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绩效评价研究——基于耕地质量等级视角

2014-09-14张效敬ZHANGXiaojing黄辉玲HUANGHuiling

价值工程 2014年28期
关键词:基本农田高标准项目区

张效敬ZHANG Xiao-jing;黄辉玲HUANG Hui-ling

(①黑龙江科技大学研究生学院,哈尔滨150022;②黑龙江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22)

0 引言

我国耕地存在分割细碎、水利设施不齐全、质量较低、农业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必须通过土地整治的相关措施来改善耕地的不良现状。为了增加粮食生产产量,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我国正着力推进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基本农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夯实农业现代化发展基础[1]。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决策是否正确、规划设计是否合理、预期目标和效益是否实现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评价来实现。本文基于耕地视角,以黑龙江省海伦市东风镇兴安村、东林乡连山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补建项目为例,探讨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效益评价的方法,构建了耕地质量视角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该项目进行定量评估,以期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1 项目规划概况

项目区位于海伦市东风镇兴安村、东林乡连山村,东面、南面紧邻克音河,北至东边水库、西至灌区主干渠;东西宽1.6公里,南北长20.0公里,总面积为3181.8515hm2。扣除不动工用地366.6540hm2,建设规模为2815.1975hm2,基本农田面积2634.1609hm2。

主要工程内容有灌排水工程和田间道路工程,前者包括输水工程、排水工程、水工建筑物工程、输变电工程,后者包括修建田间路工程;项目建设期为1年;项目预算总投资997.56万元。

2 耕地质量视角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绩效评价的内涵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绩效评价包括建设过程评价和项目后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建设任务完成情况评价、实施管理评价和实施效果评价等,其中实施效果评价主要是对建设成效的评价[2]。耕地质量表现为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高低、耕地环境状况的优劣以及耕地产品质量的高低,是土壤、水分、交通和地形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3]。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通过土地平整、深耕、地块合并及农田基础建设等土地整治措施来实现,进而提升现有耕地的质量。

3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基于耕地质量视角构建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实施效果评价,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构建完整的绩效指标体系,同时从耕地综合质量的角度评价项目区农田在项目实施前后的耕地质量。

3.1 评价指标因子的选取 全文遵循区域性、目的性、主导性以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原则,参考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初设评价指标因子备选库;在获取项目区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权威专家的意见,构建了本文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耕地质量视角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

3.2 评价指标的量化处理 为获得便于处理的数据和规范化的评价,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文章根据文献资料、专家意见对拟选的各评价指标因子进行量化分级处理,对各因素分别赋值。赋值区间[0,100],分值大小与耕地质量呈正相关,以此为各指标的每个等级制定等级标准。如表2所示。

表2 耕地质量视角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量化分值

3.3 评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基于耕地质量视角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要综合考虑评价指标和项目措施对耕地质量的影响。本文采用德尔菲法(DELP)和层次分析法(AHP),根据评价指标的重要性、通过指标之间的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计算各评价指标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从而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4]。如表1所示。

3.4 建立评价模型 耕地质量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可采用综合指数加权求和评价法。根据各评价指标不同级别的分值(Si)和权重(Wi),建立综合评价模型[5]。

式中V: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评价项目单元的耕地质量综合分值;

Si:第i个指标的分值;

Wi:第i个指标的权重;

n:评价指标的个数。

根据模型(1),本文的效益分值有经济效益分VB1、社会效益分VB2、生态效益分VB3及耕地质量综合分VA。根据项目区各评价指标的实际数值和评价指标量化标准,以项目实施前耕地质量为基础,遵循相同的标准,计算项目区的 VA、VB1、VB2、VB3,对项目区项目实施前后的耕地质量进行分等划级,由此定量评价项目区的耕地质量水平及分项效益水平[6,8]。依据得分,本文将耕地质量级别划分为5个等级,如表3所示。

表3 耕地质量得分与级别划分

4 耕地质量视角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绩效评价应用

4.1 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的应用 本文选取黑龙江省海伦市东风镇兴安村(D1)、东林乡连山村(D2)高标准基本农田补建项目为例,运用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其 VB1、VB2、VB3及 VA分别进行加权计算,再计算前后变化值ΔV、耕地质量总体水平的增值系数PV。计算公式为:

式中,Vb、Vp——整理前、后耕地质量分,i=B1、B2、B3、A。

根据PV大小,借鉴五级成功度评定法,本文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绩效成功度分为五个等级:成功、基本成功、部分成功、不成功、失败[7]。如表4所示。

表4 绩效成功度评价

运用上述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对D1、D2项目区VB1、VB2、VB3及 VA计算如表 5所示。

表5 海伦市2个高标准基本农田补建项目耕地质量绩效评价结果

4.2 应用结果的分析 结合表3和表4,分析表5可知,D1、D2项目区的 VA在项目实施前分别为 43.40、48.11,耕地等级为Ⅴ和Ⅳ,项目实施前耕地质量处于较低水平;项目实施后 VA为 57.90、67.82,分别提高 14.50、19.71,耕地等级达到Ⅳ和Ⅲ,即通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区的耕地质量均不同程度提高。

以PVA为标准,D1的PVA为33.40,D2的PVA为 40.97,D1达到基本成功,D2达到部分成功,说明项目绩效成果显著。虽然D1项目区达到部分成功,D2项目区达到基本成功,但二者总体水平相对不高,D2仅比D1高7.57%,这反映了高寒地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项目特点。

从单因素来看,D1项目区和D2项目区VB2提高的具体数值和增值系数最大,分别达到8.85、9.01、59.98、62.73,二者的PV都处于成功范围之内;D1项目区PVB3为24.42,达到部分成功,D2项目区PVB1为39.07,达到基本成功,但处于较低水平;D1项目区PVB1为16.85,达到部分成功,D2项目区PVB3为20.52,达到部分成功。这说明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整治工程可以明显提高VB2,而对VB1和VB3的影响相对较弱;根据1.2和1.3内容可知,这主要得益于项目区灌溉和道路状况的改善。?

5 小结

本文在对黑龙江海伦市高标准基本农田补建项目区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耕地质量视角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实现标准量化处理;通过DELP法和AHP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综合指数加权求和评价法建立评价模型,建立基于耕地质量视角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绩效评价评价科学方法。通过对海伦市2个高标准基本农田补建项目的评价应用,其结果与实际情况高度吻合,这将为黑龙江省进一步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耕地质量、提高耕地生产效益,完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1]我国“十二五”将建设500个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县[J].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业),2012(7):18.

[2]TD/T1033-2012,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3]王爱玲,胡继连,刘文鹏等.土地整理耕地质量评价和经济潜力评价比较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2(2):269-274.

[4]杜静,王瑷玲,马云波.土地整理效益模糊综合评价比较研究-以宁阳县两个土地整理项目为例 [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8,30(3):562-568.

[5]王爱玲,胡继连,刘文鹏等.土地整理耕地质量评价和经济潜力评价比较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2(2):269-274.

[6]陈慧芳.富阳市耕地质量评价及生产能力核算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3.2-29.

[7]高明秀,李占军,赵庚星.面向土地整理的项目尺度耕地质量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1):128-131.

猜你喜欢

基本农田高标准项目区
合阳县节水灌溉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域“禁废”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确保按时保质完工
高标准高质量转入“三年行动”
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数据库建设及应用
“两委”换届发动攻坚——确保啃掉“硬骨头”、实现“高标准”
凌河源项目区水土流失危害及策略研究
浅析永久性基本农田的划定与保护——以慈溪市为例
我国基本农田立法的四大软肋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