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汉-维和维-汉双语人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研究综述
2014-09-15高晓博
高晓博
(昌吉学院外语系,新疆 昌吉831100)
1 新疆的语言环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北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47个民族成分,其中世代居住的民族有13个。新疆由于其独特的民族居住方式形成了多民族、多文化和多语言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特点,被认为是一个天然的语言实验室。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语言的使用是一个复杂的现象,与社会、文化和人民息息相关。维吾尔族和汉族是新疆人口众多的两个民族,同时维吾尔语言和汉语是被应用于新疆的两种官方语言。生活在这个多语言社区,大多数维吾尔族人成为维语-汉语的双语者,一些汉族成为汉语-维语的双语者。
关于语言使用的研究在国内外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些有巨大成就的研究为当代的研究进一步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我们可以系统的、深入的和以经验为基础的去调查国内外详细使用语言的趋势。在中国,为数众多的研究者已经完成了对普通话、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模式和语言态度的研究。这些研究很有价值,尤其有利于对新疆语言使用进行深入研究,因为新疆是一个多种语言使用复杂的区域。很多前人研究关注于对维-汉双语人的维吾尔语、汉语语言使用和语言的态度,但很少关注汉-维双语人的汉语和维吾尔语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关于他们之间的对比甚至更少,因此值得调查。
2 有关新疆汉-维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的相关研究
王远新(1999)曾在“论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态度的几个问题”中总结了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和态度的相关问题。他的主要贡献是总结归纳了中国关于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研究的共同特征,不同少数民族语言态度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不同少数民族在语言使用方面开放度的不同性以及在同一个民族内不同人的不同语言态度。
闫丽萍(2002)在“新疆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双语态度调查与分析”一文中对新疆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的双语态度进行了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把汉语作为他们的第二语言进行学习,并且认为双语人比单语人更具有竞争力。
王洋(2004)在“新疆维吾尔族语言态度探析”一文中对乌鲁木齐和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族对维吾尔语和汉语的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进行了调查。主要从语言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视角进行田野调查。研究主要总结了维吾尔族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的共同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孙咏梅和孙咏莉(2007)在“维吾尔族大学生的语言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一文中通过配对样本检验法研究了在京维吾尔族大学生语言态度和影响因素。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社交网可以更好地解释了维吾尔族大学生语言态度,有助于我们预测可能的语言选择。
曹湘洪和王丽(2009)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语言选择”一文中研究了在特殊语域语言的选择。本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双语人的语言选择。结果显示:这些双语者试图在提高说汉语能力的同时维持维吾尔语能力;不论是与维吾尔族交谈还是汉族交谈,他们在交谈时都有语码转换现象,但多偏向于维吾尔语;他们的语言能力决定了语码转换中不同语言使用的比例。
王远新(2010)在“都市‘城中村’的语言生活”一文中利用问卷调查和采访的方法研究了乌鲁木齐市水磨沟维吾尔族城市居民的语言选择和语言态度。研究表明:语言选择强烈受到不同领域和不同的对话者的影响;他们使用熟悉的语言,很少有语码转换;他们的对汉语普通话的评价比英语、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要高。
王远新(2011)在“锡伯族地区‘城中村’的语言生活”一文中对新疆察布查尔县郊区的锡伯族、汉族、俄罗斯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居民的语言选择和语言态度进行了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采访的方法。研究表明:他们当中的许多人都是双语人或会说多种语言的人;在家庭使用母语,其他不同语言环境下选择针对不同的谈话者使用不同语言;他们中的大部分接受并愿意学习汉语;不同年龄段的不同少数民族语言的母语使用情况不同。
王远新(2011)在“伊宁市郊多民族杂居村的语言生活”一文中对新疆伊宁英也尔乡六七段村的东乡族、撒拉族、汉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民怎样进行语言的选择和态度进行了详细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结果表明:村子里流行的语言是汉语方言和维吾尔语;83.3%的人是双语人或多语人;在家庭中多使用他们的母语或单一语言,而在公众场合多使用不同语言,语码转换现象较为常见;他们中的大多数接受并乐于学习汉语;使用汉语方言的群体团结度低于使用维吾尔语的群体,但前者的语言社会地位高于后者。
陈华英(2011)在“新疆维吾尔族民考民大学生的双语态度”一文中对新疆维吾尔族民考汉大学生的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进行了研究。其中220名参与者显示了对母语的强烈归属感;同时,他们接受汉语,对汉语和母语显示出极大的学习兴趣。
董丹(2011)在“乌鲁木齐民汉合校维吾尔族初中生学校内外维汉语言使用研究”中研究了在学校这个语域内,维吾尔族初中生对汉语和维吾尔语的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研究结果显示:在较为亲密的语域,维吾尔族学生使用汉语的比例高于维吾尔语;在不同语域,语言能力不同的维-汉双语学生有不同的语言使用模式;维吾尔族学生对汉语有积极的态度。
冯莲(2011)在“关于新疆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儿童学前教育双语环境及语言态度的调查与分析”一文中研究维吾尔族父母的语言态度对孩子在维吾尔族语方面的影响。本研究发现父母的语言态度影响孩子的态度。
夏新军(2011)在“新疆南疆地区干部双语教育现状研究”一文中调查新疆南疆少数民族干部的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结果暗示他们认为学习第二语言是一种应该掌握的能力。在新疆南部的少数民族干部应该学习汉语,希望更多少数民族成为双语人。
3 结语
以往国内外提供了不少关于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很多研究是调查汉语普通话、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语言使用模式和语言态度。我们有必要深化研究新疆的语言使用情况,因为新疆是一个多语言言地区,语言使用情况复杂。尽管不少研究已经调查了维-汉双语人对汉语和维吾尔语的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但很少有研究关注汉-维双语者的语言生活,这值得调查。
[1]陈松岑.新加坡华人的语言态度及其对语言能力和语言使用的影响[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1):15-20.
[2]董丹.乌鲁木齐民汉合校维吾尔族初中生学校内外维汉语言使用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
[3]韩涛.新疆“民-汉”、“汉-民”双语人才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J].新疆社会科学,2008(5):90-93.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2010年新疆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