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跨文化传播看“另一个中国”的建构

2014-09-12高蕾

新闻世界 2014年8期
关键词:西行漫记跨文化传播

高蕾

【摘 要】埃德加·斯诺所著的《西行漫记》是第一本系统介绍中共苏区全貌的著作,时至今日仍被称为解读中国的最经典著作之一。本文从跨文化传播角度出发,研究斯诺是怎样跨越中西文化的差异对苏区,即“红色中国”进行建构的,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对“两个中国”进行对立描述的。本文期望能够通过以上问题的回答对当今中西跨文化传播提供一些经验和启示。

【关键词】《西行漫记》 跨文化传播 红色中国

一、《西行漫记》成书始末及其影响

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抵达陕西吴起镇,结束了漫长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此后,中共中央先后以保安、延安为中心,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即“红色中国”政权。然而由于“一直遭受到铜墙铁壁一样严密的新闻封锁而与世隔绝”,以至于苏区“哪怕最简单的事情,也是有争议的”,“有人否认红军的存在,认为根本没有这么一回事,只不过有几千饥饿的土匪罢了,有人甚至否认苏维埃的存在”。①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1936年6月,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获得纽约《太阳报》和伦敦《每日先驱报》的支持后,在宋庆龄和中共地下组织的帮助下进入苏区,并成为第一个突破国民党封锁进入陕北革命根据地采访的外国记者。在苏区,斯诺与毛泽东进行了长时间的对话,搜集了关于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一手资料,并亲身观察了苏区的方方面面。四个月后,斯诺返回北平。在那里他先后为英美报刊写了许多轰动一时的通讯报道,然后汇编成一本名为《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的书。1937年10月,伦敦戈兰茨公司出版了这本书,并受到热烈追捧,几周内即销出十几万册,三个月内该书已经发行了五版。1937年末1938年初,时任上海国际宣传委员会负责人胡愈之在“孤岛”上海成立复社,着手翻译该书,并将其重新命名为“西行漫记”。胡愈之认为,红军长征后,“西”或“西北”就成了中国共产党所在地的代称,“西行漫记”这个书名,一般人看了就会联想到共产党。②本书的另一位译者倪文宙则解释这一书名“以笔记游记的轻松意味掩护着内容”③。之后,翻译家董乐山重译了该书,但为保持原貌,仍然以“西行漫记”为书名。

《西行漫记》的传播对国内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个西方学者曾表示本书的出版“标识着西方了解中国的新纪元”。白求恩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要问我为什么去中国,请读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和史沫特莱的《中国红军在前进》,读后你们必将与我同感”。

《西行漫记》是以外国人的视角解读“红色中国”的第一本书,同时也成功塑造了世界对“红色中国”的第一印象。那么,在据该书第一次出版已近80年的今天,重新解读该书对“红色中国”的建构过程,有利于探究中外文化价值观在该书中的碰撞情形,为今后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一些启示。

二、概念界定与理论梳理

“红色中国”概念的起源,已不可考。但至少在埃德加·斯诺访问保安时“红色中国”就是欧美人士对以延安为核心的中共根据地的指称。而斯诺本人也沿用了这个指称,在《西行漫记》全书第一章《探寻红色中国》中直接用“红色中国”指代他将踏足的中共苏区根据地。

而本文之所以用“另一个中国”作为“红色中国”的指代,是因为在《西行漫记》中,常常在有意识无意识中将“红色中国”与国民党统治区的“白色中国”相对,“两个中国”意味不同,又相互关联,在对比中展现斯诺的态度和看法。

跨文化传播活动自古以来就存在,美国跨文化传播学者萨默瓦和波特在《跨文化传播》一书中说道:“人类的跨文化传播活动并不新鲜:自从文化背景不同的两个民族进行交往开始,跨文化传播活动就发生了。而系统地研究传播中涉及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以及跨文化交往与互动是如何进行的是一个新话题。”④从20世纪初期开始,跨文化传播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被认为是对跨文化传播活动进行系统研究的第一人。20世纪80年代,跨文化传播学传入我国,受到了多学科的关注,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诚如单波、朱清河在《解读斯诺的跨文化意义与启示》一文中所言:一个有着西方文化背景、喜欢冒险的美国毛头小伙儿,只身闯入另一个与自身文化完全迥异的最具东方文化特征的陌生国度,不但没因为“水土不服”而匆匆打道回府,居然还在中美、中西跨文化交流传播史上抹上浓墨重彩的一笔。⑤可见,从跨文化传播角度解读《西行漫记》有其重要意义。

三、有关“另一个中国”的建构

1、作为“他者”存在的“白色中国”

《西行漫记》一书中,在叙述“白色中国”时,斯诺常常将在“白色中国”中存在的状况与斯诺作为西方人的思想进行对比,突出其腐朽、落后、黑暗的一面。

在写到杨虎城和张学良的经历时,斯诺写到:绝不要因为杨虎城将军早年当过土匪,就必然没有资格做领袖了。这样的假定在中国是不适用的。因为在中国,一个人青年时当过土匪,往往表示他有坚强的性格和意志。

……张学良在欧洲所经历的最重要的一件事,不是他见了墨索里尼和希特勒,会晤了麦克唐纳,也不是苏俄愚蠢地不让他去访问,而是他治愈了吸毒恶习。……他天真地盲目相信的一个医生告诉他可以用打针的方法治愈。他固然戒掉了烟瘾,可是等到疗程结束时,这位少帅却成了一个吗啡鬼。

