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殿堂的追求——论艾丽斯·沃克作品中生态女性主义的思想
2014-09-12陈洪富
陈洪富
艾丽斯·沃克作为一名黑人女作家,我们可以看到,她的作品处处透露着一种对于现实的体察和陈述,并且充满着对于黑人权利的诉求。在她的作品中,几乎所有的人物都带着社会和历史主义的色彩,与当时美国的一些民权运动、黑人运动相结合,表达出作者对于和谐、美好、平等社会的向往,本文通过对其作品的剖析,了解沃克所要表达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以及她所向往的人类的和谐殿堂。
引 言
生态女性主义,顾名思义,是生态主义和女性主义相结合的一种思想,其主张在男女不平等以及对于自然的伤害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关联,也包含着一定的社会政治思想。它的创立要追溯到1974年的法国,弗朗西斯娃·德·敖博妮在她的《女性主义·毁灭》一文中最先提出“生态女性主义”的思想,那是个动荡的年代,女性遭受压迫,而生态灾难也时有发生,所以,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慢慢萌芽,并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鼎盛。对于生态女性主义最主要有两种阐述形式:一是具有女性主义的生态主义思想,二是具有生态主义的女性主义思想,它强调将任何社会的研究都要与自然、生态等相互连接,如果成了一名生态学家,那么她一定会成为一名女性主义学家。生态女性主义是一种将女权运动与生态运动糅合起来的一种新的思潮,它赞美女人,鼓励女人,批评男权主义,反对父权社会下对于女性和自然这样的弱势群体的歧视以及压迫,认为一切有关于压迫、统治、剥削甚至是虐待性的行为都是不应该存在的,必须将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框架打破,而期望建立一个男性与女性平等共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关系,这是一种女性主义和生态主义可以共生的乌托邦,是一个美好而和谐的殿堂。现在,这样的思想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和思考,影响也越来越深远,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平等逻辑观
1.性别平等与自然和谐的逻辑联系
从生态女性主义的阐述中,我们了解到,生态女性主义认为男女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与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平等关系间有着各种相关于历史和政治上的联系,艾丽斯·沃克认为,那些拥有男性中心主义思想的人认为人应该支配自然,从而男性也应该统治女性,这两者间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艾丽斯·沃克的作品中生态女性主义的体现也是比较鲜明的。比如,在《我亲人的殿堂》中,作者以书信和对话的形式,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讲述了女主人公莉西在不同的时空中,成为各种不同的角色,一会儿是男人,一会儿是女人,一下子成为黑人,一下子又是白人,甚至可以是某一种动物,但是她一直追求一种自由与解放,平等与和平。莉西在与她的黑人母亲一起生活在女性部落的时候,那是一大片的丛林,身边也有着一大群动物的陪伴,她们一起吃饭,一起喝水,一起玩耍,互相陪伴,大家对动物都很爱护,动物对于人们也不害怕,女主人公就是一只狮子。后来,男性部落与女性部落结合在了一起,由于先天的差距,男人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女人和动物逐渐变成了男人的支配物,该做什么,怎么做都受男人指使,当男人习惯了对女人进行支配时,对于大自然,他们也少了敬畏,对于动物,开始进行捕杀,以动物的肉为食,把他们的皮毛做成衣物,把骨头、牙齿等做成饰物佩戴,而树木、田地也都是从属于个人的物品,文中不乏对这些的描述,莉西从一只成年狮子的角度,发现在男人的统治下,女人、孩子从原来生活的森林离开了,美好的生活不再,女人开始受男人统治,依照男人的吩咐做事,情感上也开始依赖男人,女人的地位慢慢下降,失去了尊严和自由。在这篇小说里,沃克的生态女性主义观点是:要改变以剥削和压迫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关系,解决男人与女人、人与自然的不平等关系,主要在于改变男性的统治地位,这样使得压迫和统治关系不再存在,就会彻底地消除女人和自然在社会关系中的不利面,改变她们的命运。
2.从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看人性的和谐
