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地理异质小组合作学习优化组合策略
2014-09-16欧世升
欧世升
在高中地理新课改中,地理教师从观念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新的观念和理论武装自己,为了提高学生在学习地理时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学习地理的效率,教师采用了各种学习方法。其中采用比较普遍的是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小组合作中,学生通过问题的讨论,既能培养自己对地理知识的理性理解和逻辑思维,还能使他们通过倾听他人对地理知识的看法来获得对问题更深刻的见解。在多年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时采用了异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下面谈谈对异质小组合作学习的看法和见解。
一、异质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
异质小组就是高中地理教师把班级中的学习水平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特长和爱好不同、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分到一个小组中。
二、异质小组合作学习和同质小组合作学习的区别
异质小组和同质小组在分组上有着本质的不同。同质小组是把学习水平和智力,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生活背景相同的学生编到一个小组。同质小组中小组成员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差异,但在小组间的差异却很大。在教育教学中,采用同质小组合作学习会使学生之间产生等级差距,在学习能力和效果上也会产生很大的不同,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存在很多弊端。同质小组和异质小组在教学中的区别有。
1.同质小组由于小组间的差异很大,水平较高小组的学生希望获得更高的水平会更加努力学习,而水平较低小组的学生对学学习会逐渐失去兴趣。异质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在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对于较难的问题可以让小组中学生好的学生辅导学习较差的学生,使小组中成员的水平都能获得提高。
2.高水平小组的学生会从内心对低水平小组的学生产生歧视,认为他们不如自己。低水平小组的学生会逐渐地和高水平小组的关系越来越差。在异质小组中,小组间成员在讨论问题时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在友好合作的情况下,学习能力共同提高。
3.高水平小组的学生会感觉自己学习较好,产生骄傲的心理,而低水平小组的学生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产生自卑心理。在异质小组中,每个学生都具备较好的合作意识,热心帮助他人。
在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高中地理素质,可以采用异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在合作中的互助精神。
三、优化分组策略,提高学生地理素质
在采用异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时,如何分组才能获得更高的学习效率?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高中地理教师深入到学生内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分好组后为了方便学生的学习和讨论,教师可以把每个小组的学生安排到成前后桌的位置。在学生进行讨论时,因为每个学生的思想方式不同,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也不相同,所以每个小组的学生可以得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随着学生地理能力的提高,在整个班级可能会形成小组中学生的成绩都相当,而小组间学生的地理能力水平差距很大。这时,教师就要把班级中的学生重新分编小组,重新组成新的异质小组。
四、异质小组合作学习起到的作用
1.在异质小组中,学习较好的学生起到了榜样的作用,他们可以带领小组中的成员自觉地进行学习,其对学习较差的学生进行帮助,使学习较差的学生成绩能有所提高,对其他成员在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有所改进,使这些学生对高中地理逐渐产生兴趣。
2.同伴互教得到了落实。教师把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任命为小组长,小组长在异质小组中发挥了互帮互助的精神,在学习中,不仅自己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不断提高,还会帮助小组中的成员来提高学习能力和水平。
3.伙伴关系得到了改善。在异质小组里,虽然每个人的性格、个性等各不相同,但是,为了小组的荣誉,大家学会了理解、学会了尊重、学会了沟通、学会了谅解。人与人的关系得到了融洽。
4.思维方式得到了丰富。在异质小组里,由于每个成员的社会经历、知识领域不同,思维方式也有所不同。但是,在经常不断地多视角的学习、讨论和生活中,各种思想得到了交换,各种思维方式得到了展现,大家取长补短,使自己的思维方式逐渐丰富了起来。
5.学习成绩得到了提高。在异质分组的学习活动中,水平低的学生得到了伙伴的帮助辅导,学习水平提升较快。优秀生由于帮助别人,在指导过程中,“讲授是双倍的学习”,更进一步地整理了自己的知识系统,完善了自己的思维模式,学习方法更加优化,其学业成绩也就更加优异。
五、异质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和技能的培养
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传统教育使学生成为了知识的容纳者和灌输者,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没有学习的自觉性,就谈不上思维的创新性和发展。在要求地理素质和能力不断提高的新课改过程中,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大胆发表自己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认识,也可以对教师和其他学生说出的看法大胆提出质疑。在异质小组合作学习中,仅仅把学生放到学习的主体地位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之间具备合作精神。要使异质小组合作学习获得最大的成效,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从小组中选出学习积极、性格活泼、具备管理能力的学生作为小组组长,在小组学习时,组长负责安排小组成员的学习步骤,使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到地理课堂中。如果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对小组中的成员分配具体的任务,那么每个学生都会有一种责任感,都能积极地对地理知识深入研究。例如,在地理课堂上,教师提供“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案例的分析材料,要求各个小组分别从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方面分析水土流失过程中环境的演化,以及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影响。各个小组长负责组织探究活动与报告单的编写,其余几个组员分别负责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方面的演化分析。这种明确的分工使学生都能感到自己在小组学习中的重要性,不论外外向的学生还是内向的学生都有了学习的目标,都能获得提高。
2.教给学生正确的小组学习步骤,使他们在学习时能掌握一定的流程,使小组学习能快速、高效地展开。在小组合作中,既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从他人的看法中获得提高。
总之,在高中地理学习中采用异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使学生最大可能地获得更多不同的信息,能接受和分享对问题的不同见解,使学生对地理问题在分析时考虑的切入点更全面,思考问题的角度更具创新性。随着新课改的进行,高中地理课堂也将出现异彩纷呈的效果,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也能获得提高。
(责编 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