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探究式教学法提升语文课堂活力

2014-09-12曹林男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金字塔活力教学法

曹林男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经常有这样的感受:课堂上学生总有说不完的“闲话”,再加上总有几个学生调皮捣蛋,教师稍有疏忽,教室里极有可能“炸了锅”而无法收拾。在这个时候,好像只有拿出“师道尊严”,甚至大声训斥,课堂才会逐渐平息下来。有时也会出现另一番情景,课堂变得极其安静,除了少数学生能专心上课外,多数学生面无表情,神情默然。本来丰富多彩、颇受学生欢迎的语文课,变得死气沉沉。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热情,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并把老师传授的知识当作一种礼物领受呢?又有哪些方法可以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呢?

一、探究式教学法的概念

探究式教学法(Inquiry Teaching),又称研究法、发现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己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探究式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

二、如何运用探究式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法,就是让教学的主体——学生,去自主探索问题、追究原因,也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参与意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创新能力等。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好探究式教学法,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探究式教学的载体与核心是问题,学习活动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探究式教学的出发点是设定需要解答的问题,这是进一步探究的起点。从教学的角度讲,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精心考量,提出难度适宜、逻辑合理的问题。

2.通过及时点拨,诱导探究方向。

教师为了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学生不明白时可适当点拨,诱导探究的方向。要想起到高效的作用,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去探究,要注意探究问题的价值。

3.通过自主合作,训练探究能力。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基本任务是启发诱导;学生是探究者,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新事物。因此,必须处理好教师的“引”和学生的“探”的关系。

例如在课堂上可以交流“自学成果”。在互相交流中,使大家的思维相互碰撞,撞击出创造的火花。交流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也可以让学生先在小组中交流,然后派代表在全班汇报交流,大家集体交流评价。学生对“交流成果”环节中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在合作学习中大胆质疑解疑。

4.通过创新作业,激励自主探究。

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兴趣,教师课后布置的作业要改革,要努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可以留因材施教的作业,留课外阅读的作业,留写日记的作业。通过不同的作业进一步激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为了更好地进行探究式教学,教学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探究式教学方法不应单独使用。

语文课堂教学已经用无数事实证明,单一的教学法会让人产生厌倦的情绪,更何况是小学生的探究活动呢?探究活动本身就是令人费脑费神的事情,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高度运转的紧张状态,长时间地处于这种状态中,势必会让学生身心疲劳。不管探究活动有没有结果,长此以往,学生哪里还有兴趣去探究问题,甚至会因此害怕探究问题。

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应该把探究式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有机融合起来使用。比如:可以借朗读课文来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和体会作者感情的能力;借做游戏或编课本剧的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借讨论的方式来进行师生平等合作交流,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这样可以使一节课有张有弛,张弛有度,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该课时的学习任务。

2. 处理好“探究”与“提问”的关系。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创新学习,但在实际教学中,我认为课堂提问仍然应当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

在实际教学设计中,很多教师往往走向两个极端。

一是教师的提问完全取代了学生的探究质疑活动,误以为学生和教师一起合作解决由教师预设的问题便是探究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充其量只能算作是半开放式的探究,或者说是一种讨论式教学法。新课程改革的培训教材上在提到探究式教学方法时,在“探究”的前面还加上了“自主”二字。何为自主探究,每一个教师都明白其中的意思——自主探究应放开手脚让学生去“探索研究”问题。当这种自主探究的活动遇到阻碍时,才应由教师恰当地点拨,并巧妙地引导学生去解决。教师的提问只能用来弥补学生探究活动时遇到的困难。

另一个极端表现就是完全放开,任由学生去探究。脚踩西瓜皮,探到哪里就是哪里,探得多少就是多少,探究活动中缺少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的探究活动极其盲目。把“探究式”教学上成了“放羊式”教学!由此看来,在设计探究式教学时要避免这两种极端。为此,在备课时,对探究的问题应该精心选择,不应对什么问题都探究。因为探究的问题过多过滥,就会让学生感到探究只是一种家常便饭,对探究活动产生“不过如此”的轻视心理,久而久之,探究活动就会失去它应有的生机和活力。教师一定要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创造一定的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探究活动的氛围,才会更加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更好地推动探究式教学法在课堂上的高效运用。

三、“活力课堂”的五个要素及其激发之法

我校为了进一步倡导生态活力课堂,把提升“儿童学习力”作为生态活力课堂的重要要求,让课堂真正促进儿童的发展,提出了以下五个方面作为生态活力课堂的重要参照标准。

(1)“生态活力课堂”是学生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本”的课堂。

(2)“生态活力课堂”是学生感受自然的、和谐的“情境”的课堂。

(3)“生态活力课堂”是注重学生“体验”的课堂。

(4)“生态活力课堂”是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课堂。

(5)“生态活力课堂”是“愉悦”的课堂

就语文课堂的探究式教学,笔者谈谈其中的第四条。

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课改的基本理念,要求改变过去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索,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和动机的一种学习方式。充满诱惑的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经历过的教学过程中探究知识。通过合作探究,学生激活了思维,展开了想象。只有以不同的途径、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创造性,学生才会乐于探究、乐于学习。这种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课堂就是生态活力的语文课堂。

