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及内容探究

2014-09-16荣桂萍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预习方法自学能力学习效率

荣桂萍

摘要:预习有利于对没有掌握好的已学知识进行及时补缺;有利于发现难点;有利于提高听课的效率;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潜力得到有效发挥,从而扭转学习的被动局面,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课前可以从已学知识、定义法则、例题分析、重点难点、练习设计、提出疑问、记录笔记等方面进行预习。

关键词:数学需求 预习方法 自学能力 学习效率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准备。对于数学学习,应让学生事先做到心中有数,也就是预习。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该如何帮助学生进行预习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数学教学中预习的重要性

(一)对已学知识能进行及时补缺

在进行预习的过程中,学生肯定会有不懂的内容,也会有不知道的部分,学生之所以不懂的是因为对已学知识掌握的不好。因此,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积极主动地补上相关知识,扫清听课时的“拌脚石”。

(二)课前预习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和难点

学生预习的过程中,有的知识简单,即学生自己能理解。但有些知识在理解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就是学生自己通过预习发现的难点,也是在学习新课时需要注意的重点。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方法时,在学生预习过程中一定要对学生强调这一点。

(三)要想提高课堂效率,课前预习必不可少

在自主预习的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对新知识掌握存在很大差异。如:有的内容,学生或许存在一知半解的现状,甚至有的学生对预习的知识都不理解,这种情况的出现很是正常。因为在预习时看不懂的内容,其实就是在学习新课时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在学习新课时,只要弄懂这些不明白的地方,就能很好地掌握新知识。所以,在自主预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对这些不明白的地方进行批注,做好预习笔记,在上课时重点去掌握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如此,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四)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及潜力的发掘,离不开预习

学生阅读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的薄弱对预习的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因而要想取得好的预习效果,学生在平时的预习过程中就要坚持不懈,不断加强自身自学能力的培养,这样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事半功倍。

(五)要想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就得进行预习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遇到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自己的基础知识有所欠缺。在听课前不会预习,上课时掌握不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和教师的思维不能同步,以至于越学越难,最后只能是“打肿脸充胖子”,使其自己发展成为所谓的“学困生”。要想改变这种学习现状,学生在学习新课前就必须进行预习,从而使课堂效率得到提高。因此,课前的自主预习,可以轻松扫除了听课中的一些障碍,减少课后复习和作业的时间,有利于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生自主预习时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倡导:预习是学习个体的一种独立探索活动。而在实际教学中,预习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1.教师不能指导学生预习,导致预习不到位。多数教师布置作业时,只说:“今天晚上预习×××内容。”学生就走马观花地看一遍,预习作业形同虚设。

2.学生没有方法,致使预习无从下手。

3.预习得不到落实。课前布置了预习作业,第二天上课时教师却不对预习的内容进行及时检查,使预习时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反馈。

4.预习见高不见低。由于预习不能实事求是,不能面向全体学生。

由此可见,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还有血多问题存在,致使大部分学生既没有正确的预习方法,也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因而在学生讨论与合作学习过程中,心中无数,导致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预习的内容

1.已学知识。数学学习中,新的知识往往是原有知识基础上合乎逻辑的发展和延伸,因此,预习过程中对已学的相关知识的复习至关重要,如果在预习过程中发现和本节课相关联知识模糊,一定要及时想办法解决,并加以巩固和记忆,要为学习新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定义法则。预习时要认真理解定义法则以及定义的关键字和法则的生成过程,要逐字逐词逐句地阅读、理解。甚至能通过过程用自己的语言能将定义和法则加以叙述,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作出记号,在课堂中要作为听课的重点。

3.重点难点。预习时要能发现重点、难点,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疑问,让别人验证自己的理解和解疑。同时积极听取别人的见解,在探讨中找到正确的答案。

4.例题分析。例题是我们学习数学的一个关键,例题理解不理解就决定你会不会做这种类型的题,所学知识会不会应用。预习中要对例题要好好分析如何应用本节课知识以及和已学知识有何关联,然后理解每一步怎么得到的。如果不理解,可以记下来在课堂上交流、听讲,通过积极思考去解决。

5.课后练习。预习完前面四个环节,可以用自己的理解方法首先去做课本中的随堂练习和知识技能中的部分题目,根据自己的完成情况来验证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在这个过程中更容易发现练习当中的实质性问题,这样既发现了问题,又能使学生感受到预习的成果,从而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6.大胆质疑。在预习中对要学的知识多问为什么,自己没办法解释的那就是自己预习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在课堂上必须解决的问题,带着疑问去上课,在课堂上获得教师合适的解释。

7.预习笔记。预习笔记在课前预习中也是很有必要的,预习时要适当做学习笔记,主要包括预习时的初步理解,前后知识的联系,疑难问题的记录和思考,预习中生成的问题等所有发现的问题。

要使学生将数学课的预习做好、做实,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但我们不能放弃,因为只有让学生学会预习,而且懂得怎样的预习方法效果好,才能凸显课堂的高效和自主。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给学生知识,而且要给学生洞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正确实施课前预习,课内、课后重视学生主体的展现,营造和谐、融洽、宽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去发现、去认识、去创造,就是交给了学生一把终身受益的钥匙。

参考文献:

[1]史宁中.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石永生.肖鸿民.吕世虎.初中数学教学法[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预习方法自学能力学习效率
抓好小学生课前预习的思考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多媒体学习效率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