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边的公共艺术

2014-09-15

东方艺术·大家 2014年8期
关键词:雕塑学科艺术

王端廷·当代纵横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往百度搜索引擎里输入“公共艺术”这个词可以找到两千五百九十万(25,900,000)个相关结果。查阅资料可知,我国的一些高校早在21世纪初就设立了公共艺术专业,2008年这一专业获得了教育部的正式批准,以公共艺术为名称的教材随即面世。2009上海大学创办了《公共艺术》杂志。如今,全国很多高校都设立了公共艺术专业。由此看来,公共艺术作为一个学科已经有着数年的历史,并呈现出蓬勃兴旺的良好势头。但是,如果我们阅读这类著作,考察这一专业的课程设置,就会发现公共艺术的概念和专业范围是宽泛无边、模糊不清的。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创作技能,公共艺术都没有国画、油画、版画和雕塑等传统艺术专业那样有着确定的技术标准,即使与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环境艺术和数字艺术等新型艺术门类相比,公共艺术也没有专门的形式语言要求。

让我们先来看看现有的公共艺术定义。

有人认为:“公共艺术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门类的综合性领域,诸如城市规划、建筑、雕塑、城市景观、设施及标识等各方面。公共艺术的核心在于‘公共性,‘公共性是公共艺术最基本的条件。”

有人主张:“公共艺术是公众共同介入的,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所存在的视听艺术。”(单元新《什么是公共艺术》)

还有人认为:“公共艺术包括艺术创作、公共空间和大众参与三项要素,大众参与是其中的核心要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共艺术,指私人、机构之外的一切美术创作和环境美化活动;狭义的公共艺术,指设置在公共空间能符合大众心意的视觉艺术。”(沈世龙《公共艺术专业发展路径探究》)

在《当代艺术的主题:1980年以后的视觉艺术》一书中,作者简·罗伯森和克雷格·迈克丹尼尔写道:“公共艺术指的是在城市街道、广场、公园和商业机构等公共场所进行的视觉艺术活动。”

在维基百科里,公共艺术(Public Art)这一概念的定义是这样的:“这个术语严格说来是指根据某种特殊意图构思、用任何媒介创作、通常被安置或呈现在室外、对所有人开放的实体公共区域的艺术作品。这个术语对于包括策展人、公共艺术委托机构和从业者在内的艺术界有着特殊的意义,对他来说,它意味着一种与地点的独特性、公众参与和合作密切相关的特殊的创作实践。公共艺术有时也指陈列在公共空间包括公众能够进入的建筑物中的任何艺术。

“近年来,公共艺术的范围和应用日益扩大,不仅扩展到其他更广泛并带有挑战性的艺术形式的范围,而且跨越到一个更为广阔的可以被我们称之为‘公共王国的领域。这样的文化介入常常被当作创造性地保证社会公众的‘地位或‘幸福感的措施而得到实现。”

“这样的使命仍然能够导致实体性的永久艺术品和雕塑的产生。这些作品也往往越来越多地变成了综合和实用类艺术。无论如何,它们也开始变成包括其他的,更加以程序推动和行为研究为基础的艺术实践。因此,这些作品并不总是依赖于一种实体的或永久的艺术品的生产(尽管人们常常还是这样做)。公共艺术这种范围的扩大可以容纳许多不同的实践和艺术形式。它们完成后可以是独立的单体作品,也可以是涉及多学科的混合体。当然,公共艺术的潜在范围是无止境的,不断变化的,有待于艺术家、资助者、策展人和定制客户的不同意见和继续争论。

“纪念碑、纪念馆和城市雕塑是被官方认可的公共艺术最古老、最明显的形式,虽然也可以说建筑雕塑甚至建筑本身更充分地满足了公共艺术的定义。环境建设的许多方面越来越多地被视为公共艺术的合法选择和考虑的对象,包括街道设备、街道灯光、雕塑和涂鸦。公共艺术不限于实体对象,舞蹈、游行、街头戏剧甚至拥有支持者的诗歌都可以算作特殊的公共艺术。”①

无论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上述概念全是对公共艺术属性和功能的界定,而缺乏对其创作方法的说明。从这些定义中,我们知道公共性是公共艺术的本质,所谓公共艺术就是存在于公共空间、可以满足公众需要的艺术。按照这样的功能属性来看,公共艺术的历史起点与人类文明史完全重合,也就是说,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以后,出现在人类生活的公共空间的艺术都可以称之为公共艺术。原始社会的洞窟壁画堪称最早的公共艺术。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及其雕塑,古罗马的剧场、凯旋门和斗兽场,中世纪的教堂及其壁画,以及文艺复兴以来的各种室外艺术景观,都是地道而标准的公共艺术。实际上,那些陈列在博物馆的古今艺术品,无论其原来的归属如何,一旦进入公众可以进入的空间都可算作公共艺术。由此说来,几乎没有什么艺术不是公共艺术。

