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

2014-09-13尚希福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18期
关键词:稳定型股骨头股骨

凌 健 尚希福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骨二科,安徽 合肥 230001)

目前,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在临床上主要以手术方法治疗,但手术治疗极易导致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1〕。为了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对我院收治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对照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经诊断符合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诊断标准〔1〕。根据其治疗方法将其分成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和锁定内固定组,各30例。人工股骨头置换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60~78〔平均(72.3±4.3)〕岁,Evens-Jensen分类Ⅱ型骨折17例,Ⅲ型骨折22例,Ⅳ型骨折1例,8例合并心血管疾病,2例合并呼吸系统疾病,9例合并内分泌系统疾病;锁定钢板内固定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60~80〔平均(73.4±4.8)〕岁,Evens-Jensen分类Ⅱ型骨折16例,Ⅲ型骨折13例,Ⅳ型骨折1例,8例合并心血管疾病,3例合并呼吸系统疾病,9例合并内分泌系统疾病。两组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并发症以及治疗前的Harris评分和Barthel生活指数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给予CT检查以确诊骨折类型,并进行牵引治疗,合并有其他内科疾病的患者给予内科会诊以控制患者病情。

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治疗方法:给予患者硬膜外麻醉,采取健侧卧位,从患侧髋关节的后外侧进行切口,逐层切开表层皮肤和肌肉组织,直至充分暴露股骨大粗隆,然后在大粗隆顶点到小粗隆上缘约1.5 cm与股骨颈纵轴处截骨,并取出股骨头,同时测量其大小,然后将其他骨折块包括大小粗隆复位并固定后,采用开口器开口,并用髓腔锉进行扩髓处理,然后将合适大小的人工股骨头置入,复位后冲洗伤口,并放置引流管,最后逐层缝合切口。

锁定钢板内固定组治疗方法:给予患者硬膜外麻醉,取平卧位,并将臀部垫高,取患者的患侧髋关节外侧进行切口,逐层切开表层皮肤和肌肉组织,充分暴露股骨大粗隆以及骨折部位,清理骨折部位,并将骨折端复位,尤其要注意游离骨块,尽可能将其复位,对于缺损较大的部位可以考虑植骨,在大粗隆的外侧置入合适大小的锁定钢板,确定位置满意后采用导针进行临时固定,透视检查确定位置满意后进行钻孔,并拧入锁定螺钉,确保髋关节活动无障碍后放置引流管,最后逐层缝合切口。两组术后均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48 h,3 d后拔引流管,并要求患者早期进行下肢肌肉练习及踝关节的屈伸活动。

1.3观察指标 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和并发症情况,临床指标主要包括: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手术中的出血量以及术后的引流量。两组患者均于手术后6个月进行随访,并采用Harris评分和Barthel生活指数法来考察两组患者手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情况〔2〕。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锁定钢板内固定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均低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临床指标情况比较±s,n=30)

2.2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和锁定钢板内固定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89.4±10.2,92.3±11.2)和Barthel生活指数(91.3±8.9,92.9±8.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2.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内科并发症、深静脉血栓以及切口感染等。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0.0%,锁定钢板内固定组为3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内科并发症均9例,深静脉血栓均1例,切口感染2 vs 1例。

3 讨 论

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3〕,且老年患者多伴有心脑血管以及呼吸系统疾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极易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甚至死亡〔4〕。目前,该病临床上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代替保守治疗作为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首选,此方法可使患者迅速恢复关节功能水平,及早下地负重行走,减少卧床休息时间,从而减少由于长时间卧床导致的一系列并发症〔5,6〕。但其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患者术后骨溶解假体松动、假体周围骨折现象的发生〔7,8〕。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是在锁定钢板的基础上,根据人体骨骼解剖学形态设计而成,能起到加压和锁定功能,具有抗拉、抗旋转以及抗剪切的优点。其稳定机制可以有效保护骨膜血运,有助于患者进行早期活动。

本文发现,锁定钢板内固定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均低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的患者;而两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Barthel生活指数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无显著性差异。究其原因可能是锁定钢板内固定具有较强的抗拉、抗旋转和抗剪切能力,该法允许患者可以进行早期活动,有效地保护骨膜血运〔9〕。此外,锁定钢板内固定尤其适用于粗隆间粉碎骨折,有学者认为,只要患者条件允许,锁定钢板内固定仍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最佳选择〔10〕。

综上所述,人工股骨头置换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一致,且术后并发症均较低,但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患者损伤较小,手术风险低,临床治疗优先考虑选择锁定钢板内固定。

4 参考文献

1Kokoroghiannis C,Aktselis I,Deligeorgis A,etal.Evolving concepts of stability and intramedullary fixation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a review〔J〕.Injury,2012;43(6):686-93.

2唐 鑫,李书振,陈跃平,等.人工股骨头置换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26(2):106-8.

3李云峰,董桂甫,陆 春,等.三种内固定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评价〔J〕.医学综述,2011;17(6):948-50.

4索南昂秀.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6):3568-9.

5吴浩源.人工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29-30.

6赵资坚,邹育才,刘梦璋,等.股骨粗隆重建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26(4):331-2.

7陈曙光,张旭鸣,何武兵.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7):44-5.

8林晓毅,袁华澄,游戊己.DHS、LPFP、PFN和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26(10):878-80.

9张海波,王义生.微创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26(10):917-8.

10吕应文,任周奎,于金华,人工股骨头置换与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对比研究〔J〕.重庆医学,2011;40(10):973-4.

猜你喜欢

稳定型股骨头股骨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老年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衰弱评估与预后分析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DHS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中药熏熥对股骨头坏死的治疗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