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馄饨”的误读
2014-09-11张锐
摘要:馄饨,本音húntun,但在中国很多地方容易误读成húndùn,本文从馄饨的产生、与混沌的关系以及方言中的一些叫法中,得出馄饨误读的原因。
关键词:馄饨;传说;混沌;方言
馄饨是我们中国的一道传统美食,在我们中国北方有“冬至饺子夏至面”,南方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北方的饺子即是南方所谓馄饨。馄饨的名字也是古已有之,汉扬雄《方言》:“饼谓之饦,或谓之饦馄。”“饦馄”实际上就是后来馄饨的转音。据三国魏人张揖着的《广雅》记载:“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之通食也。”所以我国吃馄饨的习俗可以追溯到汉代,也可能更久。
馄饨好吃,它不仅与我国的岁时风俗密切相关,更有其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它的名字却有些不伦不类的,而且还常常会出现误读。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馄饨”被误读的原因。
馄饨,二字的读音分别为hún,tún,连读时“饨”字变调为轻声,读为húntun。其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也只有一个音,即[xun35 t?un0],即使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把这个词误读成[xun35 tun51],词典里也仍然以最初所定的音为准。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国各地人们对它的喜爱,甚至给了它许多方言叫法。语音自不必说,含义也跟着当地的节奏走。比如馄饨在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称为馄饨,四川等地称为抄手,湖北等地称作水饺、包面,江西称为清汤,江南的上海、苏南、浙江等地吴方言里的“馄饨”则与粤语的发音相似,广东则将馄饨二字与本地的语音结合,写作“云吞”,现在英语中的“wonton”就来源于广东话,更有意思是,新疆一些地区将馄饨叫做曲曲儿。现代人们在生活中,常常将húntun读作húndùn,与“混沌”“浑沌”音同,通过查看典籍数据,笔者认为这大概与我国古代一些上古传说及岁时风俗有着深刻的渊源:
1.宋 孟元老 《幽兰居士东京梦华录卷之四》:“[六]馄饨店 程大昌演繁露九。世言馄饨是虏中浑氏屯氏为之。案方言饼谓之饦。或谓之餦。或谓之馄。则其来久矣。非出胡虏也。”
汉 宋衷注 清 秦嘉谟等辑《世本八种·王梓材撰本·世本集览第二册》:“天老即混沌”。
宋 王谠撰,周勋初校证 《唐语林校证卷八》:“1066毕罗者[一],蕃中毕氏、罗氏好食此味,今字从“食”,非也。馄饨,以其象混沌之形,不可直书“混沌”,从“食”可矣。至如不托,言旧未有刀扣之时[二],皆掌拓烹之[三],刀扣既具,乃云“不托”;今俗字作“餔饦”,非也。
2.汉 司马迁《史记卷一·本纪第一》:《庄子》云:“南海之帝为倏,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忽时乃相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欲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徐中舒 《汉语大字典》:“古代传说中央之帝‘混沌,又称‘浑沌,生无七窍,日凿一窍,七日凿成而死。比喻自然淳朴的状态。”
民国 岩崎敬太郎 《台湾语典·卷四》:“浑沌 呼蕴顿。谓人之心思不灵。“庄子”:中央之帝曰浑沌。注:浑沌,无窍者。”
北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二:“《太始经》云:‘昔二仪未分之时,号曰洪源。溟涬蒙鸿,如鸡子状,名曰混沌。”
3.清 道光 福申《俚俗集·卷四·节事下·食馄饨》:“神隐天开于子,阳气发生,当食馄饨。譬天开混沌之意。”
宋 陈元靓 《岁时广记·卷三十八》:“庚申论是月阴阳争至前后各五日宜别寝食馄饨”。
宋 高怿 《群居解颐》:“岭南地暖,其俗入冬好食馄饨,往往稍暄,食须用扇,至十月旦 ,率以扇一柄相遗,书中以吃馄饨为题,故俗云:踏梯摘茄子,把扇吃馄饨。又《南越志》闽人十月一日作京饨,祀祖告冬”。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冬至》:“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
从上面的材料1中,我们可以大致的了解到,馄饨的来历有两种传说:
