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视阈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2014-09-11刘姣
摘要:《罗密欧和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一部著名的爱情悲剧,其创作继承和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基于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拟从悲剧情节、悲剧人物和悲剧净化论三方面来分析莎士比亚在悲剧创作中对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的运用,从而探究这部作品强烈的悲剧效果和艺术价值。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情节;人物;净化论
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提出一套完整的悲剧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伟大剧作家莎士比亚的悲剧在很多方面如题材的选择、情节安排和技巧、主人公性格的塑造等方面都受其悲剧理论的影响,其爱情悲剧《罗密欧和朱丽叶》的创作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
一. 悲剧情节论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这样定义悲剧: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声,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2]可见,行动是悲剧的灵魂,行动构成事件,事件组成情节,情节对于悲剧至关重要。《罗密欧与朱丽叶》堪称一部经典的爱情悲剧,这与其情节的构建关系密切。亚里士多德认为:“最好的悲剧都取材于少数几个家族的故事。”[3]这部作品取材于意大利维洛那城的两个结有世仇的名门望族,讲述两个家族的年轻人罗密欧和朱丽叶一见钟情,私定终身,冲破封建家长制的束缚,崇尚真爱,为爱殉情的故事。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指出,悲剧之所以能惊心动魄,主要靠突转和发现,但两者需由情节的结构中产生,成为前面事件的必然或可然的结果。[4]在《罗密欧和朱丽叶》中,莎士比亚多次运用突转的技巧,使剧情向相反的方向发展,产生了强烈的悲剧效果。罗密欧年轻气盛,失手杀死了朱丽叶的堂兄提伯尔特而被逐出维洛那城,这不仅加深了两个家族的仇恨,更为两人的爱情进一步增添了阻碍,这是第一次突转;朱丽叶被迫答应嫁给帕里斯伯爵,在她孤独无助之际,神父向她献出计策,朱丽叶在结婚前夜服下假死药来逃婚,为两人的恋情带来新的转机,这是第二次突转;罗密欧听闻朱丽叶的死讯信以为真,悲痛欲绝,服毒自尽,而朱丽叶醒后看到死去的爱人,以剑自刎,追随爱人而去,这是第三次突转。这些突转使剧情跌宕起伏,充满张力,使读者在大悲大喜之际,感受到强烈的悲剧效果。
二.悲剧人物论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行动的摹仿,而行动是由某些人物来表达的,这些人物必然在‘性格和‘思想两方面都具有某些特点”。[5]他认为,对悲剧主人公性格的刻画必须遵循一些原则,首先性格必须善良,但同时指出悲剧的主人公并非完人,而是介于完人和一般人之间、比一般人好一些的人。他们“所以陷人厄运,不是由于他们为非作歹,而是由于他有‘错误”[6]。在这部作品中,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爱情悲剧固然与他们所处的社会和时代密不可分,但悲剧的发生与他们的性格特点和犯下的“错误”具有内在的关联性。
罗密欧的率性、正直使得朱丽叶对他一见倾心,但他的性格不乏鲁莽和冲动。他的一时冲动杀死了朱丽叶的堂兄提伯尔特,自己被逐出维洛那城,进一步加深两个家族的矛盾;在得知朱丽叶的死讯后,他毅然选择刺死帕里斯伯爵,并服下毒药为爱殉情。这些事件看似偶然,但与主人公的性格联系在一起,则变为必然的行动。罗密欧不顾一切追求真爱的勇气值得颂扬,但他冲动耿直的个性使自己不会稍留片刻来思考和确认事实的真相,以致于被假象蒙蔽犯下错误,最终为爱殉情,了结生命。罗密欧的死直接导致了纯真、勇敢的朱丽叶万念俱灰,追随爱人而去。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根源在于好人犯了错误,罗密欧和朱丽叶两人殉情的悲惨结局与主人公秉直冲动的性格特点有很大的关系,罗密欧的性格使他在最后一刻犯下错误,促成悲剧的发生。当然,也正是主人公敢于追求真爱,不顾一切为爱献身的勇气和魄力向读者展现了爱情的力量,使得这部悲剧作品沁人心魄,经久不衰。
三.悲剧净化论
关于悲剧的效果,亚里士多德认为“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7]悲剧情节应该引发“怜悯”和“恐惧”的效果。罗密欧和朱丽叶两个相爱的年轻人,为追求爱情而努力冲破封建礼法和家族仇恨的束缚,最终双双殉情,这让读者产生了强烈的怜悯之情,这种怜悯正是由“落在不应当遭受不测的人身上的毁灭性的、令人痛苦的显著灾祸所引起”。 [8]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怜悯”和“恐惧”是并存而不可分割的。读者对罗密欧和朱丽叶正在遭受或即将遭受的痛苦而感到恐惧,而且,读者往往会深陷其中,体验主人公的痛苦和不幸,进而对自己进行反思,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在悲剧征服我们和使我们生畏之后,又会使我们振奋鼓舞。在悲剧欣赏之中,随着感到人的渺小之后,又突然有一种自我扩张感。在一阵恐惧之后,会有惊奇和赞叹的感情”。[9]悲剧赋予读者“怜悯”和“恐惧”的情感体验,而对这些情感的宣泄与解脱会使读者产生一种审美快感,进而实现对心灵的净化和对性情的陶冶。
《罗密欧和朱丽叶》是爱情悲剧的经典之作,其悲剧的情节、人物和效果上均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虽然在这部作品中,莎士比亚对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有所突破和发展,例如悲剧中包含一些轻松的喜剧因素,但不可否认,这部作品的在创作上仍然遵循了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产生了强烈的悲剧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佐良.莎士比亚绪论一兼及中国莎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
[2] 亚里士多德著. 罗念生译. 诗学.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3] 亚里士多德著.陈中梅译. 诗学[M].商务印书馆,1996.
[4] 亚里士多德.诗学[A].伍蠡甫,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5] 罗念生. 罗念生全集:第一卷[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6] 亚里士多德. 诗学[M]. 九州出版社,2007.
[7] 亚里士多德著. 罗念生译. 诗学.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8] 范明生.古希腊罗马美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9]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作者简介:刘姣,女,(1988年8月—),河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endprint