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太原庙前高跷的传承与保护
2014-09-15邢娜
邢娜
(太原学院 旅游系,山西 太原 030032)
论太原庙前高跷的传承与保护
邢娜
(太原学院 旅游系,山西 太原 030032)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日趋成熟的情况下,对庙前高跷传承和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得出在当前政府扶持和社会相关部门给予帮助的情况下,庙前高跷的发展还是面临着表演人员上的青黄不接,表演空间的大面积缩小等状况。对庙前高跷当前的发展状况提出几点建议,首先应成立相关部门,建立相关制度;其次要积极营造社会氛围,创造生存发展空间;最后,要改变发展方向,应当将庙前高跷与商业经济相结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庙前高跷;传承;保护
当今社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名词不断被提及和重视时,学者们已然对它开始了发掘和认定,大到特殊的文化空间,小到街头“叫卖声”,*2013年8月,太原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补充名录中,将太原的“市声”也就是“叫卖声”补充到非遗行列进行保护。无一例外。目前,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和认定已不是难题,难的是对它认定之后的保护,这里的保护不只是单要保护它的原貌或是文化,最重要的是要延续它的传承,保护它的传承人。[1]
太原的“庙前高跷艺术团”就有一批这样的老艺人,他们正在为保护庙前高跷这一民间艺术寻找传承人。
一、太原庙前高跷的历史渊源
太原庙前高跷是流传于太原较早的一支民间社火文艺,据民间老艺人提及,它产生于清代康乾时期的庙前街,距今有200余年的历史。在太原城内素有民谣:“西华门的狮子,亲贤的龙,庙前街的高跷爱煞人”。[2]
庙前高跷因庙前街而得名,而庙前街又因街中的大关帝庙而得名。与其说太原庙前高跷源于庙前街,倒不如说它是晋商文化的产物,明清时期,庙前街就是通向各地的经商口岸,这里的老百姓到处游走贩卖,偶然在一次外出经商时面看到高跷表演,觉得很不错,回来后便模仿着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因学习者受当地的文化影响较大,所以庙前高跷自然而然也成为了当地文化的产物,形成了它自身独特的风格和表演形式,并在庙前街广为流传,同时也成为当地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民俗活动。
目前,庙前高跷已经传到第八代,在这几代的传承过程中,庙前高跷的发展不仅经历了产生期、发展期到高潮期,也曾经历过消亡和重整。
解放前期应该是庙前高跷发展的高峰,每次的社火表演中,老百姓等的就是庙前高跷,晋商的门口也总会为他们摆放各种烟酒食物,请他们停下表演,每次表演完后高跷队的收礼车都会满载而归。文化大革命后,庙前高跷就在社会上慢慢消失,直至2008年,在民间艺术家协会提出要恢复庙前高跷并成立庙前高跷艺术团,才使庙前高跷又重新走进了百姓的生活中。
现庙前高跷踩跷人员28人,化妆师、服装、道具、护跷、乐队、伴奏、锣鼓22人,全团共58人,其中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也年近60岁了,平均年龄60多岁了。[3]从中可以看出,庙前高跷的高跷队员都成老龄化趋势,要是再没有年轻的力量加入,庙前高跷在不久就会退出历史的舞台。
二、庙前高跷的独特性
近年来,在文化部大力提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下,庙前高跷成功的在2010年被列入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又开始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今,我们对庙前高跷进行保护,一方面因为它申遗的成功,另一方面是因为它自身存在的价值使我们不得不给予它高度的重视和保护。
(一)产生狂欢效应的民间文化
巴赫金曾说过:“民间文化集中展演的时节、场合,就是民间的狂欢节。狂欢是指一种与民间庆典活动结合在一起的人类文化仪式。”[4]庙前高跷每逢关帝庙庙会或正月十五、二月二这些正日子都会聚集在关帝庙前进行高跷表演,这是庙前人用于狂欢的一种方式,同时更是他们用于宣泄和摆脱现实负担,自我解放的精神方式。他们的表演没有等级、没有权威,没有束缚,任何老百姓都可以无拘无束的尽情娱乐和表演,他们需要这种狂欢,他们需要从中得到精神的放松,和内心的满足。
庙前高跷就是与老百姓生活融为一体,给民众不断带来愉悦和希望的民间文化。它植根于民间,产生于社会最底层,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被老百姓创造和享用。
(二)独具特色的“戏曲高跷”
