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形无色”

2014-09-15

东方艺术·大家 2014年8期
关键词:画廊奖学金艺术家

7月26日,由策展人罗锦华策划的展览“无形无色”当代艺术联展在798艺术区先声画廊开幕。本次展览展出了罗杰、宋昱霖、冉启泉、吴以强四位艺术家的作品二十余幅。

一进展厅,就是宋昱霖的参展作品《格式化》与《十八拍》。宋昱霖擅用不规则的线条甚至是线块不断的对画面进行覆盖,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与艺术风格,不断的重复就是不断的消解“形式”而走向另外一种确立“自我”的过程,所以就从基调上确立了一种“无形无色”;与宋昱霖作品相对的是罗杰的作品,他的作品也是用扭曲的线条塑造形象,不断的交织融合,表达出一种纠结、恐惧、甚至无序的精神状态。他们都是用线条作为创作的形式主题,一种内心的力量隐藏于平静的画面之下,形成一种含蓄的力量场,久久驻足,情绪、思维会被不自觉的带入艺术家所营造的世界。冉启泉作品与吴以强作品同样占据了相对独立的展厅,和宋昱霖与罗杰不同的是,他们俩对于创作材料有特殊的爱好,吴以强通过对破旧报纸的重新利用以及“包装”,利用报纸本身的肌理以及特有的所指属性,表达一种传媒时代下的社会景观。冉启泉运用纸张的形式变化与颜料的色彩变化,达到一种视觉的律动感,进而造成一种心理暗示。所以由独立的展厅产生一种逻辑学上的关联不显突兀,看似独立的场域经由画面的内在关联形成整个展览主题的场,相对独立却各有呼应,很好的诠释了“无形无色”。

2014年度 “昌新艺术奖学金”在京隆重颁发

由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发起设立的“昌新艺术奖学金”已经成功举办三届,2014年7月12日,在北京清华美术学院美术馆迎来了第四届“昌新艺术奖学金”的颁奖盛典及中国优秀艺术研究生作品展开幕仪式。颁奖现场,诸多重要嘉宾致辞发言。来自中国两岸三地的17所美术高等院校推荐的54位硕、博士研究生,经过综合考评后,前二十名获得该奖项。最终由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袁玲玲、台湾艺术大学的蔡欣洁分别荣获“金奖”、“银奖”,香港中文大学的蒋方亭和广州美术学院的余荣并列荣获“铜”奖,被授予2014年度“最具潜力艺术家”荣誉称号,都将被派送到欧洲进行考察交流。优秀奖获得者分别是刘恩钊、张超、徐紫迪、张晨(理论)、张瀚川、张武、陈琳、肖伊琳、徐晶晶、李全恒、陈彦百、李明、唐亮、张丹、杜晨、周继红。

“昌新艺术奖学金”的前三届是“百人会英才奖(艺术)”,前三名获“中华新星奖”。从2014年起,上述活动纳入中华文化促进会“优秀艺术类研究生扶持计划”,依年度评颁“昌新艺术奖学金”,前三名获颁年度“最具潜力艺术家”荣誉称号。可见国家已在为年轻艺术家搭建成长的平台方面做出了重大的努力。 希望会有越来越多的项目可以扶植年轻艺术家,创造更多年轻人展示的舞台。

更·抽象

7月20日下午3点,群展“更·抽象”在三元桥力利记画廊隆重开幕。展览展出陈文骥、迟群、谭平、梁铨、王川、王a光乐等六位艺术家的作品。抽象绘画从蒙德里安、康定斯基开始,又经过二战的失落和动荡,抽象绘画这一艺术形式被推介至无人可及的高度。这次展览的名字“更·抽象”在抽象之前,加了一个“更“字,旨在强调抽象绘画这一本体形式,又以中国当代艺术中抽象绘画的发展脉络为梳理对象,通过不同的个案解读,发现其内在结构关联和情感联系。

“更·抽象”是力利记画廊推出的第二个群展,下一个展览也将以群展的形式推出。就此疑惑,力利记画廊总监张永红解释道:“不断推出群展在于平衡成熟艺术家与年轻艺术家之间的交流和认识,单一去观看艺术家的作品,难以捕捉其内在的联系,若通过群展的形式去连接不同的艺术家,在同一个主题之下,其解读性将会变得异常的耐人寻味!”

也许,“更·抽象”是对抽象的一种误读,因为抽象本身已与普通大众建立了隔阂,而更抽象只会让这种隔阂雪上加霜。(白江峰)

“介面”庞智卿,孙旭双人作品展

2014年7月26日下午,“介面”庞智卿,孙旭双人作品展在798圣点空间开幕,本次展览由策展人张红雷策划,主要展出了两位艺术家的绘画作品和艺术家为此次展览精心创作的陶瓷装置。现场人潮涌动,作品受到众多参观者的喜爱,并获得到场嘉宾们的一致好评。

两位同年出生的80后艺术家,不同的创作手法表述出各自对世界的认知却是不谋而合,通过这些被解构和被压缩的画面讲述着人类、社会乃至任何存在物的背后最真实的故事。

展览将持续至8月17日。

猜你喜欢

画廊奖学金艺术家
学成必有为 不忘桑梓情——写在“谈智隽奖学金”第二十七次颁奖大会后
打电子游戏是浪费时间?对那些获得电竞奖学金的人来说并不是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奖学金图解
画廊
画廊
感恩的心——20名获得康世恩专项奖学金学生的来信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