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的媒介形象构建研究

2014-09-12夏初蕾

科技视界 2014年15期
关键词:媒介形象构建

【摘要】本文把握城市发展的最新动态,通过现代传媒技术,及时宣传航空港经济建设的进展,为打造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全面发展提供多元化媒体服务。基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的媒介形象建构的重要性已经开始凸显,利用现代传媒体系的优势,创造一个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面广泛的信息传播平台,开始变得重要起来。

【关键词】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媒介形象;构建

1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背景

大力发展航空经济,建设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是省委、省政府顺应经济全球化大趋势、把握航空经济发展规律,立足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国家民航发展战略需要,紧紧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定位和主要任务,所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

目前,河南省正在积极推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这个实验区不仅要成为郑州市经济发展的新版块,还要成为中原经济区发展的龙头,带动郑州走向国际、走向世界的平台,成为郑州建设国际化陆港城市、国际性的综合物流区、高端制造业基地、服务业基地的载体。

随着越来越多的商业企业在机场以及在交通走廊周围集聚,“航空大都市”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出现了。在速度经济时代,机场已经成为全球生产和商业活动的重要结点,也是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它不断吸引着众多的与航空业相关的行业聚集到其周围。

2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应打造独有的“郑州模式”

郑州为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素有“中国铁路心脏”和“中国交通十字路口”之美誉,坐拥亚洲最大的列车编组站及亚洲首座、全国唯一的时速350公里高铁客运十字枢纽站,

2013年3月7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正式批复,作为国家战略,郑州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围绕“大枢纽、大产业、大都市”建设理念,以航空经济为主线,以先行先试为手段,以航空港建设为依托,以产业提升为核心,以服务优化为重点,以协调发展为目标,积极探索“郑州模式”航空经济系统理论和实践体系,全面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

在中原经济区飞速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对于提升郑州城市品牌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依托中原文化底蕴,提升城市的软实力,郑州城市品牌构建就显得非常迫切。

3现代传媒体系助推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

一个城市的形象建构,首先需要良好的媒介形象构建,它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现代传播技术的应用能力。如今,郑州以建设全国唯一的国家级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为契机,以国务院定位的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国际化陆港城市为目标,努力建设成为引领中原、服务全国、连通世界的国际化航空大都市。

在一个城市打造自身品牌的同时,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传播技术,利用何种媒体作为宣传城市品牌的平台都成为重要的考量标准。现代传播体系的不断发展,传播能力的提升,对推动郑州大都市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结合十八大提出的构建和发展现代传媒体系,构建良好的媒介形象,达到服务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的目的,也为今后郑州市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做好铺垫。

4郑州空港媒介形象构建成为重要范畴

媒介形象是由媒介外在和内在的特征和风格构成的,常常由公共宣传、广告和公共关系等有意识地宣传和树立的。在当今高度信息化的环境中,一座城市的品牌形象推广依赖于包围社会大众的传播媒体。应结合时代背景,把握城市发展的最新动态,通过现代传媒技术,及时宣传航空港经济建设的进展,打造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全面发展提供多元化媒体服务。

如今郑州航空港区正在积极推进制造业集群、大型航空枢纽建设和集地铁、公交、飞机于一体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基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的媒介形象建构的重要性已经开始凸显,利用现代传媒体系的优势,创造一个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面广泛的信息传播平台,开始变得重要起来。要想发展郑州航空大都市,打造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品牌,就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技术构建媒介形象。

5媒介形象构建助推郑州航空经济发展策略

5.1利用媒体形象构建,传播郑州航空港品牌效应

本文依据经济飞速发展、信息洪流不断冲击的当下,将“航空大都市”作为郑州城市建设与规划的主题,利用媒介形象构建传播郑州航空港的品牌效应。郑州航空港经济区综合实验区建设以郑州机场为核心并将这个“综合实验区”打造成为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引擎和国家内陆开放高地,而且,未来的实验区将是一个宜居、生态、绿色、环保等为一体的“新都市”。

5.1.1提升传播内容品质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的精髓,决定传播的方向。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有传播力。只有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传播才有穿透力。

5.1.2打造综合传播平台

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重要出版社建设,是党的新闻宣传事业的主阵地、主力军,必须作为构建现代传播体系的重点。

5.1.3铸造高科技载体

科技与传播历来紧密相连,现代高新技术在传播方面的巨大潜能和可能产生的不可估量的影响,谁占有先进科学技术,谁就占有传播的制高点。要站在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大力拓展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加快构筑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传播体系。

5.1.4建设传播人才队伍

构建和发展现代传媒体系、提高传播能力,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人才队伍。建立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制度,造就一批受众喜爱、有影响力的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抓紧培养善于开拓文化新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懂得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适应文化走出去需要的国际化人才。

5.2以航空港经济建设为依托,探索媒介形象构建的基本标准

结合时代发展最新动态,基于航空港经济综合实(下转第18页)(上接第26页)验区建设的背景,利用传播学的相关理论体系,研究媒介形象的构建。从媒介角度而言,公信力、亲和力、整合力与传播力共同构成了媒介形象建构的基本标准,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和研究价值。

本文依托现代传媒体系,从提升传播内容品质、建立综合传播平台、铸造高科技载体、建设专业的传播人才队伍等方面,通过传媒技术,建构多元化的媒介形象,及时宣传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的进展,为打造郑州航空大都市建设提供多元化媒体服务。

5.3顺应“速度经济”发展,打造郑州航空大都市

全球航空经济第一人约翰卡萨达教授在《航空大都市——我们未来的生活》一书中形容航空经济是“速度,速度,还是速度”。航空经济,它将是指导实验区建设和经济发展模式的主导与核心,也是航空港实验区建设的主线;航空经济的本质就是“速度经济”。

航空物流是航空经济的关键因素,也是航空经济具体的实现形式。考虑到航空物流的特色,即“速度效应,时空效应”,因此,适合于航空物流运输的产业必然是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新型产业。这也是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产业领域的基本标准。

航空港经济是以航空枢纽为依托,以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支撑,以提供高时效、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并参与国际市场分工为特征,吸引航空运输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建立媒介形象构建完整理论模式,引领全球航空经济建设与发展新领域;以“航空经济创新基地”建设,建立一个系统化、专业化的全球航空经济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基地;通过“航空经济产业基地”建设,进一步优化结构,提升层次,改进技术,发展新兴航空经济产业集聚区;通过“生态经济文化基地”建设,丰富航空经济内涵,真正展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示范效应,提升实验区在国际航空经济领域的根本竞争力,全面提高中原经济区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约翰·卡萨达.航空大都市: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M].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7).

[2]夏初蕾.郑州市户外广告现状调查及传播效果研究[J].科技传播,2013(11).

[责任编辑:孙珊珊]

猜你喜欢

媒介形象构建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政治传播语境下政治人物公众形象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