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的流动,画的灵动
2014-09-15陆香萍
陆香萍
摘 要: 幼儿是一个发展的群体,有一些欠缺,如:有的孩子大小肌肉不灵活,有的孩子脾气暴躁、好动等。怎样更好地、更全面地帮助他们改正是首要问题。我园通过不断探索、研究,发现沙子是一个特别的载体,孩子通过撒、抹、点、推、漏、刮等,发展了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关键词: 沙画教学 幼儿教育 幼儿身心发展
幼儿是一个发展的群体,有一些欠缺,如:有的幼儿大小肌肉不灵活,有的幼儿脾气暴躁、好动等。怎样更好地、更全面地帮助孩子改正不足是首要问题。我园通过不断探索、研究,发现幼儿对沙子有特殊的喜好,而且沙子是一个特别的载体,具有流动性和多变性。孩子通过撒、抹、点、推、漏、刮等,发展了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怎样让沙画教学深入浅出地走进幼儿的心灵,使幼儿身心得到发展呢?
一、展示画沙艺术,抢夺幼儿眼球
画沙表演是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沙艺文化,在一次活动中,我们通过观看视频的方法,将这种存在的文化形式引入幼儿的生活中,他们被不断变幻的沙画吸引。我们把复杂的沙画表演,按幼儿的年龄分段变成简单的教学形式,如小班的《小鱼吐泡泡》、《下雨了》;中班的《赏梅》、《漏鸭》;大班的《海底世界》、《荷塘月色》等。幼儿在观看活动时仿佛置身于沙的世界中,猜测每个流动的画面,为魔术般的变化叫好。幼儿非常喜欢、热爱这种形式,这样也有助于我们在教学中,对于幼儿有基本的把握,有助于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
二、练习画沙方法,激发幼儿兴趣
画沙有几个基本技能:撒、抹、点、推、漏、刮。在撒这个环节中,要求幼儿做到对沙的掌控适度。在抓握中,不宜过紧也不宜过松,我们不能手把手地抓握孩子的手去教,要让孩子自己体验感觉。在抹这个环节中,分为手臂抹、手指抹等多种抹法,等等。这样繁杂的技能,如何让孩子不厌倦,激发孩子画沙的兴趣?
1.从画面入手,激发孩子的兴趣。
通过欣赏适合幼儿年龄段的视频,幼儿了解感受到画面中不同的层次感觉。运用幼儿平时喜欢的一些简单的事物,让幼儿了解到画面的基本特征。我们从孩子比较熟悉的一些画面入手,激发幼儿的兴趣。这样不断展示,是对孩子知识前期准备的一个很好的展示,有利于孩子在活动中顺利操作。如《漏鸭》活动中,在基本学会漏鸭后,为让幼儿更好地掌握,以漏一只鸭到漏一群鸭的方式,让幼儿学会不断布置、整理、美观画面。为了美化小鸭的小池塘,教师以“小鸭在池塘里做什么?池塘里除了小鸭还有什么?它们在做什么?”这样由浅入深的提问形式,让幼儿发挥创造力、想象力。
2.从环节着手,培养孩子的技能。
由于孩子刚刚接触沙画还不是很长,为了更好地让幼儿掌握沙画中的撒、抹、点、推、漏、刮等技能,教师运用多种方法,培养孩子的技能。如在中班《漏鸭》环节中,教师通过让幼儿回忆上次手工操作中鸭子的特征,身体是什么形状的、头是什么形状的,通过幼儿的回忆,运用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幼儿不仅在操作中有了一定的要求,而且更好地掌握了漏这个技能。根据形态上、方位上的不同反复地画,让幼儿掌握该技能的方法。
3.分享画沙成果,促进孩子的发展。
一幅画的完成,如果没有任何评价就等于没有任何价值,在沙画活动中亦是如此。好的分享能够得到更多的收获。如在中班沙画教学《漏鸭》分享过程中,我们看到幼儿的发展参差不齐,有的幼儿小鸭子形态各异,有的小鸭漏得不是很圆,有的还进行了添画,更加生动有趣。通过分享互评活动,我们可以看出孩子技能掌握的程度和幼儿自身发展的一些不足,这对于今后的沙画教学中幼儿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探索沙画教学,促进幼儿的发展
沙画教学不仅可以开发幼儿的智力,还可以发展他们的感知力、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有利于其审美感的发展,全面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从而发展幼儿的特长。沙是一个非常有效及有益的载体,不仅给幼儿带来了快乐,更给幼儿的发展提供了好的发展趋势。这样的成果是在人们的不断实践中产生的,并将这一物体的优势带入到了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希望在沙画课程教学中能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