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外语修辞格教学中的“似非而是”
2014-09-15李维丽
李维丽 王 笑
(1.宁德师范学院,福建 宁德352000;2.集美大学,福建 厦门361021)
似非而是,简单来说,就是似乎是“非”,其实是“是”,是修辞学中常碰到的比较难理解的修辞概念之一。在现在的外语教学中侧重研究其语法表达, 而忽视了它在认知过程与隐性教学中对学生的塑造作用。
“似非而是”涵盖三个范畴内容,一是认知的过程,二是言语的表达,三是为人智慧。 在本文中,以经验层面的认知现象为出发点,对似非 而 是 在 认 知 的 过 程 (Cognitive process)、 言 语 表 达(Diction expression)、为人智慧(Intelligence)三个方面分别进行概括。 对言语表达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分别论述,结合与相关修辞(格)的对比,力求搭建“似非而是”在外语教学中的概念框架。
1 似非而是的认知过程与智慧
似非而是在先验层面存在关于逻辑和矛盾的统觉及演绎等相关问题,但,在经验论基础上,则是建立在一种经验逻辑之上。
表面上看, 似非而是一直被人所认为是一种善用智慧的表现,但是,当行为人不明所知时,在思考、认知、言语表达、处事的等问题上,不免会出现前后不一的表象上的“似非而是”,而这种“非逻辑”性的表象上的“似非而是”又会有因为客观偶然性因素的影响,被人理解成为一种“非偶然性的智慧”。然而在认知深层,其实是行为者思维混乱、判断力缺失的现象;虽然一度有可能让人以为行为者“隐以成事”,但,建立在经验假设之上,则是一种背性的“似非而是”。
而作为“智慧”的“似非而是”,则是一种建立在经验逻辑基础上的认知实践过程,当经验逻辑显示“A-B-C”时,对逻辑顺序的调整,能够诱发新的认知过程。这也是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开展隐性教学的学理基础。
虽然认知过程难以被人所察觉,但,在行为人思考问题、并将思考化为实践的过程中,认知作为行文、行为的先行者,有着不可隐去的巨大影响。 第一,其包含一种矛盾和逻辑的思考。 在认知过程中,对所要言明的问题或者所要作为的事情之因果需要很清晰的看待, 同时,对行为对象的认知能力要有明显的评估,则在认知思考过程中,需要时刻贯穿着的关于“是”或者“非”或者“是非”“非是非非”的考查,以便做出最恰当的决策;第二,在行文前,需要建立在文本层面语义的驾驭之上,先通过前景化的手段,以语义偏离为主要方式,吸引读者注意,促使他们运用存在于自身意识的图示进行深层思考,以便使之可充分理解含义,并对原有图示进行挑战和更新,从而达到行文者的目的和读者在认知过程上对行文者过程的还原;第三,以行为“非是”为主要表达,其实也是一种受行为者与施行为者博弈的过程,而这种过程,本就需要从认知过程以基本出发点,以达到“博弈”上的循环。
故而,此时“非”的定义并不是作为“是”的对立面而存在,它包含着“非是”的概念,具体而言,则有“非是”“非非”“是非”三个内容。即在行为主体目的在于“是”的时候,则表现一种“非是”的行为,可背,可隐,可虚实相间。在我国古哲中,对其有非常多的表述。就《鬼谷》,则有“开阖阴阳”“欲取反与”“隐以成事”“多变不变”“阴道阳取” 等多种做法。
2 似非而是的表达层次与修辞格比较
在言语表达这个范畴之内,似非而是多被看待为一种修辞格(修辞手法)。 笔者补充一点在于,修辞格意在一种言句模式,而修辞手法则更侧重于对具体语素的应用。实际上,此上两点,是将“似非而是”狭义化了,甚至只提到了微观(micro)和部分中观(mecro)的内容。 刚说过,认知过程中的似非而是的相关观点,则,在言语表达上,似非而是还存在宏观(macro)上的相关问题。
(1)宏观(Marco)的“似非而是”,表现为作者思路和作文间架,同时在行文过程中的提纲挈领式的思想脉络,就议论文而言,欲扬先抑的做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行文方法(自然,这种手法是介于宏观和中观上层之间)。
(2)中观(Mecro)的“似非而是”,主要有三个内容。 ①对段落间的编排;②对段落间句式的编排;③对句子分间的组织。 而详细而言,其“非”则具体表现为“非是”的概念。
(3)微观(Micro)的似非而是,则是最常见的运用“似非而是”的方法。 较高层面表现一种修辞格的模式,较低层面,则是对语素的编撰,其中语素的复杂程度,又可以有含杜撰、观点、言词,到含观点、言词,到只有言词的不同情况。
在修辞格上,“似非而是” 是一种矛盾修辞与否定修辞的统一,其以对比为主要叙述手段,整合了“语素结构、作者观念、是非语素的显隐性(包含显性,隐性,半显性三种)”编撰。故而,“似非而是”的理论内涵,可以通过与似是而非、拈连、反问、反语、讳饰、设问、双关在修辞手法等方面的对比,加以厘清。
第一,对比“似非而是”。修辞手法而言,似非而是与“似是而非”有相似的语素结构,一是显而易见的自相矛盾,悖逆于公认价值标准的,二是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的背离,但我们认为,“似是而非”其实是狭义的“似非而是”的一种特殊形式。 因为两者就更狭义的表达上而言,前者在于表达作者的否定观点, 而后者则是表达作者的肯定观点,而句式的侧重点则均在结论语素。 但是似非而是的认知过程相对比“似是而非”则复杂许多,后者仅是前者的一种思维表征。
第二,对比“拈连”。拈连常用于修辞语素的转接,其的主要语式为“甲+乙——甲+丙”,而“似非而是”则为“甲+乙——非乙(非甲)”。 相对比,拈连是一种类比认知,而似非而是则表现为知识结构的类比与反身。
第三,对比“反问”。反问是以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内容,肯定的形式表达否定的观点,在于强调、突出作者观点。 就句式而言,似非而是没有疑问形式,并且,存在两个对立表达作用语素,而反问则最多其一;两者均在于表达作者观点,但反问对作者观点显性为主,而似非而是含有显性的状态,但观点隐性了,即含有半显性特征。
第四,对比反语。反语是用表达意思与字面意思相反的方法,表达作者意图。 则反语在对是非(作者观点)的运用上,只有“非”而无“是”的存在,同时,作者观点呈“隐性”的特征。
第五,对比讳饰。 讳饰主要是对忌讳的事,用旁语来替代。 这种替代方法,可以作为对“非是”的一种应用,但,一则其没有具体的作者价值观点,二则,没有完整的表达是非的言词。
第六,对比设问。设问是一种用提问的方式,作者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揭示某种观点。 其可以作为一种“似非而是”的中观上的思考过程。 但,严格上并不属于似非而是,(1)其不存在对立的是非言词;(2)更侧重的是转接的过程,而非矛盾思考的过程。
第七,对比双关。双关是用一个言词来表达两种意思。而似非而是则是出现是非言词,以表达作者观点,其二者在观点的显隐性上有相似的地方。
3 结论
“似非而是”涵盖认知的过程、言语的表达、为人的智慧三个范畴内容。作为认知过程的“似非而是”表现为偶然性与经验性智慧两种形式,而作为修辞格的“似非而是”一种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矛盾修辞与否定修辞的统一。我们在教学中不但要通过其与矛盾修辞格与否定修辞格的对比厘清理念概念,也要更深度关注对学生“似非而是”认知过程的培育,充分发挥其隐形课程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