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精神解读
2014-09-15
本刊特约报告员
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精神解读
本刊特约报告员
刚刚闭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年、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关键一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今年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会议的概况和主要特点
良好会风体现在切实提高参政议政质量上。会场内,空话、套话少了,真话、实话多了。无论是议案建议,还是现场发言,大都有基层调研、一手资料、专题研究作支撑;既指出问题,又注重理性分析,提出的对策建议接地气、质量高。
(一)会议的基本情况
本次会议于3月5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会期共8天半,2932名全国人大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的主要议程是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财政预算报告。会议开幕前,党中央召开了“两会”党员负责人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开好“两会”提出了明确要求。会议期间,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参加了一些代表团的审议。
(二)会议的鲜明特点
本次会议主要有以下四个鲜明特点。
一是突出主题,贯穿改革红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本次会议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奏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最强音。政府工作报告77次提到改革,可谓“浓墨重彩”,超乎寻常。“深化改革”“推动改革”“加快改革”“启动改革”等改革热词如雷贯耳,使改革成为本次会议铿锵激昂的主旋律。报告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改革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深化改革”贯穿全年“九大任务”,形成报告中一条鲜明的红线,表明今年不仅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而且是我国经济发展攻坚克难的关键一年。报告将“向深化改革要动力”,列在“三大原则和政策取向”之首,明确指出“改革是最大红利”,强调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表明了党和政府深化改革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代表们听取、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倍加关注改革,期待向改革要动力,让全社会的创造潜力充分释放,让公平正义得以彰显,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可以说,全面深化改革是本次会议的最大亮点,是当今中国的最强音,凝聚起全党全社会深化改革的正能量。
二是稳中求进,彰显务实开拓。政府工作报告不说漂亮话,不说可有可无的话,不说做不到的话,充分体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求真务实的执政品格,体现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要“蹄疾而步稳”的指示精神。报告谋近虑远,统筹兼顾,开拓进取,踏实有力,预期目标积极稳妥,科学设定经济运行合理区间,强调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划定经济发展预期调节预警线,给人以务实、稳健、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的深刻印象。报告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提出的举措实实在在,不回避问题,不夸夸其谈,不坐而论道,广接地气,反映民意,回应民声。报告语言简洁明快、通俗易懂,诸如“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民之所望是我们施政所向”,“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城镇化过程中防止‘一边高楼林立,一边棚户连片’”,“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是民生之源”,“社保是民生之基”,“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令人耳目一新,倍感亲切。
会议期间,代表们建言改革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努力形成特色和比较优势。图为全国人大代表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三是为民惠民,注重改善民生。民安才能国泰,民富才能国强。实现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梦,需要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更需要民生的持续改善。政府工作报告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继续突出改善民生。报告强调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并用大量篇幅和数据,描述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具体方略。谈及教育公平,报告宣示“要努力使每一个孩子有公平的发展机会”;谈及社会保障,报告承诺“让每一个身处困境者都能得到社会关爱和温暖”;谈及扶贫开发,报告宣告“向贫困宣战,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谈及食品安全,报告提出“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纵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教、劳、保、医,着眼点都是进一步改善民生。譬如在教育问题上,报告不仅聚焦贫困地区农村学生的教育问题,还明确指出增加上重点高校的人数,这是对“寒门难出贵子”社会担忧的直接回应。报告承诺“‘三公’经费只减不增”,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坚持过紧日子”,表明政府宁肯过紧日子也要让路民生的工作思路。再如今年的预算报告里,中央财政预算民生支出普遍呈现接近两位数或超过两位数增长态势,增幅均超过总体支出增幅。从民生支出的“三大指标”看,今年的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达7152.96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9.8%;教育支出为4133.55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9.1%;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为3038.05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15.1%。“三公”经费只减不增、民生支出“刚性”增长的“一降一升”,不仅让百姓看到了今年政府工作的民生“责任状”,也看到了党和政府持续改善民生的“决心书”。代表们认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为民惠民的执政理念,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看得见、摸得着,未来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
四是会风清新,体现节俭高效。“两会”是民主政治的窗口,也是会风作风的窗口。过去一年多来,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动真碰硬,纠治“四风”,让党风一清、政风一新。本次会议召开之前,就明确提出17项改进会风的措施,包括进一步简化会场布置,代表入住和离开住地一律不搞迎送仪式,不相互宴请,不互赠礼品、土特产、纪念品;代表团集体吃自助餐,不安排高档菜肴和酒水;会议不接受任何单位、企业赠送图书和产品,等等。会议期间,代表们使用废报纸制成的铅笔,饮用标有自己姓名的矿泉水,三餐践行“光盘行动”,严格落实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等细节,通过媒体报道一一呈现在世人面前,为全社会作出了表率,受到广泛赞誉。良好会风还体现在切实提高参政议政质量上。会场内,空话、套话少了,真话、实话多了。无论是议案建议,还是现场发言,大都有基层调研、一手资料、专题研究作支撑;既指出问题,又注重理性分析,提出的对策建议接地气、质量高。中国式民主在“两会”大平台上展现出勃勃生机,代表委员与亿万人民一道,满怀深化改革的决心,再次唱响了“春天的故事”。
二、会议的主要精神
