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教学

2014-09-16杨智松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创造力数学教学新课改

杨智松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行和新教材的使用,旧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如何应对新课程新教材的教学,是摆在我们数学教师面前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 数学教学 创造力 素质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长期以来,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不少数学教育工作者对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作了积极的探索,得出了很多宝贵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虽然其中有很多教学方法值得借鉴、推广,但是传统课堂中学生学习主人地位不能充分体现,弊端很多。因此,我们在吸取他人经验的同时,要敢于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在教学方法上要不断探索、创新,以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数学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感受中领悟,在领悟中创新,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真正达到“乐学”“会学”“提高”“创新”。

但是,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总是不敢对学生放手,处处都是教师领着走,就像对待襁褓里的婴儿,从小学到初中,就是到了高中也是如此。不能给学生自由,不能发挥他们自己的聪明才智,学生就这样一天天被抱大了,离开了教师,他们就不知该干什么,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教育的悲哀。学生自主探索解决实际问题、探索知识的能力被无情地扼杀了,而我们却在抱怨这些学生不给安排具体的任务就不知道干什么,岂不知这些苦果都是我们一手造成的,是我们教育的失败。

没有正确的引导,没有给学生创造和探索知识的机会,使学生整天埋在作业堆里不能自拔。

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通过数学教学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的学习不能由教师包办,要给他们一展身手的空间和时间,给他们创造的自由,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没有经过锻炼的孩子永远不会走路。

结合以往教学的经验和新的课程改革的观念,在实践教学中我总结了以下经验:1.三先三后;2.三结。

一、三先三后

所谓“三先三后”即要培养学生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写作业,先思考后发问。

1.先预习后听课。要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数学教学中可以使用导学案,导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导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在预习中完成导学案中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能够自己动手做的实验必须自己做,实际操作也尽可能地自己去理解完成。如有部分同学不能正确地完成预习任务,再以小组活动讨论交流展示,同学们的“讨论交流展示”,即是把自己想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小组内解决,这就是学生的提高。

课前预习是自己的独立探索,无需教师以往的“满堂灌”,培养了学生探求知识,渴求知识的欲望,学生有了成功的喜悦。

2.先复习后写作业。这是对学过知识的巩固和提高。以往学生写作业是为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没有什么积极性,作业是在给教师写,给家长写的,而现在让学生先复习在熟悉的基础上去写作业,使他们真正体会到了学习知识的乐趣,完成作业,不是先交给教师而是学生小组内交流,给他们自主改正的机会,然后再由教师批阅,保护了他们的自尊,体现了学生自身的价值。学生的作业都非常认真,而且都想别出心裁,写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

3.先思考后发问。以往的学生动不动就说“不会”“老师您看见这道题怎么做”等,现在经过自主探索的培养,学生的疑问先是自己思考,如果自己解决不了先在小组内与同伴交流探讨解决,组内解决不了实现组间交流探讨解决,如有疑问或解决不了再问教师,和以前相比学生都有了自己的思考过程和想法。

二、三结

“三结”:即是培养学生进行总结,“一节课一个总结,一天一个总结,一个单元阶段一个总结”。

1.“一课一结”即让学生写出本节课学了哪些知识,获得怎样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了哪些提高,还有哪些问题不太清楚,需要和同学教师交流提高,写在笔记中或导学案上,这就是学生的财富。

2.“一天一结”是自己对一天所学的知识及作业中反映出的问题的分析总结和反思,哪些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哪些还需要巩固等。

3.“一个单元一个阶段一个总结”是学生对某个单元知识的梳理和归纳,找出自己的弱点、不足,把知识系统化、调理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更加体现了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满足、自我赏识的过程,人人都有成就感。例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时,有的学生把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追击问题、火车错车问题、过桥问题、环行问题整理得非常好,与同学交流后,对其他同学的影响非常大,都积极地去整理、归纳。这样学生在归纳、分析中提高,体现了自我能力,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通过以上“三先三后”“三结”的锻炼,使每个学生都清楚自己哪些知识不足,还需补充,知道自己需从哪些方面去努力,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能使学生自主学习,探求知识,不必总由教师牵着走,一改以往教师不留作业,学生就不知干什么的状况。

以上是我在新课改中的几点感受,总之,运用新理念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需要我们大胆放手,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自我学习和自我进步,在实践中自主探索,让每名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去,这样学生才能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永义.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8).

[2]余文坚.新理念 新做法 新效果——初中数学课改教学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5).

[3]唐进力.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微探[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3).

[4]刘伟.浅析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J].学生之友(初中版)(下),2010(10).

[5]李嵩.浅谈初中数学在课改中的认识[J].快乐阅读,2011(02).

[6]林良为.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多元化教学的反思[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5).

(责编 金 东)

猜你喜欢

创造力数学教学新课改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