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

2014-09-16杨玉国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新课程新课改

杨玉国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新课程理念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强调:将物理知识作为实现学习过程的载体,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这就要求一线物理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按照新课程改革要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把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学习技能作为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积极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下面笔者就课程改革期间获得的一点经验和教训同大家做一简单交流。

一、改变教学理念

理念是人们从事工作的行动指南,是人们追求目标的内在动力。物理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要求,在教学中就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发展的全新教学模式。传统教育模式实际就是“讲授—接受”教学模式,又称“五段教学法”—“组织教学—复习过渡—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而新课程理念就是简单的“指导--研究--实践--应用”。既明确地表明除了我们的教学目标,又指导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但又不会拘泥于成法,让每位教师在进行具体的操作时可以有自己发挥的空间。对于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进行的自主学习及开放式教学模式,就是将学生从传统教育模式中的“被动填鸭”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将自己放在教育的主体地位这一问题,已经变得极其紧迫。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自我学习中摸索,在经过学生之间讨论交流,进行归纳,做出总结。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在这一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是学生自己在自主活动,教师只是稍加引导,表现出的优势十分明显。首先,这种新的教育模式增大了课堂容量,源于教材但是高于教材,拓展了许多紧密联系教学与社会的知识。其次,节奏快,在规定的时间里紧扣教学目标,周密安排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进而合作交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从以上理论和实际情况的简单对比我们不难看出传统教育模式和新课改教育模式的区别,当然也就明白了新课改教育模式的优越性,也不难看出在新课改过程中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的重要性。

二、改变教育教学环境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影响到事情的最终结果,新课改教育模式也不例外。现在有些学校讲的是减负,但在实际行动中没有效果。教师还是一本书、一根粉笔,走上讲台,满堂讲得口沫横飞,有的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授课过程中加入若干实验,但多为演示实验,学生依然是被动学习。有的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上课是制作幻灯片,但是学生见到的只是一个信息量巨大的“词典”。教师让学生去记去背,有的学生甚至抱怨连看都没看完,试问学生又怎么能记得住呢?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一个不好的结果,爱好学习的学生会觉得学习很累,学习兴趣本就不高的学生会觉得很烦。本来就对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会感到厌倦,对学习完全失去兴趣。这就迫切需要学校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以改变教育教学环境。

例如,规定上课时教师不能在教室进行超过15分钟的讲授;每节课引导学生都要在课堂上做出属于自己的展示。即黑板利用率不能小于一半;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除极个别实验外,学生能完成的尽量由学生自主完成;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的成员不超过六人,以便于学生们合作学习。学校可以给每个教室加装两块黑板,以保证每一位学生在展示时都有一方属于自己的小天地。在每个月举行一次以年级为单位的粉笔字比赛,通过比赛让学生提高板书的书写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我相信在学校和教师的不懈努力下,教育教学环境一定会有很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越来越高,因为通过这种全新环境下的学习学生容易找到归属感,找到属于自己的信心。学校也做到了自己的承诺: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三、转变传统的师生关系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实际操控者在课堂上所起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不论是在传统教学模式还是在新课改教学模式,他的作用都无法取代。但是在新课改教学模式中,我们要对教师这一角色进行重新定位,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师作用单一,几乎成为了教学工具,教授、讲解、总结、练习、测验。一次又一次枯燥无味的重复,周而复始,无穷无尽;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无法点燃,课堂效率低下。根据新课程理念: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而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所以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构建一个以学生主动参与、探索为主的民主课堂,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将教师的角色由课堂操控者转向了课堂引导者,学生从一个被动学习者上升为主动研讨者,使学生思维相互碰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当然,基础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落实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任重而道远,在新课改的的大潮中,学校和任课教师所作的努力也只能算是沧海一粟。我们作为高中物理教师理应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以创新的勇气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实验教学改革的洪流中,为物理基础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总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为了祖国的明天,学校和我们所付出的努力和艰辛,只是为了这个目标,每当看到沐浴在新课改阳光下快乐学习的学生,看到他们在我们面前自信地展示自己,看到他们在人生的这个时刻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我很欣慰。

参考文献:

[1]顾建新.高中物理教学创新的五个基点[J].教育探索,2010(02).

[2]兰顿.高中物理教学的创新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1).

[3]王贤杰.高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施路径分析[J].成功(教育),2012(12).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新课程新课改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