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化的管道完整性管理模式的思考
2014-09-12秦政先邹晓琴张文艳
秦政先 邹晓琴 张文艳 周 建
(1.中国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四川 成都 610213;2.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经济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51;3.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输气管理处,四川 成都 610213)
0 引言
自2001年完整性管理理念被引入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以来,对于如何有效地推动我国管道管理从传统管理向完整性管理模式转变,油气管道企业和专家进行了持续深入的探索实践。经过10余年努力,我国大型油气管道都初步建立了完整性管理体系,并开始发挥重要作用,但尚未形成能为管道运营企业心理上高度认可、接受并掌握的成熟模式,亦即没有在实践层面上形成中国化的管道完整性管理模式。为此,在深入分析管道完整性管理实践的历史条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推进我国管道完整性管理实践中国化的策略建议。
1 完整性管理实践中国化的客观依据
1.1 实践历史条件决定必然性和长期性
1)我国管道完整性管理实践的起点低,面临的环境十分复杂,必须创新实践路线。21世纪初,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管道安全管理已走过风险管理(约30年)阶段并正式进入完整性管理时期,而国内尚处于传统安全管理阶段,风险管理刚开始试点。这种情况下,我国引进并推行管道完整性管理,必然十分缺乏思想和实践基础,包括人员素质(理念、知识储备、技术能力)、技术手段、管理体制以及数据、信息资料、设备等资源基础。同时,我国管道建设正处于跨越式发展时期,各种管理问题、技术问题凸显,实施完整性管理的环境异常复杂。因此,要在如此低起点和复杂环境中实现管道安全管理模式跨越,必须在实践路线上有所创新,不能直接套用国外现成模式。
2)实施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内在要求异常迫切,但缺乏足够的自觉性,必须启动管道企业自主性这个内因。我国管道建设正处在跨越发展时期,管道安全管理均面临空前挑战,传统被动应对的安全管理模式无法适应新要求。这既为我国实施管道完整性管理提供了强大动力,也导致在自上而下强制要求条件下简单复制国外经验、急于求成。紧迫性、强制性和基础缺乏的客观现实在实践层人员心理上形成巨大张力,抑制了实践自觉性和创造性,疲于应付难免成为普遍。因此,创造性地启动企业自主性十分关键。
3)实施管道完整性管理具有显著的后发优势。尽管推行完整性管理的具体形式应不同于国外,但作为关键推动力量之一的完整性管理相关技术完全可以借鉴国外。因此,在充分认识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加强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走出一条适合于我国油气管道安全管理跨越式发展的道路是完全可能的。我国管道完整性管理实践的基本历史条件决定了推动管道完整性管理中国化是实现管道安全管理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一项长期任务。
1.2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突显迫切性
根据挪威船级社对我国油气管道的审核情况(图1),我国管道完整性管理水平为中等(得分率为60%~70%),正处在主动性管理向基于风险的管理过渡阶段,为实现实质性转变的关键时期。该阶段各种成长过程中的不足逐渐暴露,突显了进一步推进管道完整性管理中国化的迫切性。
图1 某代表性大型公司管道完整性管理审核情况图
存在主要问题:① 领导及承诺、培训和能力得分高,管道及站场完整性管理具体要求以及事件报告、调查和跟踪等体现实质性效果的方面虽有进步但得分比较低,说明不少地方形式大于实际内容,体现了前述我国完整性管理实践动力足而缺乏基础和自觉性的特点。② 风险管理、实施的总要求、变更管理总体得分较低且进步较慢,说明企业对管道完整性管理基于风险、持续改进的核心理念理解程度、运用能力有待提高,完整性管理尚未深入扎根。③ 其他具体问题。专职的完整性管理机构还未普遍建立,职能管理岗位为兼职人员、职能管理岗位分散在不同部门的情况普遍存在;尚未形成符合我国实际的完整性管理相关标准、规范、法规体系;完整性管理体系文件和其他相关制度文件尚未很好地有机结合、相容;管道工程前期、运行期的关键技术储备、设计和施工标准与日益发展的管道技术需求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1];存在管道原始信息资料不齐全或缺失等客观制约性障碍。
2 完整性管理实践中国化策略
2.1 管道完整性管理实践中国化的概念和策略体系
