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提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地位的原因和看法
2014-09-15杜晶晶
杜晶晶
(重庆大学,中国 重庆400030 )
哲学社会科学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哲学社会科学就是要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提供理论支撑,为党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供科学依据,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探索成果和发展思路。[1]坚持不懈建设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进一步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地位有待提高的原因
1.1 对哲学社会科学的认识普遍不深
哲学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一样需要普及, 和自然科学同等重要。依照目前的情况来看,从政府领导干部到普通大众,对哲学社会科学的认识还不够深刻,甚至有些局限。 一些领导干部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时候过于形式和教条化,不能真正的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原理武装自己的思想、指导行为实践,不能理论联系实际。普通大众对整个哲学社会科学的认识还相当局限,大部分人不关心哲学、不懂哲学,对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认识也较少,甚至出现学科偏见、职业偏见等现象。
1.2 创新能力不强,缺乏重大的理论成果
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能力不强与缺乏重大的理论成果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纵观西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无疑不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的结果。 当然,许多重要的学科在我国起步较晚,还需要时间来打磨。 创新能力不强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目前我国拥有学术期刊6000 多种, 社科类学术期刊约2800 种;每年发表的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有数十万篇,是当前世界第一论文发表大国。 但是我国社科类学术期刊、论文被收录入世界三大引文索引的数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明显差距,在一些指标上甚至不如印度和韩国。 ”[2]由此可见,多而不精、影响力弱,是当前我国学术期刊论文的一大特点。
1.3 科研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现行科研管理体制还存在一定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资源配置不均衡不合理。 我们现行的资源配置法主要是课题制,好的方面是能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重新组合人力和资源,但是由于管理的漏洞,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科研经费长期积压的浪费问题。二是科研评价激励机制不完善。对不同学科、不同研究类型的评价激励措施采取大一统的管理办法,尤其是没有区分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等不同研究类型的评价方法。三是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机制不健全。科研成果转化太少太慢,没有形成政府宏观调控、研究机构和市场自主运作。
2 几点现实看法
2.1 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高校首当直冲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有40 万人左右, 占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的80%。高校已成为了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主阵地和示范区,成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主要力量。[3]
首先, 哲学社会科学的重点学科应覆盖到专科以上的全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里的重点学科不是每所普通高等院校都有的,大部分专科院校和一部分本科院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类学科建设不完善、 不规范。 专科院校在发挥各自特长的同时,多设立哲学社会科学类学科的开放公开课,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能从整体上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的影响力和学科地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在招收研究生时,应从考试内容、考试方法(初试、复试)的深浅上适当设置本校学科的招收门槛,而不应该限制学生跨专业、跨学科报考等。
其次,要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类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整个教育活动的主体,也是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关键。 鉴于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间的高度关联性,应注意吸纳和培养具有广博视野、多元学科背景的人才,使团队具备攻克剖解跨领域、跨学科课题的能力。教师应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关注学生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和当下热点问题,用积极正确的学术态度和方法引导学生脚踏实地、勇于创新。
2.2 要加强与自然科学的交流融合
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关系问题逐渐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促进作用得到研究者的普遍肯定。量子力学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引起了科学上的争论,也有哲学上的争论。 哲学的理性分析和无限思维方式往往对科学的重大研究和创新有着不可思议的影响,许多科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 现代科学的发展表明,科学最前沿领域往往是科学家与哲学家共同作战的地方。没有哲学意识的科学家同没有自然科学知识基础的哲学家一样,在科学前沿的探索中都将无能为力。[4]
我国自古以来在哲学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交流融合方面都做的不是很好,或者重人文伦理,轻科学技术;或者重实践科学,轻理性思考。 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哲学社会科学能够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和自身发展,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和应用有着价值导向的作用;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给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新问题新现象来思考,同时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
2.3 必须完善科研成果激励评价体系和应用研究转化机制
良好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能够促进事业的发展。一是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 科研经费的投入不能仅仅依靠政府资助,还要利用国家社科基金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市场参与的积极性。 二是要完善科研成果激励评价机制。 要根据不同的研究类型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既要重基础研究, 又要重视应用研究。 三是要完善科研成果应用转化机制。 必须形成政府宏观调控、研究单位和市场自主运作,建立起政府、高校、社会、市场有效结合的运行机制。
2.4 要学习伟人的创新精神和方法
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不竭动力和灵魂。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缔造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引领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创新理论成果,它们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最高成果。学习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伟人思想、理论成果,更要学习伟人们研究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和方法,学习他们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发扬光大的创新精神,如何从实践中发展新的理论。
总之,全面深化改革、努力实现中国梦,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又一重大机遇期,克服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的困难和桎梏,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功能,使哲学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一样并驾齐驱,为我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1]王素琴.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论述与理论创新[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9(02).
[2]张雁,曲一琳.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举措—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学术期刊纪实[N].光明日报,2013-08-29.
[3]朱崇实.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高校应该有所担当[N].光明日报,2013-06-05.
[4]远德玉,丁云龙.科学技术发展简史[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0,08(2006,10 重印).
[5][德]H·赖欣巴哈.科学哲学的兴起[M].商务印书馆,1966
[6]万频,刘国建.浅论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在当代的融合[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4(03).
[7]王伟光.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3(05).
[8]雷霞.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