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多说多写
2014-09-16李志宏
李志宏
素质教育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特别强调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因此,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何为自主学习呢?从活动的角度看,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地创造学习活动,实现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从过程的角度看,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经过自觉积极主动的认知活动及合作学习,获得主动发展的过程。教师在自主学习中,不但要科学地指导学生学习,还要为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
笔者结合多年的小学作文教学实践,谈谈自己是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为他们创设“说、写”训练的有效途径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多说话
教师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课堂是广阔的,训练途径无所不在,无事不有,不仅仅是课表里设置的作文课、说话课。因此,广大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课堂观”“大作文观”。
小学低年级阶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前提,也是小学语文教学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课题。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通过说话训练来培养的。说话能力训练无处不在,教师需要科学地指导。为此,我在教学中努力创设情景,为学生提供多说话的机会。
1.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我着重训练他们大胆发言,注意说完整话,并做到声音洪亮、干脆,为了使每位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我利用早自习、课间操、说话课以及班会等时间,指导学生作自我介绍。要求他们说出自己的姓名、年龄、家庭住址、家庭成员、父母工作单位、爱好、特长等内容。我先向学生作自我介绍,为他们作示范。因为有不少学生从四五岁就开始学习绘画、书法、跳舞、弹琴,并获得过大奖,所以争着向教师、同学介绍自己,并博得了阵阵掌声。通过自我介绍,不仅激发了学生说话的兴趣,训练了他们的说话能力,还使同学之间很快就能相互了解,相互促进。
2.课前五分钟听说话训练。每节课前,我利用五分钟的时间,把搜集到的好句子,背给学生听,并训练他们一句一句地学说,最后达到一字不漏、有感情地背诵下来,而且能说出句意为止。起初,我要求学生学说一句话,逐渐地学说两句、三句,甚至一小段话。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听力、记忆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3.鼓励学生记好词、好句、好段,复述课文内容。课文是最好的范文,每学一篇课文,我都指导学生画出好词好句,并把它抄下来。对于好的段落,我则鼓励学生背诵,还与他们开展比赛。由于我的参与,学生的兴趣高涨。他们不但会有感情地背诵好词、好句、好段,而且对于所学过的每一篇课文,都能熟练地、有感情地背下来。
对于比较典型的记事、写景的课文,我鼓励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练习复述。我充分利用图画、投影片,让学生练习复述课文内容。通过训练,学生不仅积累了许多好词、好句、好段、好篇,而且记忆力、概括力及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我教过的班多次参加校级、区级、市级的献辞活动,还有一名学生在市级故事大赛中,获“故事大王”称号。
4.唱后说话。每当听到学生唱歌动听的时候,我都要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能唱这么好?学生经常唱校歌,但他们未必真正懂得校歌的含义。一次升旗后,我在黑板上写了校歌两个字,引导学生说一段话。我先启发学生围绕校歌要说哪些内容?学生提出要说作者是谁、在什么时间创作的?为什么要创作校歌?我又补充了“你喜欢唱校歌吗”这一问题让学生讨论说话。为了帮助他们把话说具体,我请来了校歌的创作者赵老师给大家讲她创作校歌的意图。学生听了,说出来的一段话不但内容具体,而且尽情地抒发了对学校的热爱之情。
二、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写话
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是低年级作文教学效果的实际检验。学生由说话到写话,由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到书面表达能力,是一个能很好地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发展的过程。写话能力训练无处不有,因此,我努力为学生创造各种条件,让他们学会观察,学会思维,学会表达,逐步形成作文技巧,为今后升入高年级打下坚实的基础。
1.培养学生写日记。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我要求学生写简单的日记,一周写一篇。日记内容可以写自己做过的一件有意义的事,例如,学做家务活,按时起床,按时上学从不迟到,考试取得好成绩,帮助了同学,为灾区捐款等,也可以写给自己带来教训的事,例如,放学回家不写作业,看电视看到很晚,结果作业没写好或是没写完,第二天影响了小队得红花的事。还可以写自己亲眼看到的发生在班里、学校内外的好人好事,还可以写外出游玩的所见、所闻、所感。每到班会、说话课,让学生交流。我先让四人小组交流,选出写得好的、内容有意义的日记,在班上交流。最后选出最佳日记,贴到板报中的“作文城”里,并投给学校红领巾广播站播出,有六篇在市报上发表,有一篇在全国小学生“丑小鸭”作文大赛获得一等奖。这些更大地激发了学生写日记的兴趣。
2.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写话。低年级作文训练是从说话开始到写话训练的,我注意充分利用好教学挂图、投影片指导学生说话写话。指导看图写话时,我先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为什么?谁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童话故事?这些童话故事虽好,可都是叔叔阿姨给我们编的,你们愿不愿意看图自己编一个童话故事给大家听啊?”学生立刻精神振奋,跃跃欲试。学生有了看图的愿望,看后就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了。
3.培养学生观察景物写话的兴趣。培养低年级学生的作文兴趣,要开阔他们的眼界,让他们广泛地接触各方面的新鲜事物和新环境,从而培养他们有广博而深厚的兴趣,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4.通过组织活动,诱发学生写话的兴趣。兴趣在学习活动中作用特别大。我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深化作文的写话训练。教《美丽的公鸡》一课,我让学生戴上自制头饰进行表演。然后,让学生说说学了本课,看了表演,懂得了什么。为了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写话兴趣,我经常带领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我来露一手”、钉扣子、吹泡泡、叠衣服、穿衣服、贴画比赛等有趣的活动,经常召开主题中队会,引导学生把自己在活动中是怎么做、怎么想的写下来。由于这些活动形式活泼新颖,学生兴趣很浓,所写的一段话,都能发挥自己最佳水平。
5.设“和老师说知心话本”和“周记本”,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教师说心话本”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把自己对教师、同学、父母、班级等看法、意见、建议,以及从不讲的话,或是自己最大的心愿、最大的烦恼、最想得到的帮助、最不愿做的事等等写在知心话本上。“周记本”就是要求学生把一周之内,班里发生的比较有影响的事,甚至教师不了解的事,记在周记本上。我及时掌握两个本的情况,采取多种方式给予帮助和解决。知心话本和周记本的设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维、写话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好品质。
总之,开展自主学习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景,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多写多说,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发展,从而提高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为他们开展社交活动打下基础,为记录下美好社会、精彩世界准备充分的条件。
(责编 金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