我们面临的形势依然错综复杂,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存。今年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3月5日,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过去一年政府工作情况和令人瞩目的重大成就,提出了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需要把握的原则和政策取向,部署了今年的重点工作。报告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贯穿改革主线,彰显为民理念,展现务实作风,激荡奋进旋律,总结成绩客观实在,分析问题实事求是,确定目标积极稳健,部署任务重点突出,提出措施切实可行。代表们普遍认为,报告既是新一届中央政府向全国人民交出的靓丽“成绩单”,又是谋划部署今年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清晰“路线图”。
(一)过去的一年,困难比预料的多,结果比预想的好
2013年是本届政府依法履职的第一年,任务艰巨而繁重。面对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自然灾害频发、多重矛盾交织的复杂形势,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从容应对挑战,奋力攻坚克难,圆满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重大成就。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2.6%。城镇登记失业率4.1%。城镇新增就业1310万人,创历史新高。进出口总额突破4万亿美元,再上新台阶。
居民收入和经济效益持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3%,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650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2.2%,财政收入增长10.1%。
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粮食产量超过1.2万亿斤,实现“十连增”。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中西部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继续提高,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全社会用电量增长7.5%,货运量增长9.9%,主要实物量指标与经济增长相互匹配。积极化解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推进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能源消耗强度下降3.7%,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下降3.5%、2.9%。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通许县大岗李乡乡村医生马文芳(前排左一)在农村调研。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领域取得新进步。神舟十号遨游太空,嫦娥三号成功登月,蛟龙深潜再创纪录,充分表明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有智慧实现建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过去的一年,经济社会发展既有量的扩大,又有质的提升,成就重大,来之不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也得益于中央政府科学决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采取一系列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举措,稳中有为,稳中提质,稳中有进。
(二)清醒认识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更大规模加快棚户区改造,决不能一边高楼林立,一边棚户连片。图为福建省古田县的调查组在对保障房申请者进行入户调查。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过去一年政府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思路和做法,要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坚持、不断探索与完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稳中向好基础还不牢固,增长的内生动力尚待增强。财政、金融等领域仍存在一些风险隐患,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宏观调控难度增大。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难度加大。一些地区大气、水、土壤等污染严重,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就业结构性矛盾较大。住房、食品药品安全、医疗、养老、教育、收入分配、征地拆迁、社会治安等方面群众不满意的问题依然较多,生产安全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腐败问题易发多发,公职人员中不廉不勤现象仍然存在。
总体来看,我们面临的形势依然错综复杂,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存。世界经济复苏仍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一些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带来变数,新兴经济体又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国际竞争更趋激烈。我国支撑发展的要素条件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深层次矛盾凸显,正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到了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同时要看到,我国发展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城镇化持续推进,区域发展回旋余地大,今后一个时期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有基础也有条件。必须防微虑远,趋利避害,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代表们深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齐心协力克服困难,扎实有效解决问题,继续抓住和用好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三)总体部署积极稳健,九大任务催人奋进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2014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实施创新驱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加强对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等主要目标的统筹平衡。
关于2014年的经济增长,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经过认真比较、反复权衡,把增长预期目标定在7.5%左右,兼顾了需要和可能。这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衔接,有利于增强市场信心,有利于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稳增长更是为了保就业,既要满足城镇新增就业的需要,又要为农村转移劳动力进城务工留出空间,根本上是为了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目标有不少积极因素,但必须付出艰辛努力。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要把握好以下原则和政策取向。
一是向深化改革要动力。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
二是保持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完善宏观调控政策框架,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做好政策储备,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确保中国经济这艘巨轮行稳致远。
三是着力提质增效升级、持续改善民生。要在稳增长的同时,推动发展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转变,从主要依靠传统比较优势向更多发挥综合竞争优势转换,从国际产业分工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从城乡区域不平衡向均衡协调迈进。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切实把各方面积极性引导到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科学发展上来,不断增加就业和居民收入,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使经济社会发展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
