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复习策略研究
2014-09-16杨平朝
杨平朝
摘要:复习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它能帮学生巩固和梳理所学化学知识。化学复习绝不是简单的对知识再记忆的重复,而是在新的高度上,对所学化学内容的再认识,使知识结构更条理化,从浅层知识向深层知识迈进。因此,教师不能忽略化学复习在课程学习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教学 复习 初中 化学
复习课是三大基本课型之一,与讲授新课、训练习题不同,它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功能,不仅可以回顾与整理,还能沟通与再生,在课型之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当前,在初中化学复习教学中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阻碍了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甚至抑制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虽然新课改的提出及新教材的使用带来了新鲜空气,但有些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评价体系,使教学根本脱离不开“以教为中心”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学生主体地位在复习课中根本不能体现,甚至有些教师仍然沿用“讲解-练习”等机械训练方式,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不断降低。因此,复习课如何上,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怎样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怎样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这些问题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
复习课作为基本课型,它有自己的特点。它以回顾学过的旧知识、梳理知识点、拓展新思维为主要任务,并让学生大脑中的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是新授课的重要任务,而复习课是学生把平时零碎的知识点,或者是在新授课中忽略或遗忘的内容,通过回忆使之成为一个体系,从而提高自己对化学知识的认知水平。
正因为其独到之处,所以,教学任务的要求也不一样,与其他课型相比,化学复习课有着自己的本质特性,如: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授课方法随意性、教学目标不定性、评价方式多样性、学生时间的紧迫性等等。针对上文化学复习课上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现提出一些看法与建议。
一、教师要端正态度,有化学复习课的课型意识
既然是复习课,就不要上成新授课,也不要上成练习课,教师一定要区别对待,要有化学复习课的课型意识。如果教师意识不到,把复习课和新授课、练习课混为一谈,不加以区别,会导致学生思维混乱,学习效率低下。化学复习课是一个回忆旧知识、增强认识、梳理巩固、寻找联系和方法优化的过程,更是一个知识内、外化的过程。组织复习内容、安排组织教学活动是化学复习课的主要教学任务。可是,化学教师在化学复习课上教学随意性很大,比如:没有或者不能突出复习目标,化学内容间的联系不能凸显,整节课没有统筹考虑等。所以,首先教师一定要端正态度,充分认识到化学复习课上教师教学的课型意识的重要性。
二、课前需要制定化学复习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中,每节课都离不开教学目标,因为它对教学活动有定向的作用。“温故而知新。”对于化学复习课来说,“温故”就是复习重现学生已经学过的化学知识、系统梳理、查缺补漏、提升知识的认知水平,并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知新”是学习新课、获得新知、拓展思维、深化知识的理解,提高化学的实际应用能力。
因此,教师在对化学复习课目标定位时,要让其有合理性和独特性,让它使学生对知识的梳理归纳起到帮助,还能使学生在化学知识内容理解程度上加深。所以,教师要制定独特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既复习了旧知识,对已学过的知识有了全新的认识,又收获了学习的乐趣,激发了学习的动力。
三、化学复习课要创设其独有的课型特点
教师准备设计化学复习课时,一定要让其具有化学复习课鲜明的课型特点。教师要精心选择化学复习主题,设计合理的复习方法,巧妙安排复习时间,帮助学生顺利达到复习目标。
为了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知识结构,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将熟悉看作是一种优势,因熟悉,更易为学生接受;因熟悉,教学思路更多样;因熟悉,更易创设独特的课型。因此,教师在了解本班学生的基础上,围绕熟悉内容,让复习课区别于新授课和习题课,使其具有独特的课型特点。
三、好的复习方式是一节高效化学复习课的关键
教无定法,化学复习课的复习方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从以往的经验看,时常变换复习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对于复习课教学的学习热情。教师要尽量合理搭配复习内容与复习方法,处理好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迁移过程,梳理好各知识点的关系。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化学每个主题各自的特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重难点学生掌握的情况,选择最适合、最恰当的复习方式。因此,复习方式必须择优选择,使其服务于复习课的教学内容。
四、化学复习课要有科学的评价标准
在应试教育的大潮下,对学生的评价比较单一,往往忽略了学生对过程和方法的掌握,以及本身能力的提高和非认知领域的发展。与新授课相比,化学复习课的教学目标层次更高,它通过复习旧知,疏通疑惑,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运用化学思维方式,建立化学基本理念。因此,化学复习课中的评价方式要区别于传统评价方式,淡化甄别与选拔功能,要根据实际情况,参照复习目标,全面、合理、科学地对学生做出评价。
希望本文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责编 金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