管道完整性管理实践中国化是指基于国内管道本质安全管理的管理体制基础、技术条件、企业文化特点、政策法律环境,引入完整性管理基于风险、持续改进、保证管道全面终生受控的安全管理理念进行全面改造,并合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技术和做法,构建适合我国实际的完整性管理体系、技术体系、文化体系和法律政策环境体系,实现管道安全管理跨越式发展。它具有4点内涵:① 主要引进的是理念而不是具体做法;② 强调对现有管道本质安全管理模式的继承、改造和提升,而不是用国外做法来直接取代;③ 强调实践方式为企业所认可、接受、掌握,注重提高企业实践自觉性和创造性;④ 强调研究战略关键技术,注重合理借鉴国外成果,实现跨越发展。
在调研分析基础上,构思出推进管道完整性管理实践中国化的策略体系(图2)。
图2 完整性管理实践中国化策略体系图
2.2 关键策略分析
2.2.1 实践方式创新策略
1)指导思想创新。将目前重引进具体做法的实践方式转变为运用完整性管理的理念对现有管道本质安全管理模式进行继续、改造和提升,改变完整性管理形式大于内容的现状,加速实现跨越发展。
2)核心职能机构专职化。适时推动国内各管道企业建立专职的完整性管理机构。
3)基层实践特色化。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输气管理处为例,在实践完整性管理过程中,将完整性管理、HSE管理的相关工作进行整合,并制定统一的内部审核体系,形成独特的安全管理模式和文化,极大地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
4)技术研发区域特色化。由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统一规划,根据各地区公司技术和资源优势制定研发方向,这有利于提高技术研发效率和技术体系整合程度,形成特色技术体系。如西气东输公司在数字管道技术、第三方破坏风险评价技术、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技术等方面具有优势,西南油气田公司在管道防腐技术方面具有优势,可重点发展与之技术优势相关的完整性管理关键技术。
5)体系文件、审核体系国产化。2007-2011年,中国石油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委托挪威船级社提供管道及场站完整性管理审核服务,审核体系采用挪威船级自主知识版权的《资产完整性管理审核系统AIMAS2008》。基于这些年的实践基础,完全可以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完整审核体系和具有企业特色的体系文件,同时设立并发展国内自己的评审机构。
2.2.2 技术跨越发展策略
为了加快缩小完整性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关键技术跨越发展。
1)优先并自主研发完整性管理战略性技术,抢占技术制高点。① 加强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集成和数字化管道研究及推广应用。借助数字化技术和完整性管理技术集成平台,最终建立管道安全运行的多目标可视化管理决策系统[2-3],实现管道完整性管理可视化,提高决策效率和水平。目前,我国已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管道技术体系,并在西气东输、川气东送等大型输气管道完整性管理中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4-5]。② 物联网技术的管道完整性管理研究。管道完整性管理与物联网技术的结合,必将逐步向智能化、科学化的决策迈进,模块化、专业化建设将是完整性管理的技术发展方向[6]。
2)基于企业技术应用条件,以自主研发和引进推广为主要途径,构建企业特色完整性管理技术体系。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为例,该公司根据所辖集输气管网系统沿线地形复杂、气质条件复杂及集输工艺多样、完整性管理难度大等特点,重点推广应用了站场区域性阴极保护技术、地质灾害预警监控系统、输气站场超声导波检测技术、基于GPS-RTK水下穿越管道检测技术,自主研发了不同介质工况管道的风险评价技术、含硫集输管道的高后果区识别技术、含缺陷管道适用性评价技术等,并不断完善管道完整性管理现场实施方案和作业规程,形成了多区域复杂集输管网完整性管理实施模式,在含硫集输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实施模式、原料气和净化气管道的风险评价体系、基于完整性管理的检测评价技术方面形成了自身特色和优势[7]。
3)适时引进、消化并推广国外完整性管理先进技术,如管道内检测相关技术、RBI风险评价技术等。
4)深化完整性管理专项技术。包括定量风险评价技术,管道内检测技术,穿跨越管道外检测技术,有限元模拟技术,泵机组、压缩机组在线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失效分析技术等[8]。
5)建立前沿技术储备。失效控制相关技术、高强钢运行维护、焊缝缺陷检测评价、高寒冻土区管道运行维护、泄漏监测与安全预警技术等[1]P881。
2.2.3 理念内化为企业文化策略
