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疗效观察

2014-09-12王天娥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5期
关键词:乳晕区段良性

+王天娥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20例行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 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20例中35例患者为乳腺纤维腺瘤, 29例患者为乳腺囊性增生, 23例患者为乳导管内乳状瘤, 33例患者为乳腺脂肪瘤;本组1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术后6~7 d拆线, 术后2例患者发生皮下血肿现象, 1例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现象, 经针对性处理后均治愈;术后随访1年, 患者均无肿物复发现象。结论给予乳腺良性肿块患者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乳腺区段切除术;乳腺良性肿块;临床疗效乳腺良性肿块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 现阶段临床上通常将乳腺切除术作为治疗该病的主要方式。本院为探讨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疗效, 对收治的120例行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自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20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 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患者最小年龄为38岁, 最大年龄为56岁, 平均年龄为43.2岁, 其中27例患者因乳头血性溢液就诊, 93例患者因乳房肿块就诊, 本组120例患者均无传统手术禁忌证。

1. 2方法本组患者均取舒适体位, 并在患者头部垫海绵头圈, 以患者病灶部位为依据, 对患者患侧肩胛部进行适当垫高。常规消毒后以肿块象限为依据进行定位。然后利用含有2~5 μg/ml肾上腺素的0.5%利多卡因对肿块所在部位进行扇形皮下局部浸润麻醉。依次将患者皮肤及皮下组织切开, 沿乳腺表面对皮瓣进行分离, 将需切除的乳腺肿物显露出来, 于腺体包膜外沿皮下层进行分离至肿块处, 然后常规切除肿块。切除时应加强对乳腺导管保护的重视, 在皮下潜行游离至肿物局部, 将乳腺腺体组织切开, 防止对乳腺导管造成损伤, 然后将肿物游离切除。利用可吸收缝线或细丝对切口进行皮内缝合, 彻底止血后利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 利用可吸收线对腺体、皮下组织进行间断缝合, 并对皮肤切口进行皮内缝合。术后用弹力绷带进行5~6 d的加压包扎, 并给予患者抗感染治疗, 并及时将切除标本送冰冻切片检查。

2结果

本组120例患者经术后病理诊断, 其中35例患者为乳腺纤维腺瘤, 29例患者为乳腺囊性增生, 23例患者为乳导管内乳状瘤, 33例患者为乳腺脂肪瘤。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术后6~7 d拆线, 其中仅2例患者术后发生皮下血肿现象, 给予其局部穿刺抽吸及理疗后均痊愈;1例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现象, 经换药及抗感染治疗后痊愈;其余117例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 顺利痊愈。本组120例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 术后随访12个月患者均未发生肿物复发现象, 且患者切口均呈线状且隐蔽不易被发现。本组120例患者术后切口瘢痕均较小, 且其乳房形态、外观均正常。

3讨论

乳腺良性肿块是青年女性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物。近些年来我国乳腺疾病的发生率不断增高, 尤其是乳腺癌患者人数逐年增加, 且逐渐呈现年轻化, 而多数恶性肿瘤都是由良性病变演变发展而来的[1]。因此, 及早诊断并及时给予患者行之有效的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现阶段临床上通常将手术治疗作为乳腺良性肿块的主要方式, 然而手术切除往往会给患者的身心造成严重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女性的观念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其对美体也逐渐有了更高的要求[2]。因此, 及时探讨既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又可达到美体要求, 手术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 临床上逐渐将乳腺区段切除术应用于乳腺良性肿瘤的治疗中。该治疗方式因具有治疗彻底、操作方便、费用低等多种优点而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3]。作者认为为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在给予患者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时还应加强对以下几方面的重视。

3. 1术前医护人员应耐心的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 护理人员应认真向患者介绍该病的相关知识, 并且要告知患者可能发生的意外、并发症及相关防范措施, 使患者对疾病产生正确的认识, 从而逐渐消除患者担忧, 并且要告知患者手术治疗的相关事项, 从而使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使其积极主动的和医护人员进行配合。

3. 2手术操作时应先对需切除区段的范围进行明确, 以患者肿块部位为依据合理的对患侧肩胛部高度进行调整, 从而可促使患者肿块表面腺体层变薄, 有利于肿块暴露。同时操作时还应尽可能防止对乳腺导管造成损伤, 尤其是对于年轻未哺乳患者更应加强对其乳腺导管保护的重视。另外, 肿块切除后应对乳腺创面、包膜、皮下组织等进行间断缝合, 从而防止死腔残留现象发生;另外若切除组织较多、创腔较大则可安置引流管自切口引出, 避免血肿形成, 从而有效的降低干感染率。通常在术后24~48 h将引流管拔出。另外, 作者还认为, 对于伴有乳头溢液症的患者, 可在切除乳晕下包块时可用黄亚甲蓝经原溢液的乳腺导管注入, 从而有效分离切除肿块或有亚甲蓝的染色的肿块[4]。

3. 3合理选择手术切口。手术切口选择的合理性对确保乳房及乳头外形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传统的放射状切口虽可有效的对肿瘤进行暴露, 且具有操作方便、对乳腺导管损伤小等多种优点, 然而该切口方式术后往往会留下永久性瘢痕, 从而对患者美观造成影响。随着女性对美体要求的不断提高, 临床上逐渐开始采用乳晕弧形切口。相关研究表明乳晕表现为乳房轮廓线, 其是乳房手术最优先选择的切口。这是由于乳晕皮肤颜色较深, 且其被皱纹及结节样皮脂腺所掩盖, 另外, 乳晕部位较少发生瘢痕增生现象, 因此, 其具有较好的切口隐蔽效果。且相对于乳腺微创手术而言, 乳腺区段切除术选择乳晕弧形切口可在取得相对美观的同时有效的降低患者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 给予乳腺良性肿块患者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海娴.超声弹性成像、光散射成像及两者联合对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实用医学杂志, 2013, 29(12):1987.

[2] 赵青.超声弹性成像硬度评分及面积比对乳腺肿块诊断价值的研究.重庆医学, 2013, 42(8):866.

[3] 吕琛.乳腺肿块实时超声弹性成像与病理诊断的对照研究.重庆医学, 2011, 40(31):3147.

[4] 赵天慧.乳腺肿块的直径和深度对最大血红蛋白浓度测量的影响.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1, 27(3):217.

[收稿日期:2014-02-25]

endprint

猜你喜欢

乳晕区段良性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中老铁路双线区段送电成功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乳晕又大又黑能改善吗?
站内特殊区段电码化设计
站内轨道区段最小长度的探讨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浅析分路不良区段解锁的特殊操作
乳晕变黑是病吗?
探讨腋窝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及美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