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2014-09-15韦忠烈
韦忠烈
摘 要:本文通过几个方面论述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的—重要性,以及问题情景的创设原则,把数学问题趣味化、生活化、障碍化、目的化,从而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以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创设问题情景的重要性,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创设情境;直接经验;促使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307-01
正如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说:“数学真正的组成部分是问题和解题,问题才是数学的心脏。”数学教学应围绕着问题来设计。一个好的数学问题离不开一个好的问题情景,一个好的问题情景对于理解新的数学概念、形成新的数学原理、产生新的数学公式,或蕴含新的数学思想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问题情境,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教学内容,将数学问题与一定的情境融合在一起。它不仅包含与数学知识有关的信息,还包括那些与问题联系在一起的生活背景。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联系的桥梁。
一、把“数学情境”趣味化。增加学生的求知欲望
布鲁纳认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学生学习有无兴趣和求知欲望,是能否积极思维的重要的动机因素。要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将数学问题融于一些学生喜欢的情境之中,引起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积极性,促进他们全身心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
例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一个故事:有个古希腊哲学家泰乐斯旅行到埃及,在个晴朗的日子里,埃及伊系神殿的司祭长陪同他去参观胡夫金字塔,泰乐斯问司祭长:“有谁知道这金字塔有多高?”司祭长告诉他:“没有人知道,古书没有告诉这个,而我们今人所学到的知识使我们不大可能大概判断这金字塔有多高。”泰乐斯说:“可是这是可以马上测出来的,我可以根据我的身高测出塔的高度。”众人感到惊讶。说完,泰乐斯随即从白长袍下取出一条结绳,在他的助手的帮助下很快测出踏高131米。讲故事的时候利用多媒体展示情景图片。故事将完了,学生都产生疑惑的眼光,兴趣很高。接着老师问:“谁能说出他是怎样测出塔的高度吗?”学生面面相觑,回答不出,这时教师顺势利导,告诉学生:下面将要学习的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就能帮助你回答这个问题……等学完新课后,师生回过头来思考泰乐斯是采用什么原理测量金字塔的……这样一个持续的问题情境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
新教材的最大特点就是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出发,使抽象的数学习变得具体形象起来,把原来枯燥的,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生动起来。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
例如:学习统计时,让学生对你周围你最感兴趣的一见事情进行调查,比如:学生喜欢喝什么牛奶?好多自选商场商品销售量;班上同学最喜欢的兴趣小组;请你根据调查情况,制作统计图表,从你制作的统计图中,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请你作出解释,说说你的理由。从这个过程中,学生参与调查的兴趣很高。学生的观察比较的能力和独立创新思维到显著地提高。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的问题和数学之间大联系区别。
三、把“数学情境”障碍化,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问题情境要有定的障碍性,也就是说要具备一定的思考价值,使学生从中能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问题情境不宜过于宽泛,使学生无所适从,不知从何考虑;也不可过于简单,失去思考价值。要临界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情境状态。以通过自身努力与小组合作可以完成为佳。
例如学习“三角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得到的启示尝试推导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但受到平行四边形先剪后再拼的影响,学生一开始可能也用这种方法,发现很难将之转化为已学图形。这时,学生的思维出现障碍,如何将之转化为已能图形形成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观察、小组合作讨论,学生不难发现: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这一发现解决了三角形面积计算的问题。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不应是伸手就摘桃,也不宜是再跳也摘不到桃子,而是要跳一跳能摘到桃子。
四、把“数学问题”目的化,增强学生全面思考的能力
为有效地避免学生知识的缺陷的积累,教师每节课都要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了如指掌,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补救,从而设计一个能诊断学生是否掌握着不分内容的问题情境。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一方面能较好地考察学生多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让学生探索着一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探究过程的成功与失败,品尝探究的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养成思考问题一定要全面的良好思维习惯。
总之,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已成为新教学模式的一个显著特征,因为问题情境是数学“问题解决”的出发点。要使数学课堂具有动感与鲜活,教师必须创设情境。然而创设情境不能放任自流,流于形式,只有以数学问题的性质,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才能创设出有利于激活课堂的问题情境,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真正转变,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数学教育概论》.
[2] 章玉清《数学教学渗透心理教学之初探》.
[3] 《中学数学杂志》2005.
[4] 《教学与管理》2006.1.
[5] 《中学数学研究》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