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石“守成者”专访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薄石
2014-09-14陈喆
文/陈喆
薄石“守成者”专访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薄石
文/陈喆
《资治通鉴·唐史》上说:“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慎之。”十六个字道尽历史轮转大势之中诸多命运的兴衰罔替,也诠释出功成者之后的“守成者”困局。从古而今,由国家到企业,虽世殊时异,但其理却始终相同。
而现任的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薄石(Dominique Boesch),就是这样一个在期望与质疑中成长的“守成者”。面对前任在华开创的大好形势,当时被外界认为资历尚浅的薄石,却在不经意间为奥迪这个中国豪华汽车市场的王者实现了新一次的加冕。2012年,一汽-大众奥迪在华销量首次突破40万辆,2013年“三年第二个100万辆”的销售目标也提前实现。
薄石
Dominique Boesch
◆1991年
加入大众汽车集团
◆1993年至1998年
先后担任奥迪公司在荷兰、比利时、西班牙、土耳其和法国巴黎地区的销售经理◆2003年
担任奥迪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在新加坡的负责人
◆2004年
担任奥迪韩国公司的总经理
◆2007年
担任奥迪奥迪日本公司的总经理
◆2010年9月至今
担任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总经理
进取是奥迪的DNA
外界眼中的“守成者”薄石,实现了对前任成就的突破。不过在成就面前,薄石仍然保持着他那份谦逊与低调,因为他知道在风云变幻的中国市场,任何骄傲自满都会导致在市场竞争中的一败涂地。在中国豪华车市场不断增长的浪潮中,奥迪需要应付的已不仅仅是宝马和奔驰这对分庭抗礼的老朋友,众多崛起中的第二阵营豪华车品牌也在伺机环视。
“奥迪品牌想要在市场上持续保持领先,需要不停地判断市场发展趋势和消费需求的变化,并随之做出适应和调整。对于各汽车品牌而言,在全球已经很难找到像中国这样有活力的市场,进入这个市场容易,但要保持稳步发展就要把自己的功课做好,要有好的产品,要很好地对待客户,还要有前瞻性的战略。”2014年北京车展之后,薄石对于新形势之下奥迪的发展道路,已经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考量。
他所强调的“前瞻性战略”,也已经或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之中。无论是应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浪潮的“e-tron”混合动力发展战略,还是“Land of quattro”等立足于摆脱“官车”固定形象实现品牌锐化的整合营销策略,抑或是兼顾销量与质量、产品与品牌的“领先者战略”。
6月16日,在“Audi Sport Night暨奥迪RS 7上市投放庆典”上,与荷兰足球巨星罗本有几分相像的薄石和他的中国搭档葛树文一起,以休闲衬衫和牛仔裤的亲民形象亮相,并在现场与车主和媒体愉快互动,如此轻松休闲的穿着与他一贯给人留下的刻板与保守印象大相径庭。在发言环节,他语调轻松,但言语中充满严谨和自信,举手投足之间都显得成竹在胸,作为奥迪这一中国豪华车市场强势品牌的领军人物气质展露无遗。
不过薄石心里清楚,尽管奥迪稳居中国豪华车市场第一把交易,但在竞争对手从未停止追赶脚步之下,保持进取心仍是唯一的选择。
“品牌锐化对奥迪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我们强调奥迪品牌是一个以未来为导向的品牌,具有进取性和创新性。”薄石眺望的眼光,已经聚焦在奥迪汽车的品牌基因上,“进取是奥迪的DNA。”这同样也是薄石身上所禀赋的气质。
“奥迪品牌有非常鲜明的进取DNA,这是奥迪团队一种组织行为特征。讲到进取,它包含很多东西,比如不断的创新、不断的追求引领的能力和引领的地位,还有激情和责任感。”这是薄石对奥迪品牌的理解,这种基因根植在奥迪历史的深处。而对于奥迪在华的领路人,薄石也以同样进取的DNA,开创了超越安世豪时代、唐迈时代的辉煌。或许有一天薄石离开中国,他可以同样自豪地说,我可能并不是一个成功的“守成者”,而是一个有着进取DNA的领路人。
东方化的德国人
2010年9月,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迎来新主人——年方44岁的薄石。而他所接替的,是功绩彪炳的唐迈(Johannes Thammer),后者将返回大众汽车集团总部担任战略部门负责人。