社火,在中国古代被称为“傩”,多在迎神赛会上举行。几经演变,遂成为一种迎春娱乐活动,[5]庙前高跷就是太原市较为有名的社火队表演项目之一。《村落社火活动的文化功能探析》一文中曾将考古学家使用的“地层学”来区分高跷中的高低层次,作者认为社火文化的发展也像古迹遗址一样,是由历史文化的不断融合和沉淀分层的,他根据社火的表演形式将其分为三个层次,并提到在社火文化“地层”中最上层的为戏曲文化层,这层在社火中占据的显著而重要的位置。[6]而庙前高跷在社火文化中就属于最上层的文化,被民众称为“戏曲高跷”。
所谓戏曲高跷,通俗的讲就是将高跷表演以戏曲表演的形式展现给大家,踩跷人的扮相、服饰都和戏剧里的演员装扮基本一致,表演时不是仅仅“踩”“扭”“走”、“跳”,而是要借鉴戏剧中的剧目来进行表演。庙前高跷最早的几代传承人在表演高跷时,都是用唱的形式来唱“戏文”唱“剧情”,再加上面部表情和动作进行表演,但传承到第五代之后,传统的唱腔逐渐失传,高跷表演的看点落到表演者生动的面部表情和精湛的技术上。主要的表演剧目有西游记、白蛇传、西厢记、柜中缘等五六出著名的戏剧,表演形式:上扁担、编骆驼、上天桥、跳板凳、锦鸡独立、苏秦背剑、怀中抱月、蝎子倒钩、打蹲子、跌八叉、磕跷腿、鹞子翻身、风摆菏叶等,其中上扁担、编骆驼、上天桥、跳板凳为传承绝活。[7]
庙前高跷冠以“三晋文跷”“戏曲高跷”之称,这是与其它高跷不同的地方,庙前高跷的精彩不仅体现人物装扮的美轮美奂上,更体现在老艺人的文武兼备上,文则体现在高跷者要通过自己的扮相和细腻表情动作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而武就体现在老艺人们的身体动作,就如绝活“上天台”“过天桥”(图1)是表演者踩着1.2米的高跷从2米多长的木板上踩上去(上天台),在桌子上表演了剧目动作后,然后一个鹞子翻身再从大约1米多高的板凳上翻过去,站在地面继续表演。
图1 绝活“上天台”、“过天桥”表演示意图
庙前高跷每一次出跷,艺人们都会在凌晨5、6点开始化妆,每次的化妆基本要一小时后才能完成,这不是简单的描红上腮,而是运用粉墨、油彩、锅烟子等材料进行装扮,目的是用夸张和精致的装扮来直接表现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再配上艺人们生动的面部表情和精湛的技能,就上演了一场精彩的戏曲高跷。而对于这样少而精的民间艺术,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更应该给予大力的支持和保护。
(三)强身健体的民间活动
高跷看似是个危险系数较高的活动,但如果真正掌握它的基本功,它会是个很好的强身健体运动,就拿77岁的老艺人张麟来讲,从六岁就开始学习踩高跷,一直踩了70多年,仍是宝刀未老,风采依旧。据街道办事处的郭书记说,“庙前高跷的艺人们,身板一个比一个硬朗,别看他们都上了年纪,腿脚根本没有任何毛病,走起路来不比年轻人慢。他们常常自豪的说是踩高跷造就了他们现在矫健的身躯”。
三、庙前高跷的传承现状和保护措施
2008年,在民间艺术协会王福生老师的帮助下,庙前高跷第六代传承人张麟和姬秉玉准备重新恢复庙前高跷队,因为时隔久远,再加上庙前街不断的拆建和整修,大多数高跷队员都已经搬离,这两位传承人足足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才找回20多位原高跷队员并成立了庙前高跷艺术团。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消失近30年的庙前高跷又重新登上了历史舞台并大放光彩。但以前的高跷队员不是年近古稀,就是已离开人世。面对庙前高跷队的重新恢复,高跷队员是悲喜交加,喜的是自己在有生之年又可以踩跷重出江湖,悲的是高跷队员大多年事已高,恐怕不能胜任表演任务。
目前,庙前高跷已经传到了第八代,可从传承技艺和绝活的表演上看,还是得依靠第六代和第七代传承人,但从老艺人身体情况考虑,三代加起来可以出跷的就只有20个左右,而且他们的主力大多还是五六十岁的老人。面对这样的现状,要想使庙前高跷重放异彩,惟一的办法就是寻找传承人,对传承人进行保护。
(一)庙前高跷的传承现状
“传承是一个有机的生命链,是一个民族的艺术及文化得以存在、延续与发展的必要机制。正是一代代传承者不断注入自己新的认识和新的创造,才可能使一个民族的艺术真正存活在当代人的生活之中。”[8]庙前高跷的传承形式如下:
1、家族传承
作为祖辈传承的庙前高跷,第六代传承人张麟(张老师)将他的技能传给了家人,并被誉为“高跷世家”(图2)。目前,张麟是高跷队里惟一能表演上天桥、跳板凳等绝活的老艺人。自从文化大革命后,庙前高跷在民间消失,张老师就没再进行过高跷表演,为了不让庙前高跷失传,他将高跷的基本技能传给他的孩子:张老师家里有六个子女(一男,五女),只有一个女儿不会踩高跷,并且儿子、三女儿、孙子和外孙都在现在的高跷队中。由于高跷表演的时间和空间少了,张老师只能先传授些庙前高跷的基本表演和技能,还没有涉及绝活的传承。[9]
图2 家族传承谱系表
从以上的家族传承表中可以看出,庙前高跷已传到了第八代,张老师是将自己与家人毕生的爱好都融入了高跷表演中,可单凭张老师一个家族的力量是难以将庙前高跷队维持,这就需要更多高跷爱好者的加入和支持。
2、业缘传承