第一种,借音说。在《幽兰居士东京梦华录卷之四》中认为源于世人所说的“浑氏屯氏”,据民俗传说这二人是汉朝时,北方匈奴部落的两个首领,这两个人杀人如麻,百姓对其深恶痛绝,故而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的声符,制作出一种吃食,并把这种吃食叫做“馄饨”,食用时,感觉如食恶人之肉,百姓希望平息叛乱,恰巧这天为冬至,所以冬至“食馄饨”便产生了,这里 “馄饨”实际读音仍为húntun,与今同;虽然古籍后面将“馄饨”的源于“浑氏屯氏”的这个出处否定了,但是也可能是为了维护汉族人民的面子,这里不做考证。
第二种,避讳说。《世本八种》中说“天老即混沌”,可见“混沌”实际上是我们古代的一位天神,《唐语林校证卷八》中也同样认为“馄饨”源于“混沌”这位上古的天神,了解我们古代历史的人一定知道,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避讳很多名字,比如秦朝时避“嬴政”的“政”字讳,改“政月”为“正月”,唐朝时避“李世民”“世”与“民”讳,将“世”字缺笔,改“民部”为“户部”,成为封建历代定制,明代不准“杀猪”则因为“猪”与“朱”同音,与朱元璋的姓氏相同,造成了当时猪肉产量大减。由此可见,古代如此繁杂的礼节约束,是不可能允许人们随意称呼君主的名号的,神仙的名字倒是可以说,但是却绝对不会允许人们食用自己的神仙的,所以《唐语林校证卷八》将“混沌”二字的“氵”换成了“食”,才有了“馄饨”,但是这样来看,“馄饨”字形就开始发生变化了,不过翻阅《广韵》 “沌”读作“混沌”时为“徒损切,音囤”“混”韵;“饨”为徒浑切,音屯,“魂”韵,二字皆从“定”母,且《现代汉语词典》中“囤”本身就是多音字,读作“dùn”或“tún” ,故而推测语音也或多或少的发生了一点变化。而将“混沌”改换偏旁变成“馄饨”的做法实际上是民俗语言学中的语讳学的做法。而上面的种种都体现了我们汉语语义的民族性与人文性。
材料2中的古籍文献实质上也指出“混(浑)沌”是“中央天帝”,而且在《山海经》中“混沌”传说是我们中华开天辟地的黄帝,并且混沌还有“天地之气”之意。故而笔者认为材料1中所说避神仙讳而作“馄饨”可以以此为依据。
第三种,谐音说与语义说。宋朝人周密说,临安人在冬至吃馄饨是为了祭祀祖先,到了南宋时,我国才开始盛行冬至食馄饨的祭祖风俗。所以上述材料3中,就有“闽人十月一日作京饨,祀祖告冬”“阳气发生,当食馄饨”的说法,即冬至这一天,为一年中阴阳交替之时,当吃馄饨调整阴阳之气,并把馄饨作为祭祖先之用的祭品。也因为“馄饨之形有如鸡卵”,“似天地混沌之象”,故而,推测“馄饨”因与“混沌”谐音类似,而被误叫做了“混(浑)沌”,即谐音说。不过实际上馄饨在古代不是一年之内可以随时吃的食物,而是冬至、除夕、大年初一(有些地方将饺子称作馄饨)才会食用的一种岁时节令食物。明清时期“元旦子时,盛馔同享,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吏岁交之意。”而冬至吃馄饨则因“是月阴阳争至”,这三个节日象征着全社会重新回到了创世前的那个状态,即“混沌”之状,所以现在人们还是容易将húntun叫做húndùn,即是语义说。比如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5763页)中就有将“混沌”二字作为馄饨的本字:“【混沌】①〈馄饨〉。吴语。浙江定海。《定海县志》:‘馄饨,实皆混沌之变。”
不过也有人认为这种错误跟方言的影响有关,比如李荣《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中,里面将“饨”字的声母念做d[t]的方言地区特别多,比如:哈尔滨、济南、牟平、洛阳、西宁、扬州、南京、太原、忻州、绩溪、娄底等。而且这些方言区的人们在学习“饨(tún)”字时,很容易因为这个字与其他形近字,比如钝、盹、炖、吨、沌、炖、顿等字类似,声符相同,而误读成“dùn”,所以“馄饨”的误读实际上还应该考虑方言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9.4.
[2]田大先.馄饨与混沌[J].北京:人文杂志,1999.(6)
[3]徐时仪.饼、托、馄饨、扁食、馄锣等考探[J].河南: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7)
[4]陕西师范大学汉籍检索系统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 [M]. 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5.
作者简介:张锐,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2级汉语言文字学专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