开创盛世之人功成身退,而接过这份重担的,则是时任奥迪日本总经理的薄石。尽管有着从1991年即以实习生身份进入大众集团堪称“忠臣”的背景,尽管有着在荷兰、比利时、西班牙、新加坡、韩国和日本等各个市场独当一面的出色履历,尽管也像自己的几位前任一样取了一个破局中国文化特色的中文名字增加亲和力,但一贯以热情好客著称的中国,却是用谨慎的目光打量着薄石这样一个来自年销不足万辆的小市场的管理者,质疑能否接过年销20万辆的庞大中国市场的重担,还有唐迈辛苦积累的领先优势,会不会在短时间内被宝马和奔驰迅速追平。
尽管困难重重,但薄石却用最实际的行动与成果证明了自己。非但没有被竞争对手赶上,反而凭借“全价值链本土化”策略与高质量的增长,在豪华车市场高歌猛进,更在2013年实现了“三年第二个100万辆”的辉煌业绩。
“我是一个勤奋的人,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我喜欢团队合作,喜欢和有工作能力、有激情的同事去共事。对于工作,只有你很热爱和很有激情才能做好,因为有了热爱和激情才能有主动性和创造力。我认为我具备抗压力和抗风险的能力,也很高兴在中国可以和具备上述能力的优秀团队一起工作,我们共同迎难而上。”低调的薄石以德国民族性格中的务实完成对质疑的反击,他在冷眼旁观中保持着自己对工作的热忱。
在“征服”中国豪华车市场以及别人的同时,薄石也被东方古国的魅力所征服。“我有很多爱好,最突出的是对艺术和现代建筑的喜爱,因为通过艺术、建筑自身的形式,可以给我带来很多联想,这对我来说是精神上的享受。在中国的这段时间给我带来很多惊喜,从建筑和艺术多种多样的形式上,我能够感受到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能量最大、激情最多的国家。”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奥迪在艺术领域营销方面的不遗余力,“奥迪艺术与设计大奖”、“奥迪艺术文化周”、“奥迪艺术展”、“奥迪夏季音乐周”等一系列精彩的艺术营销活动已经成为国内颇具影响力的音乐与艺术盛事,这里面也打上了薄石这一艺术爱好者的鲜明烙印。
入乡随俗
奥迪取得丰硕成果的两大基石,则是全价值链本土化的战略以及高质量的增长模式,于薄石而言,这也是他现在信心的源头。
作为全球首个进入中国市场的豪华车品牌,奥迪在市场竞争初期尽得先机。入华之初,一汽集团和奥迪汽车的股东双方便将奥迪全球统一标准基础上的“全价值链本土化”作为核心发展战略。从本地化研发到本地化生产,从本地化采购到本地化营销,“入乡随俗”成为一汽-大众奥迪最为鲜明的特色。成立合资公司、推出长轴距版本车型,更多考虑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和特点,奥迪在华的每一步都走在潮流的前沿。
“产品与用户将是一个互动的关系,技术不是冷冰冰的,是可以作为情感交流的,最终给消费者带来美好的生活。”薄石对于汽车带给人与生活的东西有着自己的理解,“驾车旅行不一定要去某个地方,重要的是整个过程,一个享受驾驶汽车乐趣和感受沿途人文景观的过程。”薄石向记者谈到了他的亲身经历,这种以技术服务消费者的理念,正是奥迪长期以来的坚持。
所谓高质量的增长,在薄石的口中,一样是这种理念的延续于是,奥迪拓展的产品线,扩大经销商网络渠道覆盖,提升服务质量与客户满意度,而最为关键的,则是奥迪将领先全球的技术提供给中国的消费者。
“作为一个市场的领先者和领导者,我们可以做的是,用更好、更早的判断,以及更新、更完美的产品来吸引客户。而这就意味着,要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产品,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薄石的这番话也正印证了奥迪在华的行动。目前奥迪在华以实现了5款车型的国产化,向中国市场导入的进口车型也在不断增加。更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产车型的国产化率已经达到60%,而在未来,这一数字将达到85%。
每次出席奥迪的品牌活动时,薄石都会不失时机地炫几句汉语来增强自己的亲和力,在华度过了近5年的光阴,他已经渐渐学会用更中式的思维思考,用更中式的方式讲话,就如同奥迪在华所推行的全价值链本土化一样。与此同时,他却仍不忘保持自己那份骨子里的自信。
奥迪盛宴
奥迪本土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不仅令奥迪在销量方面屡创奇迹,同时对于视、听、感、触,也有着独特的理解。无论是体育营销,还是文化营销,奥迪正在用开拓进取的精神,将钢铁的理解慢慢融化。随之而来的,便是一个玲珑的感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