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在批注式阅读中提升阅读能力
2014-09-16周晓凤
周晓凤
常言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是学生的一种个性化行为,在同一篇文本的阅读过程中,学生往往因为他们的阅读能力、鉴赏水平的差异,以及生活经验的不同,对同一文本产生不同的体验和认识。在当前提倡构建“以生为本”的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让学生个性化的感悟得到充分表现,才能激扬每个生命的活力,打造出充满生命活力的魅力课堂。要想达到这样的理想境界,要想真正展现学生的个性,我认为:引导学生运用批注式的阅读方法,是实现“以学定教”“以生为本”等现代教学理念的良好途径,更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手段。
所谓批注式阅读,是指学生充分运用批注符号、批注文字对课文进行批语和注解,以提高阅读效率和语文能力。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教师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学会运用以下两种批注式阅读的方式,真正在批注式阅读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充分运用多种符号进行批注
学生在阅读一篇文本的过程中,可以运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有用的或应该注意、值得品析的词语、句子、标点、写作方法等加以标记。每种符号代表什么意义,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或习惯来决定。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多加引导,进行示范,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并使用常用的批注符号。如在初读一篇课文后,可用○圈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用阿拉伯数字标出自然段,用?标出自己不认识或不理解的词语。这样能引导低年级的小学生主动学习生字新词,初步构建段的概念。对于中年级的学生,如果之前没有学会养成运用符号进行批注的习惯,那么在深入细读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用分开号“‖”“—”划分段落和层次,用波浪线 画出文章中优美的语句,用△△标出文中的关键词,用 划出文章的关键句,用单横线加问号 ?划出自己有疑问的句子。这样的批注阅读能引导学生读通文章、理清脉络、粗知课文的大概内容,这对深入阅读课文能起到引领与指导的作用。
二、充分运用文字进行不同阅读目的的批注
根据阅读的不同要求及不同目的,引导学生运用文字进行阅读批注。文字批注是在符号批注基础上的进一步有深度阅读效果的批注。文字批注是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阅读后,把自己的看法、疑问、收获等用简洁明了的文字写在文章的开头、行间、旁空、页脚等处。文字批注可分为眉批、旁批、夹批、脚批等。眉批是提出疑难问题的批注,旁批是对内容的概括和写作特点的批注,夹批是对字词和语境含义理解的批注,脚批是总结评价和想象拓展的批注。通过这样多角度、深层次的阅读批注,能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所读、所思、所写结合起来,不但能提升学生自能读书、自能理解、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能使学生养成读思写同行的良好的读书习惯,从而为终身阅读奠定基础。
根据阅读的不同目的,文字式批注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一)整体感知,运用纲要式批注
在学生初读课文后,为了引导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的感知,引导学生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再把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联结起来,就能把握住全文的主要内容,也能使文章的脉络清晰地呈现出来。例如,学习《落花生》一文,引导学生概括出课文是按照“种花生——吃花生——议花生”的顺序来写的,而文章写作的重点在于“议花生”,文章详略得当。这样的阅读批注,不但能引导学生比较完整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且有利通过设置一两个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深入走进文本,有利于精读感悟。
(二)精读感悟,运用评点式批注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精读感悟时,往往通过核心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内容、人物的品质、文中的语言、作者的情感、写作的特点等多方面进行评价,并记录下来,这就是评点式批注。实施评点式批注,因为学生阅读能力与语文经验的不同,阅读的体验往往差异很大。又因为当下的多数教师都摒弃了繁琐分析的小问题,取而代之的是核心性的主问题,这样学生在深入阅读时,自主选择的空间很大,多角度、开放性的答案给了学生广阔的探究空间。在学生自主进行批注后,教师通常要引导学生进行组内交流、班级展示,这样生生之间,组组之间的合作交流,展示分享,有利于学生交流时思维的碰撞、思想的启迪。当学生在交流分享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思考,学会补充质疑,通过质疑解惑,促进学生思维走向深度,答案走向完善和全面。例如,在教学《一夜的工作》一文时,让学生在初读后对主人公进行点评,学生能够抓住文中的中心句点评出周总理的“简朴和劳苦”,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深读文本,围绕“你从哪些语句感悟到总理的简朴和劳苦?”“作者又是怎样写出总理的简朴和劳苦的?”在这两个核心的问题的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进行深入阅读,点评多处,交流充分,感悟深刻。又如,在教学《詹天佑》一文结束时,让学生为詹天佑铜像题写碑文,这样的内容设置,有利于引导学生在理解感悟人物形象后,对人物进行点评,因为学生感悟不同、站位不同,点评的语言也是丰富多样的,题写的碑文异彩纷呈。在这样问题的引领之下,学生不但能深入走进文本,进行有深度的内容评点,还能在写作方法上进行评点,这样的阅读也为学生的习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实现了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
(三)质疑文本,运用质疑式批注
在小学教材中有一些文本,因年代久远,有一些思想和观点很可能引起学生的质疑。作为教师,就要抓住这样的契机,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又如在教学《穷人》一文时,学生初读课文后,就提出这样的疑问:课文的题目是“穷人”,但是文中怎么一个“穷”字也没有出现呢?教师根据学生质疑,顺势引导学生你从哪些语句中体悟到“穷”?作者又是怎样写出穷人的“穷”?请你静心细读课文,勾画能表现出“穷”的语句,进行评点批注。又如在教学《落花生》一文时,学生就很矛盾:当今时代到底是做花生式人物还是做苹果石榴式人物?教师则可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自主质疑、自主批注,再通过辩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合作解疑。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但能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还能引导学生养成质疑的好习惯好品质。
(四)升华情感,运用联想式批注
在一篇文章学完之后,主人公的言行、品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已经深深地镌刻在学生的脑海里。这时,每一个学生都或多或少有想倾吐自己心声的愿望。此时,教师要抓住契机,加以适当的引导,设置好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的话题,学生就会坦露心声,抒发真情。例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当学生在充分感悟到昔日圆明园的辉煌以及遭受毁灭时侵略者的凶恶行径时,爱恨交织,激情难抑。此时,如果教师设置这样的话题:“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最想对清朝政府或侵略者或北京城的老百姓,说些什么?”这样的话题,有利于学生充分选择倾吐的对象,便于学生说真话,吐真情,抒胸意。
总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批注式阅读,对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形成自主学习能力都有很大的好处。
(责编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