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体育特长生的培养
2014-09-16靳涛
靳涛
摘要:体育教师应非常注重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也是学校、体育教师特别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从中学体育特长生的选材、管理、专业训练等方面论述该如何进行体育特长生的培养。
关键词:体育特长生
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对实现中学体育教育目标和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中学体育教师有必要对体育类考生的培养进行研究。体育特长训练是学校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体质,锻炼学生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还能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展示学生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
一、注重科学选材
体育特长生的选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培养优秀体育人才的首要任务。良好的选材是成功的一半。体育教师可以从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中选拔有专长及发展潜力的学生作为初步的培养对象。我认为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1.要选对体育感兴趣,身体素质良好的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要选拔对体育运动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并且在训练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兴趣的培养。
2.要选意志坚定、肯吃苦的学生,以便更好地保证训练顺利完成,这样才能保证训练任务的质量和效果。
3.要选心理素质较好、身体素质有发展潜力的学生,通过训练争取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4.选材必须要深入到平时的课堂及训练实践中去,仔细观察,全面了解学生的详细情况,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训练中来。学生在训练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身体形态情况,如身体形态指标(体形、四肢长度、关节围度、肌肉形状等)、生理机能(肺活量、心率等)、身体素质(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等)都能十分明显地表现出来,以便更好地观察和选拔体育特长生队伍。
二、体育特长生的管理
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体育特长生培养的成功与否。体育特长生一般都比较活泼爱动,他们不容易静下来,精力充沛,并因此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体育特长生在文化课方面的成绩比较差,经常有一些学生迟到,早退,旷课,甚至打架和其他不当行为。这让学校的管理人员很头疼,认为他们会扰乱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甚至会使他们歧视体育特长生。事实上,这些学生也有比较好的一面,他们一般都是敢作敢当,性格直爽。只要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他们加以引导,他们也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三、专业运动训练的培养
课外运动训练是中学体育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体育特长生的专业运动训练培养主要是通过课余时间运动训练来完成的,是对体育特长生所进行的一种专门教育过程。
对体育特长生专业训练过程的管理,主要是严格训练要求。第一,要周密制定训练计划,严格控制训练过程。有效的管理要依靠科学完善的计划。体育教师要周密地、科学地制定各类训练计划,才能使体育特长生的训练取得好的效果。训练计划必须具有一定的现实性、科学性、预见性和应变性,同时还要充分考虑体育特长生的特点和各种环境因素。第二,要严格执行培养计划,科学有效地训练。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在提出明确的各阶段训练目标和任务前提下,制定完成实际训练目标和任务的措施。体育教师要通过对体育特长生的训练观察、记录笔记,对运动训练计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并为了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准确、有效地实施训练计划。
1.对体育特长生的培养计划在训练中可以采用阶段式训练法,认真按照阶段性目标训练。
第一阶段是打基础阶段。主要进行全面身体训练,以速度、力量为主,以柔韧性、协调性练习为辅,提高体育特长生的生理运动机能。
第二阶段是提高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是使运动成绩和运动能力都有较大的提升,训练的运动量、运动强度可适当加大。此阶段应以专项技术训练为主,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更大的提高。
第三阶段为冲刺阶段。训练应加大专项训练的强度,紧紧围绕体育加试的项目,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认真总结训练的得失,及时查漏补缺,以改进培养训练方法。
2.摸清底子,选好专项。教师在制定计划时,先对学生的身高、体重、身体素质等各方面进行一次全面的测定和了解,摸清学生原有的水平,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使计划切实可行。除了让体育特长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专项训练外,教师还可以参照学校的传统项目,指导他们选择其他的运动项目,以利训练。对有些素质还可以,而专业不好找的学生,可选“冷门”专项,如排球、体操、武术、乒乓球等。
3.突出重点,明确主攻方向。运动训练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要想在较短的时间里出成果,必须抓住重点、难点,确立主攻方向,如身体素质方面的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等等。它们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又互相促进的。这里面起主导作用的是力量、速度、耐力。速度和力量是训练的基础,耐力是比赛的灵魂。因此,教师在制定训练计划时,应着重抓好以上三种素质的训练。在日常的训练中,教师可以采用(上坡)30-60米加速度跑等手段来发展学生的速度、耐力。
4.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体育特长生培养训练中,要依据合理运动负荷原则进行科学安排。运动负荷要经过加大——适应——再加大——再适应的过程,从而逐步提高运动员的机能水平。因为运动员在承担一定负荷后必须有一段恢复时间,才能再承担新的更大的负荷。小负荷运动量主要使有机体得以充分恢复,可采用学生之间做游戏、球类娱乐等内容,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运动的快乐中得到体力的调整和恢复,如果追求形式上的大运动量,一味蛮干,就可能造成伤痛和过度疲劳,其结果适得其反。不同的学生承受负荷的能力大小不同,教师要通过观察、了解、测心率等方法,把握情况,随时调整。制定训练计划时,运动量的大小可以根据学生训练各时期任务和学生的水平区别对待。另外,身体素质的训练比较单调、枯燥,若经常在一个场地上进行,时间一长学生的大脑皮层容易疲劳,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训练效果要经常变换训练场地和方式,防止学生产生厌倦情绪。
中学应加强体育特长生的培养,通过参加体育项目的比赛,取得优异成绩不但提高了学校知名度,实现了自我价值件。在有体育特长生和其他特长生的情况下,才能使学校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开花结果,呈现出“满园春色”。非重点中学也能从体育专业生的培养入手,走出一条创体育特色学校的道路。所以说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大有潜力可挖,前景一片光明。
(责编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