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水浴作用下功能康复训练对偏瘫患者下肢运动能力的影响

2014-09-13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23期
关键词:肌力偏瘫康复训练

龚 红

(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人体科学实验室,河南 焦作 454000)

偏瘫患者康复治疗的重点之一,是帮助患者最大程度重新恢复身体运动功能。而在功能康复训练过程中,患者往往因患肢要承受自身重量,较难完成完整的训练动作尤其行走类训练,不利于患者协调能力及其良好步态的形成。水疗是借助水的特性进行相关康复治疗,本研究旨在观察温水浴作用下对偏瘫患者进行功能康复训练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2012年6~12月河南理工大学校医院及河南省第二慈善医院就诊的偏瘫康复期患者38例,病程6~18(平均9.7)个月,年龄40~65(平均55.4)周岁,其中男23例,女15例。入选标准:偏瘫康复治疗期下肢运动障碍患者,意识清晰,无认知障碍,无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病情稳定,具有控制站立和步行能力,偏瘫侧下肢肌力在Ⅱ级以上可以接受功能训练。随机分为实验组19例,男11例,女8例;平均年龄54.9岁;平均病程9.5个月。对照组19例,男12例,女7例;平均年龄55.9岁;平均病程9.9个月。两组一般情况及病情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做功能康复训练,训练内容以加强肌力、肢体伸展、协调能力和步行能力练习为主。训练内容:①双腿伸屈训练,取坐位或仰卧位,做双腿伸屈动作,屈腿时双手抱膝尽量屈膝,双脚也尽量勾屈,伸腿时尽量双腿伸直,双脚也尽量绷直,训练时长5 min左右;②下蹲起训练,取站立位,手扶固定物以免跌倒,骨盆放松,做下蹲起动作,加强腿部肌力训练,训练时长5 min左右;③交叉训练,取站立位,手扶固定物以免跌倒,做双脚左右交叉行走练习,训练时长10 min左右;④行走训练,为了便于患者进行行走训练,设置一个类似双杠的20 m左右长的架子,患者顺着架子在两个杠之间往前行走,行走时把架子的两个杠分别放于两侧腋下,以辅助行走避免患者跌倒,训练时长20 min左右。 试验组在温水池中进行同对照组内容和方法的功能康复训练。水温36℃~38℃,温水池底部为梯状水池,水深1.2~1.6 m,患者根据自身身高情况选择训练区域,取站立位,以水面到腋下为宜。两组均每天依次训练1次,在训练初期每次40 min左右,在训练中后期,根据患者自身承受训练量的能力,可逐渐延长训练时间,共计训练8 w。

1.3疗效评价 ①采用Fugl-Meyer评定法进行运动功能评定,下肢运动能力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说明肢体运动功能越好。②功能独立性评定(FIM) 量表是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的标准化量表,包含6个领域的18个项目,其分值越高提示功能独立性越高。③10 m步行时间评定步行能力,不能独立行走或10 m步行时间超过360 s者,以360 s计算,用时越长则功能相对较差。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t检验。

2 结 果

两组训练后较训练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Fugl-Meyer评定和FIM量表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均<0.05),尤其10 m步行时长改善更显著(P<0.01)。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侧下肢运动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3 讨 论

针对偏瘫侧下肢进行适量的肌力、协调能力等康复训练,在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赵慧杰〔1〕研究指出,偏瘫等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往往由于运动不足更容易造成肌力下降及肌肉萎缩等退行性病变,通过对下肢进行功能康复训练尤其进行必要的肌力训练,有助于人体平衡能力及下肢运动功能的改善。而张胜年等〔2〕研究指出,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康复过程亦是一个运动再学习的过程,下肢运动能力、下肢肌力的恢复并不能保证下肢步行能力的自然恢复,提示在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过程中,不但重视肌力训练,同时也要重视对患者进行肢体伸展功能及协调能力等内容训练。而在对患者进行这些常规功能康复训练过程中,发现患者由于受肢体功能障碍和心理压力的影响,往往较难完成相关功能康复训练的任务,尤其由于怕跌倒等心理压力较大,更不愿主动参与协调能力及行走类训练,这样会对患者行走能力的恢复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温水浴中训练是借助水的相关特性对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传统物理疗法之一。水有较强的浮力,减小了身体重力对各关节和肌肉所承受的压力,可以大大减小偏瘫侧下肢的承重能力,很多在陆地上有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在水中通过浮力的作用能够自由活动〔3〕,病人能够在较舒适的情况下活动,增加了关节的活动范围,提高了关节的运动强度,所以非常适宜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相关完整动作锻炼。人体在37℃左右水温的浸泡刺激下,能使人体表面血管扩张,供应皮肤的血液增加,使皮肤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温水作用下也能增加体内酶的活性,加快了新陈代谢的速率〔4〕,促进功能的改善和康复。另外,温水作用下的按摩和刺激作用不但可使患者产生舒服的身心感受,也可延缓肌肉疲劳的时间,降低了痉挛发生的频率〔5〕,患者能够进行各方向、多肌群参与的训练,使患者获得接近正常水平的运动能力,同时也可激起患者参与运动训练的自信,避免运动障碍造成的运动心理压力及运动惰性,以利于运动与康复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和循环。

4 参考文献

1赵慧杰.早期肢体运动训练对老年脑卒中运动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1):5604-6.

2张胜年,林中宝,袁泳虹,等.背向行走训练对老年人静态平衡能力及步态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8;27(3):304-6.

3宋清华.水中康复操训练对膝关节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0;32(2):147-8.

4左自强,叶小明,刘丹宁.水中康复运动的作用原理及其运用〔J〕.辽宁体育科技,2008;30(3):40-3.

5简坤林,孙学川.水中生理学〔J〕.现代康复,2001;5(1):22-3.

猜你喜欢

肌力偏瘫康复训练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