在艾丽斯·沃克眼中,她所认为的生态女性主义中所提及的自然并不仅仅是一个东西,她是有生命的,她也不应该处于被人们统治和支配的境地,而应该是与人类和平共处的。而从生态女性主义看来,女人与自然之间有着某种共通点,男人与女人跟人类与自然之间又存在着某种联系,倡导性别平等也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如果不能将自然放到与人平等的位置上,那么一切争取性别平等和解放弱势群体的运动都不会有好结果。艾丽斯·沃克在《我亲人的殿堂》中表达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尤其明显,她希望人们在大自然中美好地生活,建设属于男人与女人的,人与自然的圣殿,这符合了她所遵循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文章中对于人与自然融洽相处的描写,显得尤为动人,在女主人公莉西所处的“小矮人”时光,他们的世界被树木包围着,人们都住在树里,他们生活的世界里街道、房屋完全被一望无际的森林代替,孩子们在里面穿梭、玩乐,无忧无虑,当母亲为孩子出去找食物的时候,大片大片的森林自然而然地充当起了保护者的角色,这是一个充满着希望和浪漫的国度。沃克在《我亲人的殿堂》中正是达到了这样的和谐,使得男人在对待女人的态度上有了变化,沃克很明白地在她的作品中表达了男性与女性的关系,她认为,男女应该是彼此依赖、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整体,这点我们可以在莉西和霍尔的身上看到,他们的爱情是平等的、和谐的、美好的,在莉西分娩时,霍尔看到了妻子的痛楚,为了让她不再遭受这种痛苦,他作出了不再让莉西怀孕的决定,甚至认为莉西这样的痛苦是因为自己承受的,而他又帮不了莉西,自责万分,所以莉西生完孩子以后,霍尔对她更是百般体贴和珍惜,并且也如霍尔之前放弃让其怀孕的想法,成为柏拉图式的完美夫妻,他与妻子在他们的房子里各住一方,与森林中的麋鹿、山猫等小动物一起,互相陪伴。这就是沃克表达的理想的两性相处的境界,这个世界里没有压迫、剥削和任何的不平等,处处洋溢着美好的景象,这也就是沃克认为的找回了最和谐的人性。
3.纠正父权社会的自然压迫观
研究艾丽斯·沃克作品的人都可以发现,在她的笔下,自然不仅仅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客观存在,对于人类来说,她应该是一个有生命的,和人类一样平等的地球上的一种存在,不应该成为人类剥削、统治的对象,艾丽斯·沃克的作品中对于自然的体现,让人们看到她不仅仅为人类的生活提供各种支持,还在人们遇到压迫和剥削时,成为人们的一种精神家园,可以为他们提供慰藉,尤其是在社会中受到不公平对待的女性。比如,在《梅丽迪安》中,其中有些描写是这样的:“她觉得自己好像由于某种精神陶醉而焕然一新。”“她觉得自己仿佛踏入了另一个世界,升腾到了另一个天空。”这些都是女主人公由于无法在她的家庭以及生活环境中感受到精神上的满足,却在印第安人的一处墓地里寻到了慰藉,让她得到了抚慰,这就是自然的力量,这些都是梅丽迪安在精神通透后的一些状态描写;《心灵》中的女主角凯特与艾丽斯·沃克的许多小说中的女主角一样,都是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剥削,婚姻让凯特整天沉浸在做不完的家务以及鸡毛蒜皮的杂事上,不管是家庭还是丈夫都让凯特找不到一点点的归属感,于是凯特结束了这注定失败的婚姻,但是,这时的她更加茫然无措,甚至对于她一直珍惜的写作都没有办法继续,后来拯救凯特的是一次次地徜徉于大自然的旅行,尤其是在亚马逊流域的那一次“朝圣之路”,在沃克看来,自然对于她来说,是心灵的港湾,沃克在面对采访的时候,甚至十分直接地说出了自然在她心中的位置,认为人类没有任何立场可以去压迫、剥削自然,自然是神圣的,没有除了自然以外的任何神灵,由此可见,在沃克的眼中,对于自然的压迫是多么不可行的,多么错误的做法。
构建和谐殿堂
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艾丽斯·沃克的作品中,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她对自然的热爱,并且面对各方的质疑,她一直毫不讳言地认为世界上存在的一切都是平等的,而所谓的上帝实际上就是自然,没有任何可以凌驾于自然之上,并且不管是人类还是动物抑或其他各种存在,实质上的构成都是一样的,所以,人类应该与这一切都平等共处。
不管是《紫色》还是《我亲人的殿堂》中,沃克对于自然的尊敬都清晰可见,她通过小说中人物的描写来体现自己的感情,莉西和莎革对于自然都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就如沃克自己,他们真挚地对待大自然中一切有生命的物种,不能容忍对它们的一切伤害行为,在文中,沃克就描写到莎革选择朋友的标准之一就是对于生灵的爱护,也体现着沃克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还有莉西和她的母亲与动物们融洽共处的情景,她们一同生活,一起睡觉,一起吃饭,动物跟她们就像朋友一样,没有伤害,动物与人之间的相处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一样的,所以她们住在一处风景十分优美的峡谷中,有绿树,有小溪,有兔子和松鼠,处处是生机勃勃的。在这些作品中,我们还可以发现,即使有些男性初始抱持着支配自然的欲望,但是在看到女性与自然相处的情景后,开始醒悟,从而效仿这种相处方式,也可以生活得很平静而美好,所以,在沃克的笔下,她描写了一个又一个的世外桃源,也告诉人们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可以做到的,结果也必将是十分美好的,而且,对于怎样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她也明确地提出了方法,一方面,人类要有保护自然世界中一切的观念,要将其视为与自己平等的存在,另一方面,就是与自然同居,处于自然当中,对自然热爱,便会达到内心的平静,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男人、女人的和谐统一
