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院所与军民融合式发展相结合的实践与思考
2014-09-12罗华莉杨湘江
罗华莉+杨湘江
【摘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我党长期探索治国建军规律的经验总结,是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的必然选择,更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要目标和艰巨任务。军民融合式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新情况和新问题。本文从科研院所工作实际出发,总结经验,探索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新思路与新方法,以期对促进军民融合又好又快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军民融合;国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研院所
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党和国家一以贯之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的必然途径。新中国建立之初,国民经济完全崩溃,百废待兴。面对国防建设亟待加强,从战争废墟中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极为繁重的形势,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两手抓”的思想。即一手抓国防建设,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巩固国防;一手抓经济建设,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为新中国的经济大发展奠定基础。自此以后,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一贯坚持军民结合的原则与传统。在党中央领导下,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军地各级党组织大力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作为国家林业局直属的林业综合性科研院所,多年来一直同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总参三部、总参作战部、北京军区警卫三团等周边近邻保持着多年友好关系。本文从多年实践与工作经验出发,在新形势下就如何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探索。
1强化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认识
军民融合式发展是我党我军人民战争思想精髓的继承和发扬,是新的历史时期促进具有中国特色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军民融合式发展内涵丰富,既具有军民融合的一般特征,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对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问题国内学界也展开过广泛而深入的研讨,并从不同角度对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内涵进行了界定。
军民融合,是指通过打破“军”与“民”相互分割和自成体系的封闭系统,促进“军”和“民”之间全领域、全要素、全方位的物质和信息等交流与渗透,从而形成一个军民兼容、相互协调和良性互动的开放对流系统[1]。军民融合的本质特点,就是富国与强军,互兼共容,互促共长。从军民融合的根本利益看,对提升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都大有益处。军民融合式发展,本身具有着多方面优势。
1.1新时期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战略抉择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的战略思想”,这是党的代表大会首次提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方针。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举措,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与强军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改革目标和任务做出了具体的部署[4]。
1.2促进我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迫切需要
国防在于人民群众的力量和科技的创新,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突出特点是“军民结合、寓兵于民”。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整合军地资源,实现优长互补,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军地先进技术优势,更有助于协调军地力量,实现双赢。因此,军民融合既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创新发展的紧迫需要,又是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军队保障体系,加快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的正确选择。
1.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有力补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根本的发展道路,而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补充和发展。我国要想在世界新军事变革大潮中争取主动,就必须健全完善相关体制机制,走一条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确保军队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
2探索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实践
中国林科院与多家部队机关为邻,多年来形成了和谐融洽的关系与良好的传统。院分党组也结合自身特点,自觉当好军民融合的桥梁和纽带,推进和谐院所建设,为院所发展和军民融合发展做出了贡献。
2.1加强领导形成军民团结好局面
林科院分党组高度重视以双拥工作为重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将双拥工作纳入党建精神文明建设中。每年初在院党建暨政研会年会上,做到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和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要求。多年前,中国林科院就特别成立了双拥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等14个领导小组,由分管院领导任组长,相关处室负责人参加并制定相应工作制度,各所中心成立相应机构。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拥军拥政、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
2.2利用优势营造科技拥军好氛围
林科院还充分发挥林业科研行业优势,广泛开展科技拥军、智力拥军活动,帮助周边基层部队举办计算机培训班,协助培训技术骨干、革新装备器材,促进部队战斗力提升。近年来,院分党组和京区党委利用春节和“八一”建军节等节假日,走访慰问周边的部队和机关,受到了广大指战员的欢迎。
例如,2003年“八一”建军节前夕,林科院领导走访了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和总参三部。林业专家与部队的军事专家进行座谈,共同探讨建设钢铁长城和绿色长城的经验,交流探索一些共性的问题。时任国防大学邢世忠校长正式邀请江泽慧院长和林科院专家学者到国防大学讲学、作报告,帮助军队高中级领导干部更多地了解我国生态环境和林业现代化建设情况,共同促进我国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每年“八一”期间走访周边部队官兵,致以节日的慰问,已经成为中国林科院的常态化和持续化活动。
