《尤利西斯》意识流语言词汇变异
为了使表达人物的意识活动更为生动,使语言与人物的性格和特征更为符合,意识流作家往往创造一些新词表达情感,获得了意象不到的艺术效果。在使用词汇时有时有意偏离英语构词法的基本规律,突破语言常规的限制,造词方式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乔伊斯笔下的复合词摩肩接踵而来,具有极强的表意功能,给人以新奇而强烈的阅读感受,使形象的塑造更为栩栩如生,情感贴切自然。发挥以过程中,译者各显神通,使用同样富有表现力的词汇是词汇变异的特点在汉语中淋漓尽致地表现。
例如斯蒂芬见到送牛奶的老太太时的一段自由联想:
原文:They lowed about her whom they knew, dewsilky cattle.(P12)
译林:这些身上被露水打湿、毛皮像丝绸般的牛,跟她熟得很,它们围着她哞哞地叫。(P42)
人民:它们围着她哞哞地叫,它们熟悉她,这些闪着露珠丝光的牲口。(P19)
燕山:它们熟悉她,在她周围哞哞地叫,绸缎般披着露水的牛群。(P344)
dew和silky在乔伊斯笔下足额和成为了一个简洁明了形象生动描绘清晨奶牛毛皮被露水打湿后光滑柔顺的富有新意的復合词。“露水”和“丝绸般”这两个意象都被3种译本敏锐地把握,并试图在译本中忠实传达。但3中译本的处理方式仍然不尽相同,效果大相径庭。译林尝试分开复合词中的两个意象,中心词“牛”的前置定语显得较长,原文中符合词的简洁生动的特点荡然无存。人民和燕山则试图寻找汉语中适当词组表达原文复合词含义。以原作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作为评判标准,更为契合原作的精神。
二、《尤利西斯》意识流语言语法变异
乔伊斯笔下的文体是在不合常规的位置上使用恰当的词语,每一个句子都在句法顺序和创新形式之间觅求平衡,追逐“有限自由、有序中无序”的艺术效果。小说中意识流语言的基本形式是断断续续、飘忽不定的结构松散的单句、单部句甚至单词句,它们真是反映着人物思维活动的规律。这种语法变异具体体现在《尤利西斯》中表现为句子表层结构的变异。
2.1 语序颠倒
意识流语言往往不顾句子中词汇和句子成分的常规次序和合理位置表现人物的意识活动,句子表层结构常常是混乱的。
例如斯蒂芬由送牛奶的老人引起的一段自由联想:
原文:Old and secret she had entered from the morning world, maybe a messenger. (P10)
译林:神秘的老人,来自朝阳的世界,也许是一位使者。(P42)
人民:她老迈而神秘,从清晨的世界踱了进来,兴许是位使者。(P19)
燕山:神秘的老人,从清晨的世界走进来,说不定是个使者。(P343)
通过斯蒂芬的观察,老妇人出场。一个老迈而神秘的老妇人在清晨时分的晨曦中出现,在斯蒂芬眼中,雅典娜似的使者的联想油然而生。这一句式虽然违背了传统的语言规范,却因此成为描述斯蒂芬心理过程的独特魅力。
3种译本都紧紧抓住了斯蒂芬观察中的“老迈”和“神秘”,但是翻译时处理却都换成老太太本人,译文中的主语分别处理为“神秘的老人”、“她老迈而神秘”、“神秘的老人”,一个标准的、合乎语法规范的句子替代了原文中的语序变异,显然这违背了原文的创作意图,使读者误认为这段意识流描述是斯蒂芬的正常的心理活动。
2.2 句法错乱
意识流小说中,主人公不假思索地有感而发,内心独白符合潜意识却不合语法,尤其是人物神志不清时,更容易出现语无伦次的现象,表现在小说中便是句法错乱。
例如:布鲁在奥蒙德旅馆酒吧里闲坐因听音乐而回忆起与妻子莫莉初始的一段意识流:
原文:Full voice of perfume of what perfume does your lilactrees. Bosom I saw, both full, throat warbling. First I saw. She thanked me. Why did she me? Fate. Spanishy eyes. Under a peartree alone patio this hour in old Madrid one side in shadow Dolores shedolores. At me. Luring. Ah, alluring.(P226)
译林:音域广阔,香气袭人。你的丁香树,什么牌的香水。我看见了胸脯,两边那么丰腴,喉咙颤抖着。当我初见,他向我道谢。她为什么……我呢?缘分。西班牙风韵的眼睛。此时此刻,在古老的马德里……多罗勒斯……她,多罗勒斯,在中院儿梨树下的阴影下。望着我。引诱着。啊,引诱着。(P498)
人民:圆润嗓音芬芳什么香水你的丁香树。胸脯我看见了,两个丰满的,歌喉中啭鸣。我初次见到。她谢我。她和我怎么?缘分。西班牙风韵的眼睛。独自在梨树下古老的马德里院子里这时光一边有荫,桃乐丝,伊,桃乐丝。望着我。迷人的。啊,勾人心魄。
