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耕作区经济发展难题与对策

2014-09-15吴建华

科技视界 2014年24期
关键词:农民群众农业

冯 涛 吴建华 王 磊

(1.新蔡县佛阁寺镇农业服务中心,河南 新蔡 463500;2.新蔡县佛阁寺镇村镇建设发展中心,河南 新蔡 463500;3.新蔡县宋岗乡村镇建设发展中心,河南 新蔡463500)

农业是国家稳定的基石,农村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调查显示,中部六省人口3.6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8.1%,其中农村人口2.34亿,占全国农村人口的31%,外出农村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的43%。土地面积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0.7%,生产了全国1/3的农产品,是全国重要的农业产区和主要的农产品供应基地。小麦产量、稻谷产量都约占全国的40%,油料产量占全国的41%,棉花产量占全国的31%,肉类产量占全国的28%。农业耕作区经济发展在促进全国农业经济发展、稳定粮食安全中占有突出地位,做为农耕区的乡镇基层农艺工作者,要认真思索农耕区村经济发展特点和存在的难题,积极探索相应的对策来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1 农耕区经济发展的特点

1.1 传统种养增收困难

这是耕作区固有特点。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增收的不稳定性大。尽管国家对农民实行了种粮补贴,但种子、化肥、农药、柴油等生产资料和机械作业费等持续涨价,增加了农民的生产成本,而且我们这里处于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大,人均占有耕地很少,农民从事种养业增收困难、收入低,农业发展困难仍是当前农村的现状。

1.2 务工劳务收入较低

随着外出打工农民日益增多,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从事二、三产业生产的比例逐年增加,但由于农民工综合素质低,技术型、技能型劳动力转移输出很少,大多数农民仍从事着低收入的工作,同时由于缺乏政府组织,农民打工中碰到问题维权困难,有的打工半年却得不到收入,多种原因致使农民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增长受到抑制。

1.3 产业带动增收不足

近几年农业产业化有了一定发展,但是加工企业和大型农业生产企业进入较少,无法带动农民进行生产竞争。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还不高,养猪协会、花生种植协会等有特色的农民协会较少,个另地方将经济合作组织或协会作为普通企业对待,使得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在贷款、纳税、保险等诸多方面困难重重,严重妨碍其发展。公司、协会和农民之间未真正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民几乎没有在农民协会的二次分配中获益增收。

2 影响农耕区经济发展的深层原因

2.1 政府规划引导少

由于处于当前的市场经济,基层政府认为群众可以根据市场引导进行自主经营和种植,缺少长远规划,群众看什么赚钱种养什么,容易形成跟风现象;个别基层政府和干部又因为市场风险大,同时市场发展知识不足,怕对群众引导造成群众损失,宁可不作为,也不愿触及问题,造成群众生产风险加大,增收困难;

2.2 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

群众种植的盲目性造成中农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错位的产品结构矛盾。一是结构错位。如大农业内部以种植业为主,其他养猪,牛、羊养殖附属农业为辅,种植业以种粮食为主,其他经济作物为辅。二是时间错位。农产品的供应在产期集中上市,供大于求,供给膨胀,销售困难,价格下降;而上市期一过,又出现供给短缺,求大于供,难以购买,价格上涨。致使地方存在物贱农伤现象,影响了农民的增收。

2.3 科技投入难以满足农业发展

一是科技服务人员素质低;懂技术,科学种植的科技人员严重不足,如我们镇全镇4万多农民,8万多亩耕地,但农业服务中心人员仅11人,根本无法指导群众生产,同时农业服务中心人员平时忙于农药、良种供给发放等事务性工作,也没更多时间为群众提供科技服务,另外,农业服务中心人员也很少进行经常性的知识更新,知识结构老化,服务群众心有余力不足。二是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由于历史、体制、政策等原因,我国农民素质在整体国民中一直偏低,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的多,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老弱病残。农民对于新技术新经验的接受意识尽管有,但应用能力差,现代科学技术不能为其所用。三是科技推广的体制和经费存在问题。陈旧的组织管理方式使科研、教育、推广与实际生产脱节;存在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和激励机制不健全、人员分布不科学、信息不灵的问题;同时因资金投入不足和相关服务经费缺乏使先进技术难以转化为农民的实在收入。

2.4 基础设施薄弱滞约农耕区经济发展

一是历史原因造成,我国早期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对农业、农村和农民取多予少,造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二是城乡差别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城里公路四通发达,灯火通明,并在不断的锦上添花;而在农村,道路和水利等事关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设施却日渐破旧。以我镇为例,全镇一条省道,因建设十年之久,现已经无法通行。一条乡道,数条村道。个别村道也因年久失修加上损毁严重,下雨都无法行车,有的行政村都实现不了村村通。水利方面,全镇十个涵闸多是几十年前建设,每年汛期基层政府只能运用有限财力进行维修,提心吊胆使用。全镇14个行政村只有北半部的几个村能够利用机井进行灌溉,其他村只能靠天收。

3 促进基层耕作区经济发展的对策

3.1 加大政府引导力度

政府要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政府一要加大对群众经济发展的领导和引导,二要系统建设服务群众的农业服务体系,要加强对镇农业服务中心、村农技服务人员的日常培训。

3.2 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一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根据要素价格均衡理论,建立全国统一流通市场,冲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各种壁垒,充分发挥各地区域比较优势,促进农村产品与要素大范围的合理流动,化解农村经济结构存在的矛盾。二是加快小城镇建设,带动非农产业发展。以小城镇发展促进农村的交通运输、商务贸易、就业等发展。

3.3 大力发展农业科技

一要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按照科学规划、分类指导、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指导思想,积极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二要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引进工作。作为上级政府要加大政府财政对农业科研的经费及设施投入。同时鼓励社会兴办农业科研、教育及推广应用的科技企业项目。三要通过各种途径培育新农民。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制,做到让所有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配合人事劳动部门大力实施以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阳光工程”,有针对性地举办家政服务、电子电器应用等技术培训,兴办村级农民图书馆、建设文化大院,方便群众自主学习。

3.4 加大科技推广

提高科技在农村经济的应用,科技推广是关键。一要规范农资市场管理,鼓励优质良种、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优质化肥供应市场进入农村市场,严查劣质生产物资伤农事件。二要根据地方实际发展项目推广型、示范农场及科技园区型、技术承包型、技物结合型等不同的推广类型。三要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转变推广方式。改变以前由依靠政府和科研单位来决定技术推广项目为由农民或者基层组织提出需求,由科技人员来决定技术推广项目的方式。

3.5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营体制。要加强监管,要制定规划,完善制度,落实责任。二要积极争取上级各种支农资金,特别是扶贫资金,通过县、乡、村三级联动监管资金投放,如我镇大型水利工程台子湖600亩水面建设共争取上级资金2000万元,项目建成后集水利、水产养殖、景观旅游、群众生活等多功能于一体。三要制定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个人、集体及各种经济主体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进金融机构的支农服务,多渠道筹集资金,要充分运用一事一议工作方式,做到群众设施群众办,建好设施为群众,如我镇采取这种方式修建道路共30多公里。

猜你喜欢

农民群众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多让群众咧嘴笑
饸饹面“贷”富农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