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先立德
2014-09-16刘安民
刘安民
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把德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加强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胡锦涛同志曾经讲过:“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这充分说明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教育重视知识的传递,轻视了德育的教育,缺少对学生行为规范的细化和要求,使学生很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对知识的学习缺乏目的性。学习没有长久的动力,再加上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一部分学生学习效率低,甚至厌学。
作为一名教师,一个班主任,我们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规范学生的行为。我的具体做法以国学经典为切入点,逐步影响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具体来说,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一、要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输入。
接到一届新的学生,我先让学生了解和背诵《弟子规》,一般用两到三周的时间。每天划分要背诵的内容,每节课前诵读,利用班会时间进行诵读比赛,检查诵读的效果。
二、对规范的理解阶段
只会诵读而不理解其意义是没有什么作用的,所以这一阶段很重要。学生要每天理解四到八句,并结合自己的行为或班级的情况简单加以阐述。每天的上午和下午预备铃响后,各由一名学生到讲台上进行一到三分钟的演讲,人员可以是轮流的,也可以是指定的。
例如,一天我让一名叫黄志颖的女生进行演讲“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时,她讲述了自己近段时间正和家长闹矛盾,她认为自己的衣服不时髦,想要父母给自己买一件和邻居的小伙伴一样的衣服。但是那件衣服是邻居的叔叔到外地出差时买的,且不算便宜,黄志颖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因此这几天就和父母进行冷战。她说:“我现在明白,作为一名学生,自己的衣服干净大方就行了,和别人攀比是不对的。自己家中只有爸爸一人上班,自己应该体谅父母。”她当着全体同学的面进行了自我批评,并表示回家后要向父母道歉。她的发言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从学生的表现中,可以看出在他们的心中已经产生了共鸣。
第二阶段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一轮或多轮。要让每一句话在学生心中不断地酝酿发酵,进而影响他们的行为。
三、用规范去规范自己行为
随着对《弟子规》理解的深入,教师可要求学生把这些经典内容和自己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每天反思自己的行为,哪些不符合要求,需要改进。每周进行一次书面总结,总结一周来自己的言行,使这些经典理论和学生的日常行为相结合并逐一落实。
例如,王聪在总结中写道:以前妈妈叫我的时候,我总是说“等一会儿”,现在遇到这种情况,我会放下手中的事情,跑到妈妈的面前问:“妈妈,有什么事吗?”刘佳佳写到:以前看到比自己优秀的同学,心里往往会嫉妒他,从“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中学会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不断努力,逐步完善自己,即“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我班有一位令人头疼的调皮大王王向友,父母离婚,他和他的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其外祖父母年老多病,无精力也没能力对他进行管教。他经常上网玩游戏,欺负同学,向小学生要钱,学习上不用心,成绩很差。他是教师感到头疼的学生,但在学习经典的潜移默化下,变化很大。他在总结中写道:对我感触最深的几句是“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想一想自己以往的行为给别人带来了一定的痛苦,我很内疚。我不能放弃自己,我要努力赶上其他同学。他现在已经融入班集体中,学习成绩进步明显。
四、讨论升华阶段
经过前三阶段的学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总结一下哪些自己已经做到,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哪些方面相差甚远。选择自己做得不够好的作为自己的近期目标,把相差甚远的作为长期目标。制成标签放在自己的课桌上,时时提醒自己,有意识地去影响和纠正自己的言行,并接受他人的监督。同时,在自己的行为和经典理论相结合的过程中,想一想哪些需要深化,哪些需要升华,利用每周的班会进行讨论。
例如,在一次班会讨论中,一位学生提出“父母责,须顺承”,如果父母是错误的,我们也要顺承吗?人都会犯错误,父母难道能事事都正确吗?他的发言得到了许多同学的支持。这时,另一位学生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亲有过,谏使更”,但我们在建议时要“怡吾色,柔吾声”,用正确的方法和父母进行交流。
还有一位学生发言说:经过我们小组的讨论,“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这几句,我们不能完全按过去的进行理解。社会发展了,生活条件与以前大不一样,所以这几句我们认为可以理解为多关心父母。通过学习讨论,学生对经典理论的理解更加透彻。
总之,当今社会上流行读物很多,内容杂乱。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和诱惑很大,尤其是电脑网络中的信息庞杂,学生容易滋生浮躁心。社会上部分人对金钱的过度追求,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发展,使他们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产生了疑问,甚至形成了错误的理解。从而厌倦生命,质疑社会,逃避责任,沉溺于网络游戏中。通过对经典理论《弟子规》的诵读,学生的行为习惯有了明显的变化,懂得了孝顺父母;在生活中更加有礼貌,知礼仪,学会了相互礼让;与同学发生矛盾的时候,学会了从自己身上找问题,主动去承担责任;课堂上精力更加集中,头脑中少了杂念,内心得到了净化,从而学习效率明显提高,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责编 金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