燕山:丰满的音声带着芬芳你的丁香树什么的什么香水的芬芳。你的胸脯我看见了,两个丰满的,歌喉鸣啭着。我初次看见。她谢我。为什么她……我?缘分啊。西班牙风情的眼睛。读子在庭院的梨树下有阴影的一边正是此刻古老的马德里桃乐丝她桃乐丝。望着我,引诱着。啊,勾魂摄魄的诱惑。(P608)
莫莉当时正在唱歌,音域广阔,身上还有迷人的芬芳,布鲁姆为她翻着乐谱。回想起来,支离破碎的记忆碎片纷涌而至,犹如隔世的朦胧感。原文错乱的句法结构是布鲁姆混乱思绪的贴切表达。3个译本对此混乱句法结构的处理大相径庭。译林将原文混乱句法明晰化,还添加了众多的标点使意思更明确和易于理解,但是虽然为读者提供了方便,却也改变了作者的艺术手法。人民和燕山都在力争保留原文特征的基础上再现原文一度,几个意象“嗓音、芬芳、香水、丁香树”毫无逻辑地跳跃,恰如其分地再现了主人公的杂乱心绪。
2.3 句子成分重叠
意识流语言是一种反映人物精神活动相似于日常口语体却又与之有别的无声的心理语言,呈现出自由性、灵活性和随意性的特点。由于表现的是人物对外界的直接反应,句子成分的雷同和重复,是意识流语言描绘主人公对句子缺乏周密组织的最好体现。
例如布鲁姆坐在酒吧里回想与莫莉的初遇及相识的场景:
原文:My head it simply……Your head it simply swurls. Perfumed for him. What perfume does your wife?
译林:简直让我头晕。……简直让你晕头转向。为他而擦香水。你太太使用哪一种香水?(P496)
人民:我的脑袋简直。……你的脑袋直打旋儿。而他而擦的香水。你妻子用什么香水?(P421)
燕山:叫我的脑袋瓜儿直。……你的脑袋瓜儿直打转儿。为他擦香水。你太太擦什么香水?(P606)
布鲁姆思绪混乱无序,句子成分随意重复,句子残缺不全,对人物思维状况的描写极为精确。“My head it simply……Your head it simply swurls.”句子成分的重復反映的是人物此时的思维变化流动,3种译本无一例外的忽略了这种语言变异现象。译林补全了句式的残缺,句子成分的重复也消失了,人物的思维变得清晰了,违背了作者的初衷。而人民和燕山虽然保留了句子的残缺句式但是却忽视了句子成分的重复。为了再现人物思维混乱无序的状态,同时强调句子成分重叠的作用,笔者认为此句可以翻译为:“我的脑袋瓜儿它简直。……你的脑袋瓜儿它直打转儿。”
三、《尤利西斯》意识流语言语义变异
意识流语言的语法变异主要影响了句子的表层结构和表现形式,而语义变异则影响了句子的深层结构和内部含义。
例如斯蒂芬在小说开头的一段意识流:
原文:Her eyes on me to strike me down……No mother. Let me be and let me live.
译林:她两眼盯着我,想迫使我下跪。……不,妈妈!由着我,让我活下去吧。(P38)
人民:她的目光落在我身上,要把我按下去。……不,母亲!放了我,让我生活吧。(P14)
燕山:它的眼睛盯着我,要把我击跪下去。……不,母亲。就由我这样吧,让我生活下去吧。(P338)
斯蒂芬由于母亲临终时拒绝下跪祈祷,这一天一大早就被母亲的幽灵缠绕,心中惴惴不安,惶惑不已。“No mother”是他一种本能的呐喊,发自肺腑的呐喊,这一方面由于他对母亲幽灵的缠绕无法摆脱,另一方面又急切地寻求自由与新生。此刻意识处于混乱中,因此语义产生混淆和模糊。“No mother”无非以下解释:(1)不,母亲;(2)没有母亲;(3)不要母亲。人物感情的转移引起了语义变异,影响了句子的深层结构。3中译本理性地选择了保留原有句式表层结构,留给读者领会和理解语言深层结构和语义变异的空间。
结束语:“翻译应该进最大可能保留原文‘真,而未经雕琢的地方应由译者巧妙升华,从而把粗糙的原材料转化为壮丽诗篇。”乔伊斯在小说创作语言和形式的创新和变异极为大胆,意识流语言的使用是原文“真意”是翻译中最难表现的,因此应为译者和读者所关注。
参考文献:
[1] 仝亚辉, 《尤利西斯》的意识流语言变异与翻译[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 27(5): 58-64.
[2] Gottfried, Roy K. The Art of Joyces Syntax in Ulysses[M]. London: Macmillan, 1980.
[3] 萧乾、文杰若, 尤利西斯 [M]. 南京: 译林出版社. 1994.
[4] 金隄, 尤利西斯 [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4.
作者简历:屈仁雄(1971-),男,四川广元人,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现就职于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高职教育、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