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如何开展受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教育
2014-09-15张长辉
张长辉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5)
0 引言
我国高校目前建立的“奖、助、贷、勤、免、减、补”等多位一体的救助体系,基本覆盖了全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绝大部分受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自立自强,在校期间表现优秀,毕业后用自己的业绩回馈社会,但部分受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仍存在感恩意识缺失的现象。感恩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从理论宣传乃至付诸实践来提升受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素质,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探讨并解决的问题。
1 受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教育取得的成绩
1.1 受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要性达成共识
缺乏感恩意识的同学往往缺乏真正的自立意识,不关心他人,只求索取不懂回报,社会责任观念淡薄,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将社会、国家、学校给予的各种资助视为理所当然。加强感恩教育,尤其是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一方面可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文化素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健全大学生的人格,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举措;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有助于构建和谐校园、和谐家庭关系和促进学校“教风”“学风”“考风”建设[1]。感恩教育对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个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一观点得到了国内高校和学者们的一致认同。
1.2 部分高校进行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感恩教育探索
国内很多高校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开展公益劳动活动以探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形式多样,要求不一。例如清华大学、江西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兰州大学等学校已把公益劳动纳入课程设置,并与学生能否毕业挂钩。部分高校的公益劳动则侧重于在受资助学生中举行,如江南大学、东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2]。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则建立了感恩教育实践基地,以培养受助家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之情,让他们懂得回报、奉献、给予的快乐[3]。东北农业大学以“一封母亲的来信”为切入点,组织学生开展以“感恩、责任、奋进”为主题的感恩教育活动[4]。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通过讲座、海报、微博、QQ、微信学校网站等形式宣传国家、社会、学校等一系列资助政策,让学生“知恩”,通过筹建“爱心互助基金”,让学生“行恩”;通过组织演讲比赛、辩论比赛,让学生“传恩”等等。
1.3 高校感恩教育理论研究取得一定成果
我国高校感恩教育理论研究取得的成果主要包括高校感恩教育相关的内涵研究、基本内容研究、特点研究、目标研究,感恩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重要性研究,高校在感恩教育实施过程中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研究,有关存在问题的原因探究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研究等[4],对高校感恩教育的实践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2 受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部分受助学生缺乏正确的感恩意识
感恩包含着对党和国家的政策之恩、父母生养之恩,老师教诲之恩,社会关爱之恩和大自然滋润之恩。受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大部分学生都心存正确的感恩意识,通过“校内勤工助学”、“班级或者社会志愿服务”、“先努力学习、工作后奉献社会”等方式回馈学校和社会,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但现实中受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还存在不知恩、不感恩、不报恩、忘恩等几种不正确的思想观念[5]:
(1)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缺乏感恩意识,认为自己家庭经济困难,获得国家、社会和学校的资助是理所当然的,不需要回报和感恩。
(2)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着国家给予的资助,却变得不思进取,上课迟到、早退,不热爱集体,自私冷漠,对未来缺乏规划和目标,更有甚者把资助款用来攀比高消费,整天沉迷网络游戏,而在自己的诉求得不到满足时就牢骚满腹。
(3)部分家庭经济真正困难的学生为了“面子”,有意识地隐瞒自己的家庭状况,不敢参与贫困生认定,有的甚至觉得获得资助后周围人会用异样眼光看待自己,觉得低人一等,产生自卑感而背上心理包袱。
(4)部分学生得到资助后虽然心存感激,觉得应当立刻回报社会和个人,但又苦于自己经济实力有限,陷入对自己能力渺小的自责和愧疚之中。
2.2 在资助工作实施过程中对受助学生的感恩教育不够