在庙前高跷退出百姓生活的这几十年里,太原的各个地区时不时还会进行高跷表演,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高跷队,作为庙前高跷的第六代传承人,张麟和姬秉玉都被请到各个高跷队进行传授和指教,主要进行传授的高跷队有太原矿机集团高跷队、太原重机高跷队、山西机械厂高跷队、太原王家峰高跷队以及太原太钢集团高跷队。笔者认为这是扩大和寻找传承人最快的方法和途径。庙前高跷只有在群众中才能发展,也只有在群众中才能传承。
3、社会力量的传承
庙前高跷重出江湖后,在新闻媒体的大量报道下,庙前街道办事处,庙前街居委会以及社会的有识之士都给予庙前高跷高度的关注和重视,街道办和居委会在庙前高跷复出后,不断为它的传承做宣传,做学校的工作,做孩子和家长的工作,希望可以找到培养人。庙前高跷队也在民间艺术协会的帮助下成立了“太原市晋商之都庙前高跷艺术团”,这个团体的成立,不仅使这些高跷老艺人有了固定的团体,同时也有利于它的传承。
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庙前高跷老艺人曾被请到就近的小学进行高跷表演,也为庙前高跷进行宣传,希望可以招揽些徒弟。同时,民间艺术家协会也为庙前高跷多次组织演出和报名参加了各地的民间艺术大赛,并且频频获奖。
笔者认为,虽然这些在庙前高跷的传承上都只是蜻蜓点水,但他们所取得的成果和影响,确是不可忽视的。大面积的表演,有利于更好的为庙前高跷做宣传,让庙前高跷走出太原,走出山西,走向全国;民间艺术大赛上的多次拿奖,不仅展现高跷艺人精彩的表演,同时通过比赛更能体现出庙前高跷的实力和能力。
(二)庙前高跷的保护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传统的文化艺术将逐渐的被人们遗忘,取而代之的是新兴的科技文化与信息文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传统的庙前高跷失去了原先生存的空间和发展的方向,虽然在申遗后,这种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但效果还不明显。今时今日,笔者认为庙前高跷应该在现有的条件和保护措施下,借着非遗保护这个东风,寻找传承人,留住民间技艺,留住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
为了能让庙前高跷更好的传承,为了能留住我国传统民间文化,仅仅靠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帮助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动员社会中的有识之士都来为庙前高跷的传承使把劲,将庙前高跷传承的接力棒延续,将高跷艺人的心愿完成。笔者为庙前高跷的传承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意见。
1、成立相关部门,建立相关制度
2008年“太原市晋商之都庙前高跷艺术团”成立,它的成立不仅使庙前高跷有了自己的集中地,也为庙前高跷提供了较多的表演的机会,同时还不断参加各地区组织的“民间艺术节”表演比赛,这不仅为庙前高跷争得辉煌,同时也为它的传承做出了宣传。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民众还是凑热闹多,参与少。那么庙前高跷艺术团如何才能真正运作起来,笔者认为艺术团不单单是只做一些宣传和组织表演的工作,还可以开办高跷培训班,请老艺人去传授技能,或去学校或单位做大量的宣传和动员工作。社会中也可以成立一些相应的部门,比如庙前高跷传承人招募组、庙前高跷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等等,发动部门的整体力量为庙前高跷寻找传承人。
在相关部门成立之后,就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法律规定,一是为了更好的履行部门义务,二是为了完善传承人的保障制度,特别是安全和医疗方面。笔者认为政府对庙前高跷不仅要在建设资金方面给予相应的政策,同时还应在社保方面制定一定的保护政策。
解放后,庙前高跷每次参加活动时,都是先由政府出函通知单位,单位再通知本人,因是政府要求其代表单位参加,所以保障制度会有本单位来负责。可现在的状况是庙前高跷还是会参加各种活动,但是以社会团体的名义参加,临行前会在合同中明确提出是自愿参加表演,一切问题都由自己承担。
面对这样一群年事已高的艺人,面对没有任何保障的表演活动,老艺人们真是力不从心,既为自己的身体和安全着想,又割舍不下对庙前高跷的那份感情,所以健全传承人的保障制度是迫在眉睫。
2、积极营造社会氛围,创造生存发展空间
从目前社会发展看来,庙前高跷的生存的空间十分狭小,在电影院、电视机、电脑面前,庙前高跷的表演活动及表演场所受到巨大冲击,在时尚美艳的歌星影星面前,老艺人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挤压。[10]如果我们不进行任何行动,那么庙前高跷即将消失。
笔者认为:首先,要让庙前高跷参与到百姓的生活中去,作为节日传承的载体,在一些重大的节日中进行表演。当然这就需要各个地区的街道办给予积极的配合和大力支持,如果能让庙前高跷在重要的节日里都能来进行表演,那么它就会拥有广阔的生存空间。其次,要创造庙前高跷发展的空间,培养新的传承人。我们要将庙前高跷带入学校,带入学生们的体育课堂,先培养兴趣,再练基本功,最后再征求意见从中选拔传承人。最后,要留住绝活,将精髓传承。面对没有任何基础的爱好者,为了更好传授绝活,我们可以将庙前高跷的老艺人聘请到武术学校,对在校的学生进行传授,鉴于他们的武术功底,相比之下应该比一般人便于传授,喜爱程度也会提高,这样对于绝活的教授可以水到渠成。