在艾丽斯·沃克的作品中,对于生态女性主义的探讨,男性与女性的关系是永恒的话题。在沃克看来,男女之间的关系无疑必须是平等的、和谐的,要达到这样的状态,必须改变目前男性在社会中的对于女性的压迫,而且所谓和谐和平等,沃克强调了两方面,一个是心灵,一个是肉体,这两方面都必须结合在一起,才是一个满意的状态。在《我亲人的殿堂》中,我们看到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男性角色苏维乐,他与范妮之间的问题是他们彼此觉得对方是没有灵魂的,范妮对于苏维乐她一直在靠着想象生活,而苏维乐在对女性的态度上是有问题的,他因为对于母亲的不好的记忆所以拒绝去了解女性,也不想探究她们的痛苦;而苏维乐在低潮时遇见的卡特拉则是一个在装扮上十分具有诱惑力的女人,所以他与她有了一段关系,但是这时的卡特拉也是刚被丈夫抛弃的没有灵魂的女人,他们之间的关系由于缺少交流而变得那么不真实,但是又由于需要,发生肉体的关系只是为了填补精神上的空虚,一直到后来莉西的帮助,使得苏维乐在这样不正常的关系中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正视自己过去的伤痛,对于女人也开始试着去深层次地了解,发现了自己对于卡特拉的做法实际上是在伤害她,利用她,于是向她表示了歉意,在他的努力下,卡特拉感受到了他的诚意,也开始忘却伤痛,改变自己,双方都在向着正常的轨道改变,苏维乐与卡特拉也认可了双方经过改变后的状态,这时他们的结合才达到了沃克所认为的理想状态,就是灵魂与肉体的统一。男人与女人的和谐统一是建立在灵魂与肉体双方面的,要让男性与女性在社会中拥有平等的权利,摆脱剥削与压迫,归根结底,这样的现象就是由以男权主义思想中的性别压迫和种族歧视导致的,而根据西方社会的特点,种族歧视似乎成为一切不平等的来源,要让女性在这样的社会里获得解放,沃克认为症结在于要让整个黑人种族得到解放,这也是沃克投身于写作要向大众所表达的最重要的诉求之一。
结 语
艾丽斯·沃克的生态女性主义是她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在她的许多作品中都倡导爱护女性,保护自然,她提出性别、种族、自然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沃克善于将自然作为一种为饱受压迫的妇女提供庇护的场所来描写,并且把自然放在一种近乎神的位置,充分地表现着她的尊崇,明确地反对性别压迫和自然压迫,沃克的这种思想其实还是比较理想化的,但是,作为一名深受压迫的女性,这样的思想不正是她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愿景吗?
[1]张燕,杜志卿.寻归自然,呼唤和谐人性:艾丽斯·沃克小说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刍议[J].当代外国文学,2009(3):21-30.
[2]肖志清.艾丽丝·沃克及其妇女主义思想[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5):540-544.
[3]程虹.宁静无价:英美自然文学散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4]封金珂.《紫色》中的妇女主义新理念[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5):14-17.
[5]Gates, Henry Louis, J r. & K. A. Appiah, eds. Alice Walker: Critical Perspectives Past and Present [C]. New York: Amistad Press, Inc.,1993.
[6]Sun.Wei& Cheng Xilin.“Alice Walker's Womanism: Reading Their Eyes Were Watching God and The Color Purple.”[J]. Contemporary Foreign Literature 2(2004):60-66.
[7]Wang, Xiaoying.“Narrative Structure and Voice in By the Light of My Father's Smile.”[J].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2(2006):73-77.
[8]Walker, Alice. The Temple of My Familiar[M]. London: The Women's Press, 1989.
[9]薇尔·普鲁姆德.女性主义与对自然的主宰[M].杨通进编.马天杰,李丽丽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10]左金梅,申富英等.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