在走访互动中,中国林科院也多次邀请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的专家来院做报告。2012年,邀请了国防大学李莉教授来院作国防教育报告,提高了广大职工国防知识和国家安全忧患意识。2013年,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2周年,邀请了军事科学院军事专家罗援少将作报告。通过报告的学习,广大职工了解了当前世界军事动态,受到很大的鼓舞和激励,纷纷表示将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加自觉地拥护中央的各项对外政策,维护中央的权威,做好本职工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努力。
为了提高军民融合共建的水平,使活动制度化,2009年,林科院与北京军区警卫一师三团签订双拥共建协议。协议规定,在双拥共建活动中,三团为中国林科院组织“军营一日”、军训等活动提供教员,协助组织相关的文体活动。中国林科院为三团培训微机、网络技术等军地两用人才提供科技支撑,双方开展合作交流,携手创建和谐单位。双方表示在未来的合作与发展中,将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相互支持,共同发展。
另外,中国林科院按照气候带研究林业,在京外有11个研究所、中心,军民融合式发展共建不仅仅局限在京内,京外院所科技拥军方面也有着突出成就。我院所属的桉树研究开发中心位于广东省南海之滨的湛江,与海军南海舰队门诊部的共建活动已有13年历史。桉树中心邀请部队官兵到南方国家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参观座谈,南海舰队司令员和政委应邀到南方种苗基地视察指导。两个单位互学互助,在各自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南海舰队门诊部被评为全军优秀门诊部,桉树中心被评为湛江市文明单位,科研成果丰硕喜人。
2.3开展走访巩固军民关系好传统
互访互动,走进军营,融洽军民关系,是科研院所加强军民团结的重要经验。原林科院院长江泽慧曾邀请周边的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和总参三部领导到林科院视察,介绍我院改革发展情况和林业跨越式发展的信息,并多次带领院班子成员到部队机关走访慰问。在青龙桥双拥领导小组的协调下,林科院也踊跃参与双拥活动。
除上述与周边部队机关单位互访已形成制度外,每逢佳节,林科院还进一步发扬优良传统,在全院范围内营造良好的拥军氛围。中国林科院先后承办青龙桥地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春节军政座谈会,开展慰问子弟兵活动,支持部队建设和发展。并与周边部队开展大合唱、文艺联欢、篮球、乒乓球和棋类比赛,活跃了军地双方的文体生活,融洽了军民关系,推进了双方的军民融合式发展建设。
为配合海淀区创建“国家卫生区”活动,中国林科院多次组织院区清洁日活动,中央警卫团四大队和北京军区警卫三团多次派来官兵,与我院职工一道义务劳动,为创建优美环境付出辛勤的汗水。我院提供自行开发的优良树种、花卉和草种,协助有关部队做好绿化美化工作。军民互助双赢,铸就了新时期军民鱼水情。
2.4解决安置保持院所发展好势头
据统计,近30年来,我院接收复转军人140多名,50多人在副处级以上领导岗位任职,其中司局级10多人。中国林科院按照上级的要求,努力做好复转军人安置工作。院分党组还鼓励复转军人继续发扬优良传统,永葆革命军人本色,帮助他们主动投身全院的改革与发展。复转军人们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埋头苦干,默默奉献,为林业科技发展和我院建设贡献力量,十多名复转军人担任的党委(党总支)书记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1年,我院京区和热带林业实验中心都荣获了全国文明单位称号。我院所属的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友谊关附近,与越南有150公里边防线。多年来,该中心帮助解决驻军家属的安置问题,部队协助做好20多万亩山林的防火防盗工作。这项至高荣誉给中国林科院的工作作了最好的诠释和最高褒奖,林科院也将以此为新的动力和起点,树立新的更高的目标,深化创新实践,推进科学发展,不断提升社会效益,不断加强两个文明建设,为建设世界一流的林业科研院所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3探索军民融合式发展新途径
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既是我国主动顺应世界科技革命和世界新军事革命的重大战略抉择,也是走中国特色富国强军之路的必然选择。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作。因此,对于新时期下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实践,仍然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探索新途径和新方法。
3.1开展军民融合共建活动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各级双拥办的作用,不断创新共建的方式,协调军地双方,将军民融合式发展真正落实到实处。海淀区双拥办、青龙桥双拥领导小组以军民共建为事业,协调军地双方,充分发挥了作用。因此,应进一步总结成功经验,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双拥工作制度,健全双拥工作机制,落实各项双拥优抚优待安置政策,提高本地区军民融合式发展工作的质量效益。通过进一步组织协调召开军民融合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军地联席会议、双拥工作联络员会议,加强军政军民团结,指导各成员单位、各部门开展拥军活动。
3.2树立军民融合发展理念
在军民互办实事中增强活力,在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上促进融合,创新军民共建活动载体,完善共建制度,不断丰富军民融合发展的内涵。军民融合发展要突出院所与部队互办实事,签订共建公约,制定共建活动制度,不断增强双拥共建活力。通过形式多样的共建活动,达到军民共建共赢,促进军民团结,密切军民关系。同时适时表彰军民共建活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最终调动军民融合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营造军民融合发展氛围
加大相关宣传,大力宣传近年来本院、本地区、街道涌现出来的军民融合发展工作先进典型,进一步提高全民军民融合发展意识。认真规范本地区硬件设施建设,逐步增添高质量的军民融合发展宣传设施,形成醒目、直观、良好的宣传环境。把宣传与服务融为一体,优化军民融合发展工作的社会环境,营造浓厚军民融合发展氛围。
3.4贡献林业科研院所力量
作为林业科研院所,应充分发挥林业科技优势与地方优势,帮助周边部队解决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等实际困难。周边各部队也要发挥组织严密、突击力强的优势,调动驻军部队官兵的积极性,支持援助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参加帮困助残、捐资助学等社会公益事业活动,为海淀区的军民融合式发展奉献力量。
3.5探索军民融合发展新路
开展调查研究,准确掌握军民融合发展工作现状,强化指导,提高实效。不断提高军民共建覆盖面,认真借鉴军民融合发展经验,开展“社区文化进军营”、“军营文化进社区”系列活动。年内适时召开经验交流会,进一步探索行之有效的组织形式,使之形成制度,形成工作规范。通过提炼共性经验,增强开展军民融合式发展工作的能力,不断拓宽工作领域和范围,努力扩大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社会基础。
胡锦涛同志强调,我们必须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5]。这是我党着眼全面增强国家战略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面对新形势,我们要牢牢抓住发展机遇,紧紧围绕服务和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这个大局,科学把握其时代内涵和主要任务,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双拥共建工作,不断巩固和开创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杜人淮.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内涵、特征与实现形式[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3(6):78.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
[3]王碧翠,陈雪冰,张仕刚.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J].科技世界,2013(34):193.
[4]陈敏尔.科学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战略思考[J].国防,2013(9):4.
[5]唐文海,刘斌.军民融合式发展应努力破解“落地难”[J].国防,2013(11):8.
[责任编辑:刘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