我们知道,符合公共艺术标准的艺术现象早已存在,但公共艺术这一概念的出现是近期的事,在中国,这一名称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它是一个随着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社会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变革进程而出现的暂新文化现象。也就是说,公共艺术是城市化社会的产物,建设公民社会是公共艺术的初衷和目的。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将公共艺术与环境艺术混为一谈。

毫无疑问,公共艺术不是一种艺术样式,而是一种艺术价值观。公共艺术甚至算不上一种艺术门类,因为与公共艺术相对立的概念是私有艺术。与这对概念相对应是民间艺术和宫廷艺术。与绘画、雕塑和建筑等传统艺术类别不同,甚至也不同于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和数字艺术等新型艺术样式,它没有自成一体的创作媒介和创作方法。公共艺术也不能成为一种身份标示,没有任何人宣称自己是公共艺术家,即使公共知识分子这个词今天已经变成了一种称号或头衔。

作为一种艺术理念的公共艺术值得提倡和肯定,但作为一个学科和教学专业,公共艺术存在的合理性是大可商榷的。考察公共艺术专业的课程设置,我们发现,除了公共艺术概论之类的课程之外,其教学内容几乎涵盖了绘画(又包括油画、国画和版画等)、雕塑(泥塑、石雕和铜雕)、设计(又包括平面设计、景观设计和广告设计等)和摄影等所有专业。可以说,公共艺术是一个没有边界的学科。也可以说,公共艺术是一个“非专业的专业”。就像水果一样,公共艺术是一个抽象概念。没有一个东西叫水果,只有具体的苹果、葡萄和香蕉。同样,没有一个名叫公共艺术的作品,只有具体的属于公共艺术的雕塑、建筑和设计。令人忧虑的是,虽然所学课程为其它专业的内容,由于涉猎过广,对各专门学科只能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公共艺术专业的学生无一精通,因而在专业分工越来越细的当今社会,这类毕业生完全不具有职业竞争力。既然如此,公共艺术专业存在的必要性就值得怀疑的。

交叉性和综合性学科作为对专业过度细化现象的反驳,其出现具有一定合理性和必然性,但是,一个学科或一个专业如果没有可量化的教学标准,没有可操作的指导规范,其教学内容没有不可取代的唯一性和独特性,它就没有可以安身立命的阵地,更遑论对于其它专业的竞争优势。公共艺术作为一个新型专业学科,它的边界有待划定,它的独特性有待明确。实践是检验一切事物成败的标准,公共艺术作为一个学科的兴衰将由时间作出回答。

注①The term public art properly refers to works of art in any media that have been planned and executed with the specific intention of being sited or staged in the physical public domain, usually outside and accessible to all. The term is especially significant within the art world, amongst curators, commissioning bodies and practitioners of public art, to whom it signifies a particular working practice, often with implications of site specificity, community involvement and collaboration. The term is sometimes also applied to include any art which is exhibited in a public space including publicly accessible buildings.

In recent years, public art has increasingly begun to expand in scope and application — both into other wider and challenging areas of artform, and also across a much broader range of what might be called our 'public realm'. Such cultural interventions have often been realised in response to creatively engaging a community's sense of 'place' or 'well-being' in society.

Such commissions can still result in physical, permanent artworks and sculptures. These also often involve increasingly integrated and applied arts type applications. However, they are also beginning to include other, much more process-driven and action-research based artistic practices as well. As such, these do not always rely on the production of a physical or permanent artwork at all (though they still often do of course). This expanded scope of public art can embrace many diverse practices and artforms. These might be implemented as stand-alone, or as collaborative hybrids involving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The range of its potential is of course endless, ever-changing, and subject to continual debate and differences of opinion among artists, funders, curators, and commissioning clients.

Monuments, memorials and civic statuary are perhaps the oldest and most obvious form of officially sanctioned public art, although it could be said that architectural sculpture and even architecture itself is more widespread and fulfills the definition of public art. Increasingly most aspects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are seen as legitimate candidates for consideration as, or location for, public art, including, street furniture, street lighting, Lock On sculptures and graffiti. Public art is not confined to physical objects; dance, procession, street theatre and even poetry have proponents that specialize in public art.

猜你喜欢

雕塑学科艺术
【学科新书导览】
巨型雕塑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我的破烂雕塑
纸的艺术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