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初探
2014-09-16张永格
张永格
摘要: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因此,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就尤为突出了。本文从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抓住学生表现欲的心理特征;借助情境,教师示范朗读等方面来阐述在实际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关键词:朗读 兴趣 表现欲 示范 语文教学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训练,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一篇文章,不论是事情的记叙、人物和情境的描写,还是事物的介绍说明,观点的阐述和议论,都直接或间接,直露或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倾向,对学生起思想导航和激励作用,产生美感和丰富的想象,使学生不断地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教师应培养学生养成大声朗读的习惯,一篇文章,读出声音,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语调神情,比单用眼睛看所得的印象要深刻得多。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大家进行探讨。
一、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只有学生对朗读有兴趣,才可能精神饱满全身心地投入朗读中,就会不知疲倦,越读越有趣,越读越爱读。因此,教师要积极地调动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兴趣、爱好,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例如齐读、个人朗读、两人进行朗读比赛等朗读方式,营造一个积极朗读的良好氛围,让全班学生都参入其中,让学生在乐中读,体会读书的乐趣。通过朗读,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语感,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达到情景交融,从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二、抓住学生的表现欲特点,激励学生朗读
小学生的好奇心重,表现欲强,总喜欢在教师和同学面前表现自己。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样一种心理特征,激发他们朗读的兴趣。比如说,校园广播站可以招收一些普通话标准,阅读能力强的学生担任播音员,每天为全校师生进行广播。当学生听到自己身边同学的声音在校园中回荡的时候,羡慕之情油然而生,希望自己也能当上广播员。在这样的心理下,他们朗读的兴趣和积极性被激发出来,每天都在寻找时机训练自己,朗读的技巧和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另外,激发小学生的朗读兴趣,除了朗读内容的活泼有趣,朗读形式的丰富多样以外,学生还需要一定的成就感,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到朗读的快乐,有一定的成功感。因此,我经常在班级举行一些诗朗诵等比赛活动,引导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并且对一些优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赞赏和奖励,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读书成绩,感受读书的快乐。
三、借助情境,培养朗读能力
对于学生的朗读,有以下要求,即正确、流利、有感情。但是小学生年龄小,掌握的知识和阅历少,要像达到上述的要求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就要灵活采用各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如教学古诗《鹅》一课,教学时,教师一边播放音乐并出示投影片,一边生动描述“在碧绿的湖水中,一只大白鹅从远处慢慢地来了,红色的脚掌轻轻地拨着绿波,边游边唱着欢快的歌……”学生看着听着,深深为画景诗情所激动,不约而同地跟着录音朗读起来,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欣赏鹅的外形、颜色、姿态,通过品析“白毛、红掌”浮、拨等词语来感受到美好的形象,古诗在语言上,还给人以节奏感强,韵脚整齐,平仄得当,有快有慢,有抑有扬,富于节奏变化的美感,要求学生跟着音乐读得正确读得流利,读出诗的味儿来,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诗人喜爱鹅、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来。
四、教师示范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口说千遍不如手做一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优化朗读教学,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强化自身的朗读意识,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朗读时教师必须声音洪亮,抑扬顿挫,饱含激情,有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去感染并能打动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朗读的魅力。例如,课堂上,不论介绍课文《詹天佑》的特色,还是介绍时代背景,都是为朗读和背诵打基础、作铺垫,目的是让学生更快、更好地入题。学生入题以后,教师马上将文章范读一遍。教师和谐自然、悦耳动听、绘声绘色的声音等于将文章的情调与情思初步传递给了学生,学生将很快对文章产生好感。有了好感,就会全身心地投入,真正把自己置身在文章中。学生与文章的作者原本是相距遥远,互不相干,教师朗朗上口的朗读,在无形中把这两者的距离给拉近了。对这两者的沟通,教师的朗读,无疑起到了一个桥梁和示范的作用,激发了学生朗读的欲望。
教师亲自“下水”示范,不仅能使学生信服、钦佩,还能渲染课堂气氛,会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学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也许有人会说,现代化、高科技的录音手段,要有多好就有多好,要有多准确就有多准确。说到朗读示范,只要接上电源,摁一下放音键,就可以轻松解决了,何需教师去多此一举。可是,我们要说,适当运用录音,无可非议,但总是依赖录音,就不一定是好事了。录音效果再好,也终究是录音。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不一定会比教师自己朗读更能感染学生,更能打动学生的心灵。教学时,教师范读课文所产生的效果和意义,那是任何干巴巴的划分层次,归纳大意和分析、讲解知识点所不能做到的。
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表达课文中的思想感情,也有助于发展思维,丰富想象,激发情感,增强理解力和记忆力。通过教学实践,我深刻体会到,让学生在“感知、领悟、体验”感情的基础上提高朗读水平,不仅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有助于他们接受优秀作品的美好情感和高尚情操的陶冶,同时对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作文能力也有帮助。
(责编 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