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路显微手术治疗简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54例临床观察

2014-09-12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19期
关键词:裂孔冷凝视网膜

江西省丰城市中医院,江西 丰城 331100

外路显微手术治疗简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54例临床观察

吴小文熊剑旭单升明刘良清杨俊

江西省丰城市中医院,江西 丰城 331100

目的探讨外路显微手术治疗简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10例简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54例患者采用外路显微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56例患者采用传统外路手术方法治疗,并对两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一次手术解剖复位成功率为88.89%,对照组手术成功率为87.50%,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手术平均时间分别为:(85±13)min、(114±19)min,在随访期内视网膜脱离复发的例数分别为6例、11例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路显微手术方法全部手术过程均是在显微镜下完成,简化了手术步骤,减少了手术时间,并且容易学习和掌握,临床效果更佳,适用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和开展。

外路显微手术;简单孔源性;临床观察;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脱离外路显微手术是在显微镜直视下完成全部巩膜外加压手术步骤的技术,是对传统外路手术的继承和发展。随着医药行业的进步和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简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效果越来越重视,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10例简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分析,取得显著效果,现将实验结果及分析讨论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自我院近一年来收治的视网膜脱离患者,共计110例,分为观察组54例,对照组56例。观察组男32例,女22例,年龄22~54岁,平均(31.5±2.3)岁。对照组男35例,女21例,年龄22~45岁,平均(28.5±1.8)岁。两组患者在个人史、家族史、既往史等一般资料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1.2.1 术前用三面镜详细检查眼底,同时绘制详细的眼底图 根据眼底检查情况设计好手术方案,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观察组54例患者中有25例采用单纯硅压术,29例采用硅压联合环扎术,术中视情况是否行眼内注气。

1.2.2 观察组手术步骤 麻醉→开睑→结膜剪开→暴露巩膜→放置环扎带和预置硅胶缝线→放视网膜下液→视网膜冷凝→结扎预置缝线→核实裂孔位置→缩短环扎带→眼内注气→关闭结膜切口,其中预置硅胶缝线、放视网膜下液、视网膜冷凝、核实裂孔位置均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术后按要求采取适当体位。

对照组手术步骤 在视网膜下的积液最高处放液时应对应巩膜部位用电凝排液器阴极电针穿刺放液,术前用可吸收缝线以及镊子做定位,核实裂孔位置也是在直接检眼镜的前提下进行的。

1.3 疗效评估 以手术后随访9~18个月为依据,对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视力改善、冷凝反应、裂孔封闭情况以及视网膜复位情况进行综合观察和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都是采用专业的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结果比较 观察组54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85±13)min,有6例在随访期内视网膜复发脱离,并发生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分级为C3级),需行玻璃体手术;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14±19)min,有11例视网膜复发脱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两组在冷凝反应、裂孔封闭情况、视网膜复位率、术后视力改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结果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视网膜脱离是眼科常见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视网膜脱离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玻璃体切割手术的运用,使视网膜脱离手术领域在不断的拓展,而该手术仅限于层次较高的三级医院。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视网膜脱离应尽早施行复位术。直视下行定位、冷凝或光凝封闭全部裂孔及巩膜加压术,促进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的粘连,是当下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最简便、最有效的手术方法[1]。目前,视网膜脱离复位术还是一种比较难掌握的手术技术,很多基层医院都没有开展或开展得不好。主要原因是间接检眼镜是倒像,学习和训练周期长,术中视网膜裂孔的定位及冷凝都不容易掌握[2]。虽研究结果显示外路显微手术具有术中视网膜裂孔的定位及冷凝更准确、更简单、更容易掌握的优势。视网膜脱离手术由肉眼观察进入显微手术阶段可以说是一大进步。

通过分析表明,观察组手术平均时间在随访期内视网膜复发脱离的例数,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两组在手术成功率冷凝反应发生率、裂孔封闭成功率、视网膜复位率等指标上。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有研究显示与我们本实验的结果不谋而合[3]。

综上所述,通过与传统外路手术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外路显微手术方法具有操作更简便、用时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并且容易学习和掌握,适用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和开展,这对于在基层医院开展视网膜脱离复位术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1]葛坚,赵家良,崔浩.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16.

[2]马利波,刘文,周明波,等.手术显微镜下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2,12(01).

[3]刘文,黄素英,孔玮,等.显微镜下视网膜脱离手术[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1,24(04).

R744.1+2

A

1007-8517(2014)19-0041-01

2014.08.09)

猜你喜欢

裂孔冷凝视网膜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我院2例红细胞冷凝集现象的案例分析
原油油气冷凝回收工艺模拟与优化
蒸汽冷凝液回收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
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致视网膜损伤1例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有机化学基础
裂孔在黄斑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后复发嵌顿再手术一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