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了2014年九项重点工作。
第一,推动重要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改革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报告提出,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区别情况,分类推进,抓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举措,力求取得实质性进展,更多释放改革红利。比如在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方面,进一步简政放权,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坚持放管并重,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广一站式审批、一个窗口办事,探索实施统一市
数说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目标2014年目标场监管。
第二,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报告提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新一轮对外开放,在国际市场汪洋大海中搏击风浪,倒逼深层次改革和结构调整,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报告从四个方面作了规划:扩大全方位主动开放;从战略高度推动出口升级和贸易平衡发展;在走出去中提升竞争力;统筹多双边和区域开放合作。
第三,增强内需拉动经济的主引擎作用。扩大内需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重大的结构调整,我们要发挥好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报告把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把投资作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把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带作为推动发展的战略支撑,从需求方面施策,从供给方面发力,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
第四,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改革发展。报告强调,坚守耕地红线,提高耕地质量,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13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强化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积极推进农村改革,创新扶贫开发方式。
第五,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6%左右,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报告提出,今后一个时期,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第六,以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创新是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原动力,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推动我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报告提出,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设立研发机构,牵头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产业结构调整要依靠改革,进退并举。
资料链接
我国研发支出占GDP比重超过2%
国际上通常采用研发活动的规模和强度指标反映一国或一个区域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2013年,我国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全年研发经费支出11906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9%,首次跨过2%门槛。从近些年各主要经济体投入的研发资金所占的全球份额来看,我国表现也最为突出,从2001年的4%升至目前的15%,而美国从37%缩减至25%,欧洲从26%缩减至22%。但从绝对值上看,我国研发投入仍不及美国和欧盟。我国的目标是,到2020年研发投入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
2009—2013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
第七,加强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建设。报告提出,深化社会体制改革,以更大的投入和更有力的举措,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第八,统筹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优化就业创业环境,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努力缩小收入差距;推进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水平,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为特殊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提供保障,为人们创业奋斗解除后顾之忧;完善住房保障机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第九,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对于社会非常关注的雾霾污染问题,报告提出要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解决雾霾问题,要在综合治理基础上,积极优化能源结构,推进低碳发展。众所周知,煤炭一直是我国的主要能源。2010年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所占比重高达70.6%,超出世界平均水平近42个百分点;天然气所占比重仅为3.7%,远低于23.8%的世界平均水平。目前,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氮氧化物排放量的67%、烟尘排放量的70%和大气重金属排放量的40%来源于燃煤。因此,应在推进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的同时,提高清洁能源比重。报告提出,今年要淘汰燃煤小锅炉5万台,推进燃煤电厂脱硫改造1500万千瓦、脱硝改造1.3亿千瓦、除尘改造1.8亿千瓦,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600万辆,推广新能源汽车,在全国供应国四标准车用柴油。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今年能源消耗强度要降低3.9%以上,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都要减少2%。提高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发展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鼓励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开工一批水电、核电项目。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使更多农家子弟有升学机会。图为东南大学贫困生领取新生爱心基金。
资料链接
我国国防费总量仍较低
2014年我国国防预算为8082.3亿元,比上年增长12.2%。这是我国国防费连续第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也是国防费总额首次突破8000亿元。但作为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的大国,我国国防费总量目前仍较低。世界主要国家国防开支一般占GDP的2%4%,而我国只占约1.5%,远低于美国的4%。从1991年到2013年,世界各国国防开支占全球GDP总额的平均水平为2.6%,而我国仅为1.28%。总之,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进一步增强了改革信心,凝聚了改革共识,明确了改革任务,更加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积极进取、攻坚克难的改革决心。蓝图绘就,战鼓擂响。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全面深化改革必将在开局之年取得新进展、新突破,中国人民一定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再创辉煌。
本栏责编:赵鸿文
E-mail: zhao_hongwe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