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掌握应试技巧 轻松应对高考

2014-09-12齐全利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14年6期
关键词:卷面答题审题

齐全利

“羿射不中”故事中提到,后羿平日箭无虚发,一天,夏王指着一尺见方、靶心一寸的兽皮靶子对他说:“请射吧!射中赏你万金,不中削掉你千户的封邑。”结果后羿没射中。其实高考也像后羿射箭,如果你总是患得患失,结果就可能适得其反。高考过程中造成失分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一是因马虎失分。很多考生很聪明,就是做题马虎,从而造成不必要的失分。二是因考试时间分配不合理而失分。有些考生由于在一般性考试训练中不重视时间的合理分配,导致高考时眼睁睁看着自己熟悉的题目却没有时间做。三是出现“舌尖”现象,即答案在嘴边,就是写不出来,这主要与心理紧张、心态失衡有关。四是考场上焦虑不安,导致做题乱了方寸。因此,同学们平时就要注意克服急躁心理,化解不良情绪,提高自信心,消除焦虑与紧张的情绪。

考试成功的因素中,扎实的知识与能力是基础,应试技巧则是重要的技术保证。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建议考生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做好充分而周密的准备

每年高考中,都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要进考场了,有些考生才发现准考证或其他必备物品没有带,于是又慌慌张张地跑回住处找,从而造成考试时心神不定,影响考试水平的正常发挥。所以,同学们最好将考试所需的各种物品,如准考证、文具、毛巾等列到一个清单上,在去考点前全面检查一遍确定没有遗漏。要尽可能提前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去考点,这样,即使出现了什么状况,也好及时处理。总之,考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得越充分,想得越周到,考试时越能镇定自如,内心就会产生一种“万事俱备”的平稳感、踏实感,从而在考试时做到胸有成竹、超水平发挥。

二、科学运筹和合理利用考试时间

一要相信考试时间是充足的。考试时只要能从容应对,以良好心态有效利用时间就好。考前也可以对自己默默地说:“时间够的,来得及。”避免因担心时间不够用而出现焦虑心态,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二要合理分配时间。一般来说,高考试卷发下来后,填涂好“姓名”、“准考证号”等项目,离正式答题尚有一两分钟的时间,这时我们可以趁机浏览试卷,了解一下试卷有几个大题,各题的分值比例如何,并初步拟定一个答题时间分配方案,确定答题的“战略框架”。这样既可避免因粗心而漏做题目,又可防止“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在考场上,用“一寸光阴一寸金”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巧用时间、节省时间就是在为自己挣分。对于有些选择题,若一个一个地仔细推敲选项,会过于费时费力,这时就适合用排除法或逆向思维法。做材料题时,先阅读材料,再看问题,最后再回过头来读材料,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方法。做此类题时,若先看问题再读材料或边看问题边读材料,则主旨明确,耗时大减,事半功倍。

三不要在无意中浪费时间。比如不该做的却做了、不要求写的却写了、不用画的却画了。因此,做题时我们一定要认真读题,明确要求,然后再解答。

四要为检查卷面留出时间。检查的内容包括姓名、考号等是否有误;选择题有无涂错;是否有漏做的题目或者漏画的图;是否按照要求画图,注意图例符号、线的类型(曲线、折线)、图的类型(柱状图、扇形图)、画图是否完整等;是否在答题区域内答题等。

五是要提高答题效率。答题时,必须在严把审题关的前提下做到“宁快勿慢”、“先快后慢”,以免做题时间不够用或没有时间检查。

总之,在答题过程中,前松后紧、提前交卷、分值为5分的小题却占用了20分钟时间、做25分的大题时只剩10分钟的时间等都是应试的误区,同学们必须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三、认真审题,明确考向

考试过程中审题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步。做题的过程就是与命题者斗智斗勇的过程,答题时如果能够防范并避开一个个陷阱,就是成功。考试答题的过程就是智谋运用的过程,就如同下棋一样,解局时必须充分考虑整个棋局中每一个棋子的作用,因此审题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我们要记住一句话:审题不失误就是成功!

