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品课中开展生命教育活动课的一点体会
2014-09-16荀跃春
荀跃春
摘要:教育的起点应该是人的生命,生命教育的内涵时就要从多个层次入手,不仅要教育未成年人珍爱生命,还要帮助他们认识生命的本质、理解生命的意义、创造生命的价值。
关键词:思品课 生命教育 活动课 体会
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缜密的育人工作,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师,在多年的一线教学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教育的价值不仅仅是传授人以知识、技能、谋生的本领,在其深层意义上是使人成为人,进一步讲是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引导生命走向更完整、和谐与无限的境界。因此教育的起点应该是人的生命,素质教育必然要成为以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为主旨的教育。
生命教育是美国学者杰·唐纳·怀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此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真正让人和动物区别开的是人类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因此我们在考察生命教育的内涵时就要从多个层次入手,不仅要教育未成年人珍爱生命,还要帮助他们认识生命的本质、理解生命的意义、创造生命的价值。这是人的生命形态和特征的本质要求。
近两年来我担任了市级的青年规划课题的研究,在围绕生命教育的课题研究中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在活动课中深有体会,同时也受益匪浅。
一、学生的生命观、生命意识需要引导和规划
当代学生受成人世界的熏染,把追逐金钱财富、名誉地位,追求刺激和享受作为人生的幸福,这样只会离幸福越来越远。这种把生命的手段当作生命本位的本末倒置的做法,就会使人陷入深深的精神迷惘和生命危机之中,长期下去,就会怀疑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甚至轻视或放弃生命。有一次上课之余我和八年五班的一位学生聊天,其实我是要对他进行一点教育和引导,当时他正在用手机在桌子底下看小说,我并没有责怪他,“在看啥呢?”他看老师并没有责怪和训斥的意思,就说“网络小说,老师我给你传过去”我拿过来看看,虽然不低级,也真是毫无价值和意义,其实孩子也是百无聊赖的样子,我说“初中毕业也有啥打算吗?“我爸说让我上三中,要不学开勾机”“你自己呢,想干啥?喜欢啥?”他摇摇头一脸茫然的说“不知道”那满脸的茫然和无所谓太不应该写在一个初中生的脸上了,他们可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呀!我又一次深深体会到在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有多么的重要。为此我在学生中开展了一次“我来献爱心”活动,因为所教班级较多,就叫学生们写出来择优展示,有的同学在说到自己去为一位孤儿献爱心活动时泣不成声;同学们说到了许多奉献爱心助人为乐的好事,这一切在感动自己,感动他人的同时,也是对他们自己的一次引导和教育。
二、学生的生命价值观需要在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大家中不断提升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学生认为,生命属于个人,处于高于一切的地位,人的生命价值在于为己。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生命,这是没有问题的。但不能把所谓“生命意识”与维护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对立起来,甚至不论善恶,不分美丑,不讲原则。我们所说的生命意识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前提,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这既是我们的伟大民族精神,也是当今我们的时代精神。我和我们教研组开展了一次“恢宏磅礡的时代荡气回肠的往事——电影《建国大业》赏析会”并让全体学生认真的写了观后感,评选了一二三等奖,给与物质奖励。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又一次提升了学生的生命价值观,让学生们把自己的生命和国家的人民的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们有更高的追求和奋斗目标。从而延伸自己生命的价值。
三、体验式活动课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同身受,学会珍爱自己与他人的生命
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他这句话深刻地诠释了教育的人文关怀宗旨。生命教育更应最直接、最广泛地体现教育这一神圣的宗旨。让生命教育为年轻的生命多注入一些激情,多创造一些体验,多赋予一些憧憬,努力达到教育之于生命的最高境界——带着对生命的了知、洞察和至爱,带着人格的魅力和灵性,像寻找珍贵的金子一样去发现和唤醒生命的潜能,激发生命的活力。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让生命教育淋漓尽致地展示人性的魅力和对生命的至爱。我在教学中开展过这样一节活动课,同学们扮演不同角色,在几个人落水后,经过河边的人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如果是你会怎么做?”“请你评析不同人的不同做法”这是一次生命的考验,又是一次心里的考验,在感人的表演与参与中,学生们受益匪浅,更加学会珍爱自己与他人的生命。
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提升自身素质做好指挥棒
初中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正是朦胧期、转折期、人生观价值观初步的形成期,这时最需要指导、关爱、教育,身为怀着生命教育理念的教师,应抱着“以生命传递生命”信念。我们常说,要先感动别人必须先感动自己,对于生命教育亦如是。生命教育是一项涉及到学校、家庭、社区和全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但究其关键,是教师教育。在中小学实施生命教育,关键是教师要具有强烈的生命教育意识和有效实施生命教育的能力。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在不同阶段所设置的不同活动中游刃有余,有条不紊的指导学生开展各项活动。所以在教学之余我不断的学习相关知识,再应用到教学工作中,实践到自己的课题研究中,自身素质提高了,教育教学能力提高了,科研水平也在提高。
思想品德课是实现生命教育最好的载体,在教育教学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课,既丰富了教学活动又寓教于乐,效果明显。在今后的教学和课题研究中我会进一步实践和努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金生.教育为什么缺少人文精神.
[2]杜时忠.人文教育的理念.
[3]郭国勋.塑造新世纪的人文精神.
[4]李雁冰.论当代教育追求的理想人格形象.
[5]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责编 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