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小天地”,亮丽“大风景”
2014-09-16田亚男
田亚男
班级文化是以班级为主要活动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班级物质环境、价值观念和心理倾向等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有着自己的外延和内涵。它是一种个性文化,代表着班级的形象,体现了班级的生命;它是班级全体师生共同创造的财富,是全体师生共同劳动的结晶。这种文化弥漫在班级的各个角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作为一个班集体学习和受教育的基地——教室,其环境的优劣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通过对所在班级课室环境的布置及对教室环境的要求,构造一种教育和学习的外部文化环境,能增添学生学习生活乐趣,消除学习的疲劳,养成文明行为习惯;能够培养学生正确审美观,锻炼创新能力,增强班级向心力、凝聚力,激发学生爱班爱校的热情。
为了使每个班级独具自身特色,学校号召建立“班级文化展示窗”,将无形之中的班风班纪、班级理念、班级特色统一上墙,既美化校园环境,又将班级特色、精神统领显于有形之中,使师生一目了然,可谓“两全其美”。
经过师生讨论、合理建议、集体表决等形式的开展,我班班级文化展示窗已像模像样、井井有条。
一、特色名称响亮、贴切,统领班级思想
我们班有学生70名,其中男生34位、女生36位。通过一年多的了解,我发现他们除了孩子们具有的天真、活泼外,还具有团结一心、互助互学的良好品质,本着“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播种希望,收获梦想”的宗旨茁壮成长着。学生如同70个活泼、可爱、快乐的精灵让班级洒满了阳光、充满了快乐。这一幕幕不禁让我想起了经典动画片《蓝精灵》,“蓝精灵”不正是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的写照吗?
蓝精灵,源于广泛流传了50年的世界经典童话书“蓝精灵”系列。故事中,101个蓝色的、三个苹果高的蓝精灵在大森林里快乐地生活,可是巫师格格巫和阿兹猫总想捉住他们,用他们熬一道鲜美的浓汤。于是,他们之间就有了无数有趣、好玩的故事。书中的蓝精灵总是按自己的想法以自己独到的方式处理事情,在探索中培养自己团结、自信、好学多问等完美的个性。蓝精灵传达着爱和友谊,每个蓝精灵都有自己的优点或缺点,但是他们都热爱生命,尽情享受着生活。于是,我心念一闪,红星路小学的“蓝精灵中队”就此诞生。
二、辅导员寄语温馨、真挚,充满爱和希望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在班级文化展示窗,我用温馨的充满深情的语言,真挚地流露着对学生的爱:“班级是我们共同的家庭,它的进步离不开我们每个家庭成员的努力。在学习上,我们互相帮助,在生活中,我们互相关心。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在校园这片纯洁的蓝天下编织我们美丽的梦想吧!”以此引领全体班级成员团结一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的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行为文化全面、明确,指导行动
班级行为文化建设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必要条件,主要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相关制度》为依据,同时根据班级实际,体现班级特色,是班级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起到对班级学风、班风的引领作用,是无形的,也是核心的。基于此,我班的班规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明确六项义务。即:感恩父母教师,尊重同学他人,完成学习任务,爱护一草一木,每天做好值日,遵守学校纪律。
2.明确八项权利。即:上课学习,劳动体验,班级管理,荣获奖励,课程选择,质疑表达,展示评价,竞选参选。
3.做到八个好习惯达标。即:站好队,走好路,做好操,行好礼,上好课,读好书,写好字,处好友。
全面、明确的班规让每一个学生都从心中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该怎样做等,作为班级家庭成员,人人都要努力去做。于是,学生在无声的影响中、浸润中规范着自身行为,合力形成班级良好风貌。
四、名言补白,潜移默化价值观形成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班级也能说话。”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意识到坚持用名言警句教育学生犹如春雨对学生有“润物细无声”之妙。在班级文化窗的布置中,我不放过任何一个教育空间。在布局空白处,我用心甄选了两则指导学生生活、影响学生世界观的名言进行补白,来丰富展示窗内容,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其一为“生活是一面镜子,你笑它就笑;你哭,它也会哭。——用我们的真心对待生活,无论何时都会笑容满面”;其二是“勇气和信心是人生的两件武器,勇气常常用,便会有信心。”同时,我还在班级板报一角开辟了“每周名言园地”,由学生负责定期摘抄一条名言警句。一则警句,一句名言,对学生的思想变化或许不能立即奏效,但是每天坚持不懈,必然会对学生思想的变化,世界观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对于一个班集体来说,打造班级精神文化关键是增强班级凝聚力、向心力。在此过程中除了通过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活动外,建立班级核心思想,统领班级行动和发展更尤为重要的。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用心规划班级“小天地”,让班级的每一堵墙壁都会说话,让班级的每一个角落都会传情、启智;要把“每一堵墙”变成“无声的导师”,让“每一个角落”成为“文明的源泉”;只要用心,定能亮丽平凡教室“小天地”为无声胜有声的教育“大风景”。
(责编 金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