在这样的描述中,杨虎城当过土匪的经历和张学良天真盲目地相信一个医生最后变成吗啡鬼的事件都让读者难以置信,更遑论接受。笔者认为斯诺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将“白色中国”建构成了与“普世价值”对立的“他者”,斯诺毫不掩饰对“白色中国”的反感,增强了读者对“白色中國”的排斥。而这份排斥正是来自于对国民党当局的失望,以及对苦难中的中国人民的深刻同情。

在斯诺的另一本著作《复兴之旅》中就有相关的描述:在全中国,苛捐杂税和沉重租债不断逼使穷困的农民背井离乡。在连年干旱的地区,成百成千万的人赤贫如洗,卖儿鬻女是常见的事情……蒋介石把饥荒当作钳制冯玉祥和阎锡山的有效武器,不用粮食赈灾……这个国家远未统一,真正的革命未必已经开始。⑥

2、作为“对立”存在的“红色中国”

事实上,由于长时间的消息封锁,使在中国已然生活多年的斯诺并不清楚他将要踏足的苏区是一个怎样的地方。斯诺也将这些想法完整地呈现在《西行漫记》中。“我是到苏区去。我所以‘有点不舒服,是因为我身上注射了凡是能够弄到的一切预防针”。在去西安的慢车上与一个青年人聊天时,当青年人提到家鄉附近有土匪在活动时,斯诺问:“你是红军吗?可是红军不也就是土匪吗?”。然而随着斯诺对苏区参观和了解的深入,他开始呈现出和原先设想毫不相同的“红色中国”,这样“先抑后扬”的叙事方式不仅吸引了读者的兴趣,更向读者暗示,接下来的“红色中国”绝不同于之前所见所闻,是“另一个中国”。

其一,斯诺以西方文化的视角解读苏区,提高西方读者对“红色中国”的接受程度。

在对苏区人物进行描写时,斯诺常用西方人耳熟能详的英雄做喻。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这样描绘见到毛泽东时的印象:“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他描绘刘志丹“是个现代侠盗罗宾汉”。而在谈到苏区文化时斯诺会用西方文化现象做类比。如在谈到红军的历史贡献时,他说“红军最有永久价值的贡献……(是)已有千百万年轻的农民听到了这些嘴上无毛的青年所宣传的马克思主义福音(marxist gospel)”。

当然,斯诺得以用西方文化的视角解读苏区也源于中国领导人提供的绝对信任和最大限度的自由。

其二,斯诺用中国传统文化解释苏区,加深西方读者对“红色中国”的了解程度。

斯诺认为“昔日是今日之本,无古不成今”。因此,他总是从中国历史的角度分析苏区的现状,加深读者的了解,同时使其论述的中共中央的方针政策更深刻,更有说服力。

他在《西行漫记》中介绍共产党的基本政策一章中,开章明义这样道:“但在考察他们的政策前,我们对共产党和南京之间长期斗争的性质,必须有一些概念。哪怕要了解红色西北最近的情形,也必须首先看一看一些历史事实”。而在描述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时,斯诺写到:“2200年前著名哲学家荀子说过,‘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我们是鱼,荀子的后裔、现代共产党人说,‘人民是谁,我们的生命离不开谁。我们和他们鱼水相依。他们把这作为口号提了出来,而这些口号农民是能接受的。”

此外,斯诺还时时将苏区与他所了解的中国历史对立起来,以突出他见到的苏区是一个崭新的充满自由和革命热情的地方。

“他们(中国农民)为什么不造反?”我这样问自己……他们消极无为使我深为迷惑不解。我有一段时间认为,没有什么事情会使一个中国人斗争。我错了,中国农民不是消极的,中国农民不是胆小鬼。只要有方法、有组织、有领导、有可行的纲领、有希望——而且有武器,他们是会斗争的。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证明了这一点。

结语

作为一个熟悉中国的西方记者,斯诺在中西方文化之间自由穿梭,成功建构了“红色中国”的形象,在斯诺的示范下,欧美国家人士掀起了第一次访问延安的高潮。从跨文化传播角度看,这样的经验和启示对当今社会尤其重要。

今天,当全世界已经成为“地球村”,中西跨文化交流中仍然存在着种种尴尬、疑虑、困惑和无奈。然而一本《西行漫记》,让我们意识到尽管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各有千秋,大异旨趣,我们仍然能从中找到一条加深彼此了解,增进彼此感情的道路。而这道路正需要如斯诺一般优秀的记者去开辟。□

参考文献

①埃德加·斯诺 著,董乐山 译:《西行漫记》[M].外语与教学研究出版社,2005:3

②《胡愈之谈〈西行漫记〉中译本翻译出版情况》[A].1979.上海“孤岛”文学回忆录(上)[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50-53

③中国史沫特莱·斯特朗·斯诺研究会编:《〈西行漫记〉和我》[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1:114-116.

④萨摩瓦、波特 著,闵惠泉 等译:《跨文化传播》[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4

⑤单波、朱清河:《解读斯诺的跨文化意义与启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2

⑥埃德加·斯诺:《复兴之旅》[M].新华出版社,1984:3-5

(作者:重庆大学新闻学院2012级新闻学专业研究生)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西行漫记跨文化传播
我的西行漫记
论《西行漫记》人物描写技法
《功夫熊猫》三部曲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跨文化传播背景下商标品牌命名及其译词研究
《巴黎夜未眠》中体现的中法跨文化要素
澳门:古代与现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
中西文化差异下影视传播的现状与对策
都市电影中正面形象所带来的跨文化传播
西行漫记
图说《续西行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