3、改变发展方向,与商业经济相结合
当今社会,为了将传统的文化传承,我们必须改变它的发展方向。作为流动表演的庙前高跷,我们可以将它搬上固定舞台,走向银幕,作为固定的高跷戏,选择剧目进行收费表演;或者在山西省内的各大旅游景点增加高跷项目,让游客参观欣赏。这样既解决了高跷传承人生计的问题,也解决了庙前高跷的传承问题。
三、结语
庙前高跷作为太原的民间艺术文化,是由基层民众原发性创造的民间文艺形式,它不仅给民众带来欢乐,同时也展现出了三晋文化的风采,然而它的传承与发展并不乐观。笔者在这里着重提出庙前高跷当前传承状况的紧迫性,面对老艺人对高跷事业的热爱和对当前高跷事业苦于传承的现状,笔者希望可以通过本文能得到社会多方的共同关注,以及好的建设性意见,使庙前高跷在今后可得以更好地传承发展。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117.
[2]张海鹰.三晋民间绝艺庙前高跷:重整辉煌待后生[EB/OL].(2013-02-28)[2014-02-26].http://news.sohu.com/20130228/n367369966.shtml.
[3]王福生.太原迎泽区庙前高跷简介[Z].庙前街道办事处,2013.
[4]万建中.中国民间文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0:11.
[5]张定亚.简明中外民俗词典[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409.
[6]张兵强.村落社火活动的文化功能探析——以甘肃省静宁县威戎镇新胜村社火为例[D].兰州:兰州大学,2011.
[7]刘洋.踩起高跷,老艺人上演拿手技[N].三晋都市报,2014-02-15(17).
[8]宋生贵.传承与超越,当代民族艺术之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53.
[9]王福生.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表[Z].山西省文化厅,2011.
[10]陶思炎.中国都市民俗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10.
OntheInheritanceandProtectionofTempleGateStiltsofTaiyuan
XING Na
(DepartmentofTourism,TaiyuanUniversity,TaiyuanShanxi030032,China)
Under the good circumstance of protecting the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the paper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temple gate stilts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It concluds that with the local government's support and help from concerned social departmen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mple gate stilts is hindered by the lack of performers and shrink of show space. Several feasibl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irstly, some departments have to be built exceptionally to establish relevant systems; besides, social atmosphere and development space have to be constructed nationally; finally, change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to combine temple gate stilts with commercial economy.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The temple gate stilts; Inheritance;Protection
2014-04-27
邢娜(1983-),女(汉),山西太原人,硕士,主要从事民俗学方面的研究。
K890
A
1671-816X(2014)08-0856-05
(编辑:佘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