在审题过程中不要怕麻烦,也不要怕浪费时间,要用笔将试卷上的关键信息画出来,提醒自己不要掉入陷阱。例如在审选择题的过程中,对于题目提供的图表材料的信息,我们都应逐字、逐词、逐句地看;在读图表时,必须看图表的名称(中心主题)、图例符号等,绝对不能有遗漏。审读几类常见的地理试题时的注意事项如下:①基于统计图的判断和推理。此类题的答题依据主要是从图表中获取的信息,而不是记忆的内容。②基于区域图的定位、联想与推理。解答此类题时重在定位,特别是对中国区域的定位要求更加精准。③基于等值线图的计算应用。此类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做题时力求看懂图,不要瞎蒙。④基于文字题的推理。对于此类试题中的大段文字不能忽视,要仔细审读后再做题。此外,此类题的难易程度差别较大,而且考查的几乎都是人文地理知识,部分题因选项相似还容易造成错选。在审题时,我们要注意选项中表述过于绝对的字眼,如“都”、“一定”、“全部”、“只有”、“完全”等,在多数情况下,包含这些字眼的选项都是错误的。另外,在检查选择题时要坚持“宁可不改,不可乱改”的原则。

在审题后要进一步弄懂考向:①命题意图是什么?考什么?要弄清楚这两个问题,需要通过审题提取有效信息,回忆课本中是如何阐述或描述的。②考查的区域是哪里?区域特征是什么?区域发展的方向是什么?解答这几个问题,需要先从记忆库或知识网络中寻找相关信息,从而进行准确的区域定位。准确的区域定位是正确解答题目的关键,因此在做相关题目时,千万不要着急,要充分利用题目所给的信息判断区域位置。一是根据经纬度进行区域定位,这是常用的方法。因此我们对主要经纬线穿过的大洲、海域、岛屿、国家(地区)、地形区、地形剖面、河流、湖泊、城市、工业区、农业区等都要清楚。二是根据自然地理特征进行区域定位,如可根据地势起伏、水系形状、自然带分布和更替、气压带与风带位置、气候分布、植被分布等定位。三是根据人文地理特征进行区域定位,如可根据人口、民族、风俗、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特征等定位。四是根据题目所给的综合信息进行区域定位,如可以结合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进行定位。准确定位后就可以分析区域特征和区域发展方向了。endprint

四、仔细检查卷面,以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一些考生认为卷面检查环节可有可无,往往不为检查预留时间,或者只是匆匆浏览,走走形式。其实,在高考这样高度紧张的氛围中,很容易犯一些低级错误,如有时心里明明知道该选A,偏偏鬼使神差地将c填了上去,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所以,我们宁可少做一道没有把握的题目,也要挤出时间把做完的试题检查一遍,以免“煮熟的鸭子”又飞了。尤其是客观题部分,因为需要填涂答题卡,所以更应细心检查,不得有半点马虎。现在的高考试卷都是由OMR等光标设备来采集考生的考号信息、科目信息、答题信息的,通过碳素光符反射至光电头完成对标准化信息的阅读,然后由计算机套用评分标准自动评判得分,这就要求我们填涂的答题卡必须准确、规范、完整。若漏填或填涂不当(太轻、不匀、涂偏等),都将严重影响光电阅读机的准确性,导致不必要的损失。有的考生在解题过程中因突遇难题而将其跳过去,这时若因一时疏忽造成试卷题号与答题卡题号错位,后果更不堪设想。检查试卷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五、保持卷面整洁,争取多得一分

高考主观题阅卷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阅卷者在这种高强度、枯燥、单调的批改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种疲劳甚至厌烦的心理。保持卷面整洁,有利于阅卷者以一种愉快的心情批改试卷,也有利于我们顺利拿到他们给的感情分。

在答题过程中,要注意卷面整洁;字体要端正,字迹要清楚;要在规定的答题区域答题。组织答案时要根据分值思考要点,尽量细分答题要点,用分号或序号等标示清楚。画图时可先用铅笔,然后再进行加粗或用黑色签字笔描绘。语言要简洁,表述要规范,要用专业术语,如方向的表述不能用上下左右,而应该用东西南北等。分要点答题时,可以先在草稿纸上拟定要点,然后再在卷面上书写,这样才能做到思维严密,不至于遗漏要点。

六、考完后切勿立即对答案

一些考生在平时养成了一种陋习:一科考完后,急于对答案。知道自己考得好就沾沾自喜、怡然自得,从而导致下一科考试时“大意失荆州”;考得不好则长吁短叹,情绪低落,以致下一科考试时无精打采,匆匆收场。实际上,这都是胸无城府、心浮气躁的表现,乃考试之大忌。所以,在高考期间,不管考得怎样,都不要过多去想,也不要急于对答案,,自添包袱。要善于及时遗忘,力求保持一种平和心态,调整好情绪,全力以赴地准备下一场“鏖战”。

总之,高考虽“高”,但并不是高不可攀,也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准备充分,临场不乱,娴熟地运用应试技巧,就一定能超水平发挥,战胜高考。endprint

猜你喜欢

卷面答题审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大学专业课平时成绩评定的创新模式
——以卷面加分为例
“三招”学会审题
考试分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