以企业历史经验提升、实用型技术自主研发、管理制度整合、宣贯培训、广泛宣传为主要手段,促进完整性管理理念内化为企业文化。① 系统总结企业自创的管道本质安全管理技术和成功经验,再按照完整性管理理念升华为具有企业特色的完整性管理技术或方法。这种方式可提高员工敬业精神、成就感,使完整性管理理念易于扎根,从而变被动实践为自觉实践(特别长期存在的短板问题)。例如,川渝地区天然气管网管道管理中实施的精细化管理、地企联动机制、信息员制度等成功做法均可融入风险管理理念而成为完整性管理工作内容。②大力提倡自主研发实用型技术和方法,不仅可直接提升管道本质安全管理水平,还能起到激发完整性管理实践热情和自觉性。③ 努力将完整性管理的有关要求和理念融入其他相关制度文件,促进完整性管理内化为企业管理文化。④ 宣贯培训、广泛宣传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2.2.4 标准体系国产化策略
国内目前虽已初步形成管道完整性管理的标准体系,但尚存在诸多不足。如标准整体水平较低,适应性不高,体现为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大企标和小企标散乱堆积,整合程度低,协调性较差[9];受体制制约,企业自主构建企业完整性管理标准体系能力不强。
完整性管理标准体系国产化策略主要内容有:① 按照建立核心标准体系和外围标准体系的模式来完善、整合完整性管理标准系列。核心标准体系涵盖完整性管理的内容、技术标准体系、完整性管理的文件体系、完整性管理的管理模式。外围标准体系作为核心标准体系的来源和母体。② 深入开展完整性管理对标工作,特别是《输气管道系统完整性管理(SYJT 6621-2005)》《危险液体管道的完整性管理(SYT 6648-2006)》等直接翻译的国外标准,使各条款符合中国国情。③ 鼓励企业用综合标准化的思想来自主构建企业完整性管理标准体系,提高标准适应性。④ 推进完整性管理标准体系和管理文件体系融合。
2.2.5 政策法律社会环境支持策略
政策法律环境支持策略主要内容有:① 规范长输管道监管的责任,实现从政府到企业的多级管理,负责管道完整性管理的规划,健全各级管道完整性管理的规程。②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建立有效的地企联动机制,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2.6 上中下游共同发展策略
由于采用管道运输为主,我国油气行业特别是天然气行业在上游生产、中游储运、下游销售上具有显著的一体化特征,上中下游相互制约影响,因此,完整性管理应实施上下游共同发展的策略。现阶段可着力在天然气领域实施4个方面工作:① 建立统一的天然气产运销管理数据信息平台,实现上中下游数据共享。② 依托共享数据平台,利用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建立上中下游管控一体化网络体系。③ 建立上中下游一体联动的安全预警和应急决策系统,确保管道本质安全。④ 加速实施城市燃气管道、储气库完整性管理。
3 结束语
1)实施管道完整性管理中国化是实现管道安全管理模式根本转变的必然途径,也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
2)管道完整性管理中国化的中心思想是将目前重引进具体做法的实践方式转变为运用完整性管理的理念,对现有管道本质安全管理模式进行继续改造和提升,改变完整性管理形式大于内容的现状,加速实现跨越发展。
3)管道完整性管理中国化的关键策略是实践方式创新策略、技术跨越发展策略、理念内化为企业文化策略、标准体系国产化策略、政策法律社会环境支持策略、上中下游共同发展策略。
[1]姚伟.管道完整性管理现阶段的几点思考[J].油气储运,2012,31(12):881-889.
[2]陈健峰,陈次昌,税碧垣,等.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集成与应用[J]. 油气储运,2010,30(2):81-85.
[3]姚安林,赵忠刚,李又绿,等.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的发展趋势[J]. 天然气工业,2009,29(8):97-100.
[4]薛光,袁献忠,张继亮.基于完整性管理的川气东送数字化管道系统[J]. 油气储运,2011,30(4):266-268.
[5]王瑞萍,谭志强,刘虎,等.“数字管道”技术研究与发展概述[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1,34(1):1-9.
[6]董绍华,韩忠晨,杨毅,等.物联网技术在管道完整性管理中的应用[J]. 油气储运,2012,31(12):906-908,911.
[7]张燃,秦林,雷宇,等.川渝地区天然气集输管网系统的完整性管理[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0,29(1):57-58.
[8]黄维和,郑洪龙,吴忠良.管道完整性管理在中国应用10 年回顾与展望[J]. 天然气工业,2013,33(12):1-5.
[9]税碧垣,杨宝玲.国内外管道企业标准体系建设现状与思考[J]. 油气储运,2012,31(5):326-329,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