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2014-09-16张秀荣
张秀荣
课标要求小学生认识3500个常用汉字。这么大的识字量,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整体识别、感知比较模糊,不能做到精确记忆。机械的抄写不仅加大课业负担,也无法高质量的完成识字任务。为此,我们学校经常组织识字教学的研讨活动,希望找到适合我们学生的良方,使学生从机械重复的读写中解放出来,减轻负担,提高识字质量。因此,我反思和总结自己多年来的识字教学经验,具体梳理出以下几条富有成效的识字教学策略。
一、引发字词学习兴趣,主动收集字词
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为了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识字,教师要根据学龄特点,有意识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如果学生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一定要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学生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例如,演示几个学生在生活接触过的有代表性的会意字、形声字,通过画面与文字的演变,学生将自己头脑中的资源与眼前所见的画面产生联系,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祖国文字奥秘的欲望,对学习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表现。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文字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摘果子……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在生字字形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思维动画”,让学生运用想象,让字形在脑海里如动画般流出来,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在网络上也可以搜索一些相关课件运用。
二、字理教学贯穿始终
如果教师在课堂字词教学中能够渗透汉字本身的造字规律,讲解一些学生不知道的造字规律,学生就能感受到有意思,愿意学习。
例如,在教学“跟”的时候,根据形声字的特点,引领学生理解、识记生字:“足”是脚,“艮”读”gen”,“艮”后有他人的足在行走。然后用学生感兴趣的谜语让他们去识记:此足优良差一点,只好走在后面。再用“换一换”的方法带出:根、很、狠、恨、痕这一串字,再让学生仿照“跟”的识字方法,理解、识记这些生字。这样做不但没有加重学生的负担,相反使重复、单调、机械的认读和抄写变得内容丰富起来。其实,只要今天这个“跟”字会写了,以后这一串字都会写了。
三、通过批改评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一次学生的书写作业交上来后,我采用“一行一批”的批改方式,意在一行一行审视学生的书写成果,评出其得失所在,以我的谨慎批改来带动学生谨慎书写的品质。每当看到学生一行字写得符合运笔要求,外形美观,我就在这一行字末尾打上一个红五角星。每一次作业发下去,学生都会急着翻开本子,数一数老师共给了几颗红星,与同学展开比赛。逐渐班上最优秀的学生能达到“满堂红”,我便会把他们的作业在教室展板上展出。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定的练字激励机制,并发挥出强大的激励作用,学生形成了“书写漂亮为荣”的好风气,各学科教师反映,学生在平时作业中的书写越来越漂亮了,书写态度的认真也带来了答题正确率提高的好结果,呈现出良性循环的趋势。
四、通过阅读加强理解、记忆
字词是依托于文本的,它来源于文本,更应回归文本。字词教学切忌脱离文本,这样就违背了字词教学的初衷。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阅读能力形成得早,理解能力则发展得快,学生自学的能力就强。只有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时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从实质上减轻过重的学习负担。
“生本”教育体系认为,儿童阅读是他们形成自学能力,主动发展的基础。为此,应当大力发展能使儿童尽早阅读,并且把这种语文教育看作是提高人的智力素质的突破口。
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学生会念、会读、会朗诵,强调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因为不要求学生对所有生字都会用手写,学生很快就能做到会认、会读、会组词,可顺利朗读课文。
五、参与生活建立识字档案袋
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过:“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人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另外,我还建立课外识字档案袋的方法进行识字教学。我们建立了学生课外“识字档案袋”。通过实践,效果明显。具体做法是:让学生把自己在课外书上、电视上、商标上、街道招牌上等认识的字写在卡片上。为了统一卡片规格,可制成扑克牌大小,不会写的字可由父母代劳。次日上学由老师检查,读对一个字奖一颗独立星。教师在卡片的右下角写上制作人的姓名,贴在展示台上,供其余学生交流,互助互学一段时间后放入该生的“识字档案袋”,作为定期“识字大王”评比的依据和期末总结统计之用。这项工作的实施,把学生从课内识字引向课外识字,使学生凭借丰富的识字资源增识汉字。这项自主学习对学生识字量的扩大,识字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而且培养了学生关心生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好习惯。广集海报、食物包装袋、日常用品包装袋、包装纸、父母读过的废报刊------剪贴成册在班内一周评比一次。在拓宽学生认字领域的同时,为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学习打下基础,更为以后的自主阅读立下汗马功劳。
总之,识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教师在教给学生识字方法的同时,要注重引导发现,使儿童渐渐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合适的方法识字,逐步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
(责编 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