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2014-09-16吴涛
吴涛
审美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念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感情和能力的教育。数学知识中包含着很多美的因素,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视美育功能,让学生处处感受到数学美,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具有深远的价值和意义。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认为数学是一门令人乏味的学科。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领会到数学中的美,我们认为加强数学中的审美教育是必要的。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数学美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数学美的特征
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指出:“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在数学教学中,只要我们稍加发掘,就不难发现数学美的重要特征。数学中的概念、公式、定理,都蕴涵着审美因素,揭示了数学规律,数学中所包含的美是多方面的,有着具体的、深刻的含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简单性。世间万物处于相互联系,相互统一中,并且能够概括出一个简单的规律。数学的简单美在形式上有着简洁、规整的特点。有些数学公式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进一步来说,人们能够用相同的数学理论知识来研究不同的事物,而不同的事物数学规律是相同的,也充分地说明了其具有简单性的特点。
2.严谨性。数学定义要求以科学的态度准确地揭示事物本质属性,准确表达其内涵和外延;公式定理有着严密的逻辑思维,要求在推论的过程中环节步步真实,不能有一句假话,否则难以保证结论的正确性;数学结论存在唯一性,不能模棱两可,这都表现了数学的严谨性。
3.奇异性。在数学中从另一个角度巧妙解题,或是出现的新颖的数学关系,都能使人产生一种愉悦的惊奇感。
二、数学教学中美育的作用
《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指出,美育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道德情操的陶冶,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学美育能培养和发展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就会有求学劲头,肯于钻研。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发掘出数学教材中美的因素,例如,教师适时指出概念、定理、公式中所蕴涵的数学美,学生就会喜欢数学,主动地思考问题。
2.数学美育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是否活跃,与所学知识是否牢固、个人情感体验的多少有着密切关系。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是密不可分的,教师主要通过数形结合,数学结构存在的关系来培养学生思维,使思维能力提高。
3.数学美育具有一定的思想教育功能。它的核心是培养个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韧不拔的意志。通过数学学习和训练,都会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数学研究就要坚持一丝不苟的态度,要言必有据,通过现象洞察事物的本质,不能想当然,不求甚解;数学定理、定义的精辟,可以让我们的言语表达简明扼要,做事果断。所以我们不能单纯地把数学学习理解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与训练。
三、实现数学美育的途径
1.挖掘教材本身所特有的美,不失时机地用数学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课堂审美教育。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首先接触到的是数学的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等。他们多蕴涵着美的因素,但是现阶段的学生无法直观感知这种美的存在。因此,教师需用美的眼光挖掘教材中涉及的概念、公式、定理,通过课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教师在运用数学美的同时,引导诱发学生学习兴趣,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必然会阻止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有了兴趣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可以通过直观的道具、生活事例讲解学生不易理解的概念、公式、定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向学生介绍当今的科技发展以及数学在祖国现代化建设的广泛引用,激发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好数学。
此外,数学的审美教育能培养完善的个人品质,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介绍古代数学家的杰出成就,现代数学家对数学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虽然他们国籍不同年代各异,但是他们追求真理的美德影响着每个人。这既能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又能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良好的世界观。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穿插数学家的生动事例,通过情感教育,进而使学生学习和效仿他们的优秀精神品质。
2.利用良好的教学才能和技巧渗透数学美育教育。数学教学中美的形式,绝不仅限于算术美、图形美等,在多数情况下,更应该强调教师的教学艺术,要求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讲解,优美的板书,去创设一个美好的教学情景。由于青少年受阅历、知识水平的局限,审美能力有限,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感受到数学美,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鉴赏数学中的美。这首先要求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和增强审美意识,认真钻研、精心提炼教学内容中蕴涵的美育因素,才能够引导学生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美的创造。
(1)语言富有感染力,即语言美。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讲的话带有审美色彩,这是一把最精致的钥匙。它不仅开发情绪记忆,而且深入到大脑最隐蔽的角落。”言语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手段,对知识的传授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语言的严谨规范,生动形象,能唤醒学生思想的活跃。我认为如果教师在讲课时语调抑扬顿挫、深入浅出、化繁为简,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知识。
(2)善于组织课堂教学,展示教学自身形式美。课堂教学环节没有固定的格式。精心组织的课堂教学,课的开头应当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大致了解讲课内容,也能让学生有充分时间联想自己的情感体验,有目的地去听课;结尾,学生能掌握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感到回味无穷。教师在讲课中与学生要环环紧扣,利用直观道具吸引学生注意力,利用小组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总之,教师教学过程应有序,清晰而富有变化。
(3)总结课堂教学知识,展示清晰合理的板书美。教师板书设计要科学合理,善于总结相应的板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做到模仿,在内心中形成学习数学的思路,这样也会使学习有目的性。教师板书应本着准确、简洁、清晰的特点,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为目的,便于学生理解,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自身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教师课堂教学要通过发现美,创设美的条件,引导学生创造数学美。数学美是美的高级形式,我们周围的事物,虽然造型各异,但都与数学的基本理论有密切联系。数学美体现在以理论形式表达无限的丰富内容。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解决相应的问题,教师鼓励学生标新立异,通过观察式子的整体结构,发掘问题中的隐性条件,寻求试题的多种证明方法,从而迸发出创造思维的火花。
总之,施实数学教学美育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教师以庄重的形象,严谨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教学当中;用精美的教学道具,将抽象的概念、定理、法则等转化为具体的内容,配以规范简洁的板书,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教师通过数学教学进行美育的渗透,培养其科学态度,高尚品德,推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责编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