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2014-09-16徐洋
徐洋
一、背景了解
为了践行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中的要求,从2001年秋季开始的两年时间内,全国各城市和县城小学以及各地乡镇小学逐步从三年级开始开设了英语课程。这确实是十分有利于学生的语言学习的,但这同时也使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学现状捉襟见肘。农村小学英语课程的开设情况如何?教学效果怎样?从2010年开始,我有幸走上了教师的岗位,因专业使然,开始对当地小学英语教学情况进行调查了解,通过走访、听课、研讨,掌握了大量的材料和信息,同时也引发了几点不成熟的思考。
二、现状分析
(一)师资是小学开设英语课程面临的最大问题
当前许多农村学校严重缺少专业的英语教师,大部分从事低学段教学的英语教师,更多是转岗培训或未经过现用教材教法的培训及英语课程标准学习的教师,在语音、语调、教法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偏差,这对初学外语的学生要奠定一个良好的语言基础和培养持久的学习兴趣产生了巨大的阻力。加之农村学校财政力量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备的投入少,而且班容量普遍较大,导致部分英语教师的工作量过大。
(二)农村小学生学习英语面临诸多困难
1.就学生自身来讲,农村的学生见识少,思维不活跃,学习习惯不够好,接受能力差等方面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进行首次外语学习的效果。学生在低年级刚接触英语时,由于内容新鲜简单、活动有趣,敢想敢说,学习英语的热情非常高涨,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学内容的增多,教学形式又颇为单一,学生的学习热情明显降低,学习成绩差。
2.从外在的因素分析,农村学生缺乏学以致用的语言环境,教材提供的素材丰富有趣,但与农村学生的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有些单词、短语的读写和掌握只能靠死记硬背来完成。对我校(乡镇中心校)和周边完小高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后了解到,我校五六年级的学生中仅大约30%的学生家装有电脑,周边其他学校有的甚至连10%都不到,而真正利用电脑来学习或查阅资料的更是少之又少了。学生手头除了一本英语教材和自己购买的同步练习之外,几乎没有任何英语学习方面的资料和书籍。
3.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学时间过少和课时间隔过长的现象,大多数学校为每周两节课,这样一来,每三至四天上一节40分钟的英语课,课下基本没有语言交流环境,这种现象严重违背了记忆规律,结果是前学后忘,致使许多学生仍不能认读和识记所学生词和短语,更不能用学过的日常用语进行交际。
(三)英语教学管理还不够规范,教师自身的转变还不够完善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自己的定位直接决定了课堂效果的好坏。有一次听课,我发现任课教师一堂课下来说了16次“No”。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回答不赞同,但所谓“一句话百样说”,一定要用一个简单生硬的“No”吗?这样会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明显减退,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参与英语互动的自信心。
三、对策思考
为了适应新课改和新时代基础教育的要求,作为新课改的主力军,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当务之急是自我充电,改变和发展原有的教学理念、知识储备以及能力结构,只有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较强的业务能力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总之,作为践行新课改的核心力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身份的转变是变化的重心。
(一)搞好师资培训
我县教育局对小学英语教学极为重视,据了解,从2005年开始,县教育局先后委托教师进修学校连续举办了8期小学英语教师培训班,共培训学员一千多人。通过每位学员的课例展示和培训教师对课例的剖析,不断研讨,互帮互助,明显提高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从2012开始,每年举办县中小学英语教师基本功大赛,以此来促进中小学英语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提升。
然而,要提高农村小学英语的教学质量,还需要回归课堂,走进学生,因此,可以充分发挥我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作用,适时地组织送课下乡活动,让优质资源走进农村课堂,缩小城乡英语教学的差距。
(二)教师自我提高
1.补充文化
(1)认真学习和研究英语课程标准,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教师必须转变自己原有的教育观念,自觉投身课改大潮中来,发挥内因的决定性作用,实实在在地将课标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
(2)加强语音和口语的练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目前大部分英语教师在语音、语调等方面存在某些不足,用英语来组织教学和各种课外活动显得有些蹩脚。这不仅与课改要求及其不适应,而且也不利于为初学外语的学生奠定一个良好的语言基础及培养学生持久的英语学习兴趣。
(3)增强学科知识,了解异域文化,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让学生了解异域文化。这是新课改对农村英语教师提出的新的挑战,要想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首先教师自己要具备这方面的素养和意识。
2.转变角色。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英语教师,不再是传统的课堂上“传道、授业、解惑”,而应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是学生发展的引领者、合作者,是教学评价的激励者。与其对学生说“No”,我们不如说“Tell us your reason.”“Any different opinion?”“Think it over.”“Lets discuss it!”这样既对学生原有的想法进行了委婉的否定,又不影响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有利于学生从另外一个角度来重新思考并回答问题。
(三)加强教学管理,完善教学设备,保证教学时间
当前农村对小学英语课程的领导还要加强,要充分认识小学开设英语课的重要性,上级主管部门要关注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着力解决一些英语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积极为英语教学创设条件,加大投入,配备录音机、磁带,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教学光盘,以弥补教学力量的不足,保障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创设各种有利条件促使英语教师不断学习,积极参加英语教研活动,广泛接受外部信息,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小学英语课程的地位,还体现在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控制小学英语课堂的人数等方面。
(责编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