在资助工作实施过程中,由于处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如辅导员、班主任,平时的事务性工作较多,很多没有读透国家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政策和文件,没有领悟其中的资助育人信息;一线教育工作者所带学生数量大,单独与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深入接触的时间不多,往往不能及时准确地判断学生的复杂心理需求及思想变化;部分教育工作者思考问题所站角度不高,方式陈旧,“填鸭式”的教育使学生产生疲倦感,直接影响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教育的效果。
2.3 部分高校对受助学生感恩教育的实效性较差
部分高等学校在开展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将感恩教育等同于知识的灌输,内容过于理想化,缺乏科学性,流于形式,并无实质内容;主体意识相对比较缺乏,教育方式陈旧,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没有引导受助学生自觉地去思考如何感恩;不贴近学生实际、不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也没有引导受助学生将感恩教育的要求逐步内化为自身日常的生活习惯;没能准确把握对受助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规律性、科学性以及系统性,使得感恩教育的实效性大打折扣。
3 高校如何开展受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教育
3.1 提升受助学生的感恩意识
在重视感恩教育的基础上,使受助学生对给予他帮助的社会和个人心存感恩,建立“高校、社会、家庭、网络、学生”五位一体的联动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感恩心理,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情感力量,搭建感恩网络平台,加强学生自我感恩教育,通过调适与协调家庭、学校、社会、网络,以及学生自我教育的关系,建立感恩教育系统工程,以期实现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识大自然的赐予之恩,认识父母的生育和养育之恩,认识社会、亲朋、他人给与的帮助之恩,认识每一个阶段老师的培养和教育之恩。
资助工作实施过程中加强感恩教育,抓住填写表格、提交资助申请的教育契机,将感恩教育融入其中,让学生知恩,并引导学生在资助过程的前端知恩感恩,使学生在申请之初就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念,表达获得资助后回报社会、回报祖国的决心。
3.2 培育受助学生的感恩情感
首先,资助评审过程中,让受助学生看到家庭经济困难不是获得资助的唯一条件,还要看学习成绩、道德品质等各方面的条件,只有品学兼优者才能获得资助。告知受助学生每一项资助的发放流程,让学生知道资助并非理所当然,对资助的发起者(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社会群体和个人等)感恩,对资助工作人员(政府各级部门、社会各界及学校财务处、学生处、学院辅导员等)产生感恩之心。
其次,建立受助学生学习生活随访制度,及时掌握受助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动态,引导其合理使用资助资金,帮助和督促受助学生树立对资助工作的认同感、荣誉感、自豪感,将家庭贫困带来的自卑感和等待救济的弱者心态转化为奋发向上、努力学习改变命运的动力,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人际关系、职业生涯规划等指导和服务。
最后,树立受过资助且在生活学习中懂得感恩、积极进取,毕业后努力帮助别人的典型,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浓烈的感恩氛围中,利用校园广播、网络、标语、宣传栏等形式营造感恩舆论环境,培养感恩情感。
3.3 增强受助学生的感恩行动
受助学生获得资助后,让学生知恩,培养感恩情感,产生奉献精神与责任感,接下来就是去践行感恩之心,诚信还贷,乐于助人,自立自强,努力学习,成长成才,并将关爱回馈给自己身边和社会上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用实际行动将爱心传递下去。
首先,资助工作实施过程中需要明确受助学生的公益义务。在受助学生中开展助他型公益活动[6],培养学生自强自立、回报社会的观念,并把参加公益活动作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各项资助的必备条件,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是在社会和他人的关爱下成长的,在接受关爱的同时,有责任和义务将爱心传递下去,实现知行意的结合。
同时,利用教育载体开展具有专业特色感恩活动,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核心的感恩长效机制。在开设专业的实习实践活动中,有意识地鼓励、引导受助学生学会感恩、诚信和自立自强。通过开拓课堂之外的实践教育阵地,让实践育人的隐性教育方式有效补充资助育人的显性教育方式,二者的有效结合将充分发挥高校的育人功能。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中感受到生活激烈竞争带来的生存压力,通过生活的大舞台,去认识社会、感恩社会、回报社会。
4 结语
高校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过程中,要以树立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为指导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观,用适度的感恩意识、正确的感恩方式、正当的感恩心态,来增强高校感恩教育的实效。
[1]王奇.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教育探析[J].大庆社会科学,2013(10)∶128-130.
[2]江秋霞,陈仁建,唐茜.高校贫困学生参加公益劳动的实践与探索[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7(5):14-16.
[3]王勤春.高校贫困大学生感恩教育实践方法探析[J].黑河学刊,2010(5):85-86.
[4]苏小坤.高校感恩教育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2.
[5]赵越.论高校思想教育与资助育人工作中感恩教育[J].现代商贸工业,2013(05):158-159.
[6]郑宁扬.高职院枚贫困生感恩教育实践研究[J].科技信息,2012(3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