以下,笔者就《埃及的金字塔》一课来说明该如何探究。

《埃及的金字塔》是苏教版六上的一篇说明文,本文着重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写出了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整篇课文条理清楚,语言平实,描写细致。但对于小学生来说,缺乏学习的兴趣,缺乏知识的链接,缺乏与文本的共鸣。为了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乐于合作,积极探究,深入感悟,学习得到深化,我设计了新颖的教学过程。

我出示课题,提出思考问题:《埃及的金字塔》你喜欢了解哪些知识?

学生纷纷抢着作答:

金字塔是什么?

金字塔在哪里?

金字塔是谁建造的?

金字塔是哪个国家的?

金字塔什么时候建造的?

金字塔为什么要建造在沙漠里?

……

概括起来得出三个方面的问题并展开讨论:

(1)为什么要建造金字塔?

(2)金字塔有什么特点?

(3)金字塔是如何建造的?

请学生自学课文,找找书上解决了哪些问题。这样,学生就会带着问题遨游在书海之中……

一堂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到底要注意些什么呢?笔者经多年的实验研究,认为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服务课堂教学。

教学形式要受学生欢迎,这是语文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保证。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教学对象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而不拘泥于一种模式。如今,比较引人注意的教学形式有:体验式,探索式,还有表演式等。这些形式的出现,不仅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考习惯、张扬学生的个性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对活跃语文教学的课堂气氛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无论什么形式的课,一是要看教材本身是否适应某种形式,二是要看教学形式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能否受到学生的欢迎。

2.要引导学生发问,实施合作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探究性学习法,就是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主体性的认知过程、表达过程和操作过程,是一种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不论是字词释义,还是段落层次的划分、重点语句的分析、中心主题的概括,还是写作特点的归纳,都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对学生的回答,不应以教参的标准去衡量,而应根据课文内容及学生生活实际尊重学生的回答,多用鼓励性评价,以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例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紧扣“自主—探究—实践”的学习方式进行设计,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感悟、思考,在积极探究中获得思想启迪,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整个学习过程分四步进行:(1)初读课文,理线索。教师引导质疑,激发学文情趣;学生自读,整体感知。(2)自主学习,谈感悟。文章语言质朴,意境优美,情真意切,适合学生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进行自主学习,以发扬民主,弘扬个性。教师采用了“抓段落,谈感悟;抓句子,谈感受;抓品读,促感悟”的方法,给学生时间让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说“喜欢”,讲“原因”,挥洒自主学习之精妙。让其反复阅读,细细品味,再合作学习,讨论交流。此时,那美的韵律、美的语言、美的生命、美的行为、美的情感……在学生心间回荡,彰显了合作学习之奇妙。(3)主动探究,悟“环保”。《鸟的天堂》不仅文质兼美而且寓意深刻,联系生活做环保教育更可表现“生活即学习、学习即生活”的现代教育观。(4)综合实践,练“能力”。让学生搜集材料练“查阅”,学写解说词练“习作”,学做导游练“交际”,无一不是在讲读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学会了搜集、运用、交际,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就会获得意想不到的知识与本领。

3.要用情感打动学生,渲染课堂气氛。

语文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与学生情感的交流。它以语言为媒介,通过情感的传递,使学生学习并掌握知识,从而形成能力。从语言的角度看,语言是情感表达的一种工具,这就决定了语言教学的情感性。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注重情感的投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情感设置情境,渲染气氛,创造语言环境。我们知道,每篇课文语言文字的运用千变万化,都有引人入胜的特点。要把课上得生动活泼,使学生易于理解,便于吸收,就要善于驾驭这一点,融情于语言文字之中。

4.要尊重独特体验,张扬学生个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理解,有的学生的回答极富个性,这时教师要切忌扼杀学生的独特观点。面对不同感悟以及由于环境、时代变迁而造成的误解,教师应适时引导,尊重并保护学生的独特体验,要为他们不被文本所缚、不被同学发言所制的可贵立场鼓掌,要用真心去尊重、呵护、鼓励。此时,教师再予以适时引导、拓展,为学生提供自我感悟的平台,让学生的个性得以放飞,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

(责任编辑 郝 波)

猜你喜欢

金字塔活力教学法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Great Vacation Places
活力
海底金字塔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金字塔是用金子造的吗
Hello音乐节!活力穿搭show不停
活力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