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运行体系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与对策

2014-09-12黄剑峰,魏美兰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4年19期
关键词:风险识别安全风险

黄剑峰,魏美兰

摘要:文章基于大运行体系的基本概述,阐述了完善大运行体系电网调控安全风险管理,并结合笔者多年实践工作经验,针对大运行体系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及对策进行集中阐述。

关键词:大运行体系;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风险识别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28-0137-02

电力安全生产关系到国家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关系到人心和社会的稳定。近年来,日本、印度等国相继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对当地经济社会造成灾害性影响,更是为国人敲响了警钟。如今,电网安全性已逐渐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进而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上。

当前,我国的电力事业进入发展新阶段,对提高大电网驾驭能力,加强专业化、精益化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家电网公司高瞻远瞩,于2012年初提出全面推进“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整体战略,为电网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相对于以往的工作体系而言,大运行体系具有更加理想的工作效果。由于电网调控运行的限制性条件相对较多。因此,即便是以大运行体系作为基础,电网调控运行仍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今后的工作重点在于,结合大运行体系的工作基础以及固有优势,制定电网调控运行的安全风险对策。例如,电网调控运行,必须在调控质量和调控效率上有所提升,告别传统的较为单一的工作系统,而且需要充分融合大运行系统的各项优势以及功能,实现技术水平和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本文主要以大运行体系作为基础,对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以及对策展开探究。

1 大运行体系的基本概述

建设大运行体系,就是要整合电网调度运行与设备运行相关业务,调整调度体系功能结构,变革组织架构、创新管理方式、优化业务流程,建立各级输变电设备运行集中监控与电网调度业务高度融合的一体化调度控制体系,实现国调、分调运行业务一体化运作。出于国家电网事业发展的考虑,我们应按照专业、集约的发展路线,优化调整电力电网结构,并针对电力企业的内部运行进行调整,从而达到电网资源合理利用及电力企业竞争力提升的目的。大运行体系最为重要的目标便是针对电网调度以及设备资源进行优化管理,达到电网设备运行及调度有机结合的目的,进而完成调度一体化以及电网资源配置的最大化。

2 完善大运行体系电网调控安全风险管理

安全风险的控制与管理是一项相对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对安全风险进行控制的主要措施就是要保证电网风险管理的体系化。与此同时,电网风险管理又是一个较为封闭的框架,电网安全管理主要包括风险的识别,风险的评估及其控制、管理等。以上这些内容在管理工作中已形成了良性的循环,通过运用动态化系统监控及识别,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

2.1 不断加强风险识别及风险分析

电网风险识别及评估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主要表现在:首先,风险识别是通过检测系统采集、监控整个网络的运行状况,同时结合电网检修计划和运行方式评估近期运行的风险等级,检测因素主要包含人为因素以及外部环境因素、供电需求和运行调控之间的矛盾,以及时间积累出现的安全问题等。以上这些都可以运用数据监控分析来判断和分析电网的运行状况,并结合设备的基本运行数据和安全阀值判断系统可能存在的风险

隐患。其次,风险评估是针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检测风险发生的几率以及影响范围等。待评估工作结束后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这样有利于风险控制预案的选择,在风险形成以后进行及时解决。

2.2 提升风险解决水平

在风险识别以及分析基础上,还要形成一套与之相配合的完善风险控制机制,这便需要应用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加强排除风险以及控制风险的措施,并通过预案设计正确处理易出现的各种问题,加强各部门、各环节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此外,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加大电网系统检修以及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在人与系统充分结合的基础上,建立起风险事故的应对方案,并及时发现、指导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在工作实践中,主要运用模拟仿真演练等方式提高各部门应急响应能力、协调配合能力以及人员抢修效率,进而达到减小风险危害以及提升管理水平的目的。

3 基于大运行体系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的对策

从大运行体系的范畴来看,它和规划、建设、检修以及营销四大体系存在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对于电网安全风险的管控来说,其重点就是要确保各等级电网间良好的沟通和协调,唯有如此才可能形成大运行体系。而想要在大运行体系基础上实现安全风险的管控,就务必要进行集约化的管理,不断强化薄弱环节,唯有如此才能够形成整体化模式下的风险控制。

3.1 人员素质的提升

员工的素质问题是管理工作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这便要求我们在加强安全风险防范的同时,努力提高有关人员的基本操作水平和技术水平。可以通过定期对调度和运维人员进行集中考核和测评的办法,也可以通过实施模拟演练这一办法,确保有关人员的素质能够始终与电网发展与变化相适应。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相对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对内部员工的薪酬待遇进行浮动管理,从而提高调度和运维人员的技术水平。

3.2 使技术支持系统得到进一步完善

随着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支持系统在电网的调度和运行中逐渐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系统的适应性成为了确保电网安全风险控制的重要保障。所以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防范管理,必须将技术支持系统的安全性纳入到重点工作中进行。在对技术支持系统进行必要的升级时,要切实保证其先进性,运用先进的管理经验及技术完善电网的调度控制。

3.3 全局化的沟通与协调

大运行体系是一种宏观方向的管理模式,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就必须要在整个系统内加强短板的控制,不断强化全局建设和发展思路。全面强化重点地区及重点环节,努力抓好完善薄弱环节这项工作,针对薄弱环节应有效组织人力、财力、物力进行数据采集及勘察等,再进行汇总工作并完成统一的设计与建设,切实提出发展的总体规划及目标,从大局出发适时调整国家及地区电网的协调性,使地方电网建设和国家电网完成接轨,进而针对更大范围进行统一管控。与此同时,在电网建设、施工以及管理方面要做好协调各单位之间关系的工作,实现从设计、建设到人员管理等方面的高度一致性,确保大运行体系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工作的协调与统一。

如此一来,全局化便能够最大化减少各级电网的设计、建设以及管理方面的差异性,也方便了在管理工作中实行统一标准,确保了大运行体系的可靠性。

4 结语

总而言之,大运行体系对于现代化、市场化的电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于其存在的安全风险,我们务必要从整体出发。针对不同情况、不同问题,我们应采取合理的管控思路,从根本上提高安全风险的控制能力,确保大运行体系中电网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赵艳.大运行体系下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12).

[2] 陈敏梅.电网调度安全风险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3).

[3] 谭华.三峡梯级调度计算机监控系统AGC的功能设计与实现[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信息化专委会2009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

[4] 何平,丁巍.可控串补在天平500kV交流输变电工程中的应用[A].华东六省一市电机(电力)工程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

[5] 王葵,李剑新.山东电网短路电流控制问题探讨

[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十一届优秀学术论文集[C]. 2008.

[6] 鲍有理,沈俊东,陈韬,周小强.对220kV变电站扩建3号主变后35kV系统运行方式的探讨[A].2008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

作者简介:黄剑峰(1984-),男,浙江义乌人,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金华供电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力工程。

猜你喜欢

风险识别安全风险
探析防范高校游泳教学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对策
变电站倒闸操作的安全风险与防范措施探讨
智慧校园安全管理研究
数字出版项目风险识别与控制
试论民间金融风险识别及防范机制的构建
医院信息系统集成平台建设与体会
H银行企业信贷项目风险评估分析
电力系统调度控制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及应对措施
户外俱乐部活动的